第 20 章 探望科罗迪

“娜斯佳,替换你的女演员已经找到了,只是我们还没有合适的剧院负责人带去替换你。我们会尽快想办法的。”通话声。

“把女演员先送过去替换你上台演出?唔……我回头询问一下嘉利女士的意见,或许她会愿意独自踏上追寻你们的道路。”打电话的人举着手机逐步走近敞开的大门。

“嗯,是的,我刚到达大本钟下面。科罗迪先生这几天好像不怎么出现,我们都有些担心他是不是碰上了什么问题。听狄更斯先生说他这几天好像一直呆在工作室,不知道是不是又在像以前一样,沉迷在木工活里了。”他的声音减轻了些,像是为了降低对其他游客的打扰,“好的,我会记得注意耗能情况的。别担心,娜斯佳。”

“嗯嗯!再见。”

菲利克斯等对面挂断通话后,便收起手机,拉扯了下背包的带子,从敞开的大门里走进去。

今天的前台又双叒叕是狄更斯轮班。

同狄更斯先生打过招呼后,菲利克斯却没有直接去工作间找科罗迪先生,而是先在前台这里找了个位置坐下,拉开背包的拉链,从里面取出一袋子司康饼。

菲利克斯打开袋子,司康饼的甜香瞬间充盈进整个鼻腔。

“狄更斯先生要来一块吗?”菲利克斯提起袋子客气问道。

坐在柜台后泡茶的狄更斯摆摆手,拒绝了这份好意分享,用茶匙在杯中轻轻搅拌,说起工作间里的科罗迪:“小菲尔也算是他来英国以后,结交的第一位好友了。你主动来看望他也好。免得他又变回以前那种浑浑噩噩的状态,成日躲在那个小木工间里。”

菲利克斯已经咬下一块司康饼,想要回答些什么,但他今生的教养不允许他边吃边说话。于是他尽量快地咀嚼,赶快将口中的食物吞咽下去,才开口说道:“科罗迪先生最近遇到什么事情了吗?”

“自从你的到来,先前他已经走出工作间,甚至一连两个月都只在你的剧院与他的住宿处两点一线来回奔波。当时看他的精神状态都不一样了。每天都挺有活力的。”狄更斯提起茶匙,在杯沿内壁点去茶匙上多余的水渍,放在杯托上,“只是这几天似乎又故态复萌了。”

狄更斯端起茶杯浅浅尝了一口,神态满足:“去看看他吧。”

“嗯!”

菲利克斯迅速解决掉这顿点心,收拾好空袋子与使用过的纸巾,从背包里取出一盒巧克力,再合上背包背到背上。

“你要送……巧克力?”边上传来狄更斯迟疑的声音。

菲利克斯见狄更斯表情古怪,看了眼手上的这盒巧克力:“我上网搜了一下,送给意大利人什么礼物好。搜索结果说,葡萄酒、鲜花、甜食比如巧克力。意大利人好像都很喜欢巧克力。希望科罗迪先生能打起精神来。”

狄更斯的表情恢复正常:“会的。快去吧。”

菲利克斯拿着巧克力来到工作间,抬起手,下意识正想敲门,就看见门边随意靠放着一块木牌,上面用英

文写着【Beiet,please】,笔划潦草,匆匆写就。

菲利克斯放下抬起的手,想了想还是力道非常轻地敲了三下门,而后握住门把手尝试着一旋——

门开了。

昏暗的工作间里,一切布置一如往常每次到来时所见的模样。略显昏暗的房间里,木料、木偶与木工台床于四下静默。明亮的光线自墙壁顶上高高的小窗处投射进来,打在那个伏案在工作台上的身影背上。

这一幕好似天使降临时,从天外自上而下显现一道光柱。笼罩在光中的形象因此显得神圣超然。

光柱里的浮尘悬空游舞,一切都静谧而安详。

菲利克斯站在门口,一手还扶着打开的门,避免门被风带着撞上墙壁发出“砰”的响动,吵到那个正不希望听到吵闹喧嚣的人。

这个时候应该进去吗?

还是出于礼貌先呼唤一声,征求进入许可?

直接开门好像已经有些冒犯了……

要不还是停留在这里,暂时等候吧。等到科罗迪先生休息的时刻,应该就会发现有人来了。

科罗迪先生这是在做什么呢?

好像不是木工活。这次没有木头削刻的声响。

像是笔尖在纸张上摩擦——科罗迪先生难道在书写什么东西吗?

如果是在写就好啦……

随着时间地悄然流逝,明亮的光线逐渐变得黯淡,纸张上的字迹也越来越看不清楚。

啪嗒。”顺手摁亮桌边一个按钮,工作台上一盏灯骤然亮起,强势驱散开桌上这块区域的黑暗。

一瞬间甚至觉得晃眼。

科罗迪抬手揉捏鼻根与常年皱起的眉心,深深叹了口气。

有些疲惫。

这段时间太劳累了。身心全然投入的创作真是比制作木偶、教木偶排演话剧还要耗费精力。

科罗迪想到这,更佩服剧院里那几个每天都神采奕奕的创作者了。

无论是好似轻而易举、毫不费力就能一天创作一首辞藻华丽、修辞浮夸的长诗来夸耀“美”的王尔德,当桌吃饭时为了哄人几个呼吸之间便创作出一篇动人心弦的短篇童话,改编成话剧、歌剧后又两度引发热议,天资与才华毋庸置疑。

