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秦淮河畔,爷孙相遇!

竖日。

秦淮河畔的一座小院内。

朱英推开房门走了出来,看着清晨人来人往的街道。

“又是新的一天。”

朱英是一个穿越者,虽然自己也觉得很扯,但事情就是这么的发生了。

从他洪武八年穿越至今已是洪武十五年,七个年头过去了。

每过一天,朱英都会发出这般的感慨。

无他,因为这些日子在他看来都是捡来的。

每日一慨之后,朱英迎着清晨的一缕阳关,走入了人群之中,漫步在这清风拂杨柳的秦淮河畔。

......

而在应天城的另一边。

大明皇宫,即紫禁城。

浩浩荡荡乌压压一片人站在午门之下。

他们是整个大明的中枢,是整个大明权势最盛的一批人。

但是现在,他们却一个个或是神情恍惚,或是惊恐不已,甚至有人跪地痛苦。

今天,注定是朝野震荡的一天。

因为破天荒的,一直堪比耕田老牛的大明开国皇帝洪武朱元璋,竟然辍朝了!

要知道在自登基称帝,建立大明王朝以来,这是头一回。

往日不管是生病还是什么的,皇帝都从未这般过。

这让不少的臣子心中生出了不好的预感。

随后,便是噩耗来袭。

当今大明皇后,于昨夜病重!

经数十名太医诊治过后,宣布药石无用,治无可治。

后,崩!

皇帝暴怒之下,将帮皇后治病的太医全数斩杀。

是的,皇帝答应了皇后不怪罪太医,他食言了。

但对此,午门之下的臣子们反倒是认为这才是正常的事情。

因为他们深深地知道,皇帝与皇后两人的感情。

马皇后马秀英,是她,弥补了因前元战乱,导致亲人皆丧的朱元璋心中那一份亲情。

是她,即使肌肤被烫烂,依然要给被关押之中的朱元璋带来一份烧饼充饥。

让当过孤儿、流民、和尚、大兵的朱元璋,感受到了温情。

是她,为了支持自己的丈夫,当朱元璋在外打仗之时,便领着臣子家眷缩衣节食,挤出钱财粮食。

可以说,朱元璋能够败尽天下群雄,驱逐鞑虏,再造华夏,马皇后在其中是有着一份功劳的。

两人自战乱之中走来,相濡以沫。

每每当朱元璋那心中的煞气爆发之时,唯有马皇后能够将其劝住。

甚至有传言,马皇后就是剑鞘,专门来约束朱元璋这柄天子剑。

但现在,马皇后死了,剑鞘,已经坏了。

朱元璋这柄天子剑失去了约束。

失去了剑鞘约束的宝剑,是杀人利器,是要饮血的。

昨夜数十名被斩杀的太医,便是饮血迹象初露端倪。

马皇后死了,可以预见的,洪武皇帝定会性情大变。

本来在洪武皇帝的手下当官,就够提心吊胆的了。

一想到当马皇后离世,无人再能劝阻洪武皇帝。

这些大臣们,皆不由的心生恐惧,纷纷将目光落向了那居住着母仪天下的大明皇后的慈宁宫方向。

皇后啊!您怎么就不能健康的活下去呢?活到陛下先驾崩不行吗?

您走了是轻巧,可我们以后要怎么面对杀意凛冽的陛下啊!

......

逛了一圈繁华的秦淮河畔街