还是原本是来应聘会计却被屡屡委以重任的穷小子萧伯纳,作曲、编剧、理账,还有几天就能拿出一部长篇的能力,多少次被批评得体无完肤,却还是在老板的安慰、以及三四倍高薪的鼓舞下重振精神,一战再战,勇气可嘉。

更或者,他的英国合伙人,幸运剧院的小老板菲利克斯,那个还未成年的却已然口气不小、志向远大的小年轻,夸下海口立志要“让人们对文学的旧有印象改观,花费一百年都可以!”,振兴文坛那样豪放的“伟大梦想”与乖顺内敛的本人差距极大,令人咋舌。

本就是个横空出世的天之骄子,一部《森林奇遇记》促成了他宏图伟业的开端,可他却仍就谦

逊好学,在初次教人的王尔德的严格教导下勤奋努力地学习如何编写剧本,从零开始的学习再是如何艰难、磕磕绊绊,被指出的问题一个接一个,被要求的改动一次又一次,甚至因着节奏与剧情排布问题还经历过多次全部推翻重来,那个温温和和的孩子从来不觉得身为天才的自己遭到了故意找茬,每次都认认真真接受指点、层出不穷的批评与各种各样的修改意见,好像永远不会气馁,执着不懈,令人敬佩。

那次酒醉诉苦吐露自己的心声后,菲利克斯大概是为了安慰这个失落的意大利人,后来特意找来分享他过去的困扰。菲利克斯最初的愿望并没有那么大,起初他只是喜欢故事,却没有合意的故事看,于是自己编来分享给小伙伴;后来他在钟塔侍从里见到过那么多心灵寂寞的前辈,希望能借助文字语言的力量开导他们;再后来,他发现没有人把文学当成正经事,人们对此较为负面的旧有印象限制了文坛的复兴,于是乖巧内敛的小年轻大发妄言,要改变人们心中的成见,创造出一个文学能茁壮生长的世界。

科罗迪当时自然认为这个英国小弟弟在异想天开。要知道,单就一个意大利的人们心目中“黑白倒转”的情况,才形成了多少年?他就已经感到那样毒瘤般的“风尚”令人绝望,毫无扭转的可能,庞大的“惯性”面前,一切努力不过都是徒劳。他曾经如何绞尽脑汁、多费口舌,求着那些初初觉醒的异能者加入意大利官方组织白党,可是结果呢?意大利这样的大国,官方异能组织白党的在职异能者人数竟然还比不上那些小国。简直令人、令人想要发笑……

可是菲利克斯却异常坚持,好似笃定那个必将成功的未来——文学终有一日将会兴盛成为一门显学。

而他只要努力为这个美好的将来献上自己的一份力,只要他能在原初的时刻点燃源头的星火,接下来肯定会有其他同道者陆续加入这条正确的道路——星星之火,终将燎原。

他必定并非这条伟大道路上的独行者!

看着那张青稚的面庞,闪闪发亮的双眼,满怀希望的热血之心,科罗迪在那一瞬也深受感触。

既然坚信这是一条正确的道路,那又何必担忧终点到来得不够迅疾,那又何必担忧世上清醒的人只有他一个。

只要那个他憧憬着的将来必然到达,他也只需要像菲利克斯那样,在意大利,他深爱的祖国,点燃最初的那一束火光。

菲利克斯说自己甚至还没成年,他要健康生活,努力活得更长久,活一百年,努力一百年,活到那个美好光明的未来到来的时刻。

那科罗迪自己这时候也才年仅一十岁出头,还只是人生的前段呢。

“我也还有漫长的岁月可以投入这份认定的事业,写一部又一部童话,写给一代又一代孩童。将我所希望的、憧憬的、渴求的、期待的未来交托到那些孩子们手中。哪怕如今的意大利还没有多少人认同我,但只要我施行我的计划,大半辈子的投入,我或许将影响至少一两代意大利人的童年,教育他们,引导他们,何为正道,何

为伟大。到那时,吾道不孤!”

科罗迪喃喃自语着,虽然当下身体与精神上的疲累无法忽视,但是心灵上的巨大满足与昂扬让他感觉自己还能够坚持,坚持再写下去!

“咕噜噜——”空空荡荡的腹腔中传出不满的嗡鸣。

那就先随便吃点东西垫一下吧,快速解决掉生理需求后,再继续接着写吧。

“科罗迪先生……”一声气息微弱的呼唤自门口传来。

科罗迪疑惑地抬起头,就看到门口倚靠门框蹲着的一朵双眼都失去焦距的“蘑菇”,当即惊讶道:“菲利克斯!你怎么来了?什么时候来的?怎么没叫我一声?”

整整一袋子司康饼提供的能量也几乎消耗差不多了。

扒着门框蹲在门口的菲利克斯此时只觉得浑身无力,四肢不太听指挥了,眼前也时不时发花,偶尔甚至能看到老式电视那种雪花屏幕。

他一直从嘈杂的各种声响中努力辨认着那道好似永不停歇的书写声。

直到刚刚,那种书写声响终于停下,消失得无影无踪。

科罗迪先生……终于休息了吗?

那我……是不是可以发出一点动静了?好想……想吃点东西……

昏昏沉沉之,菲利克斯感知到自己被触碰了。

位移了。

嘴唇被触碰了。

什么东西塞进口中,缓缓融化。

一股渴求已久的象征着能量的甜意自舌处流经咽喉,注入身体。

……

“菲利克斯,菲利克斯!你还好吗?有没有缓过来一点……”是科罗迪先生担忧的声音。

视线缓缓恢复焦距。

菲利克斯恍惚着轻声道:“啊……多谢帮助……我好多了……”!

上一章目录+书架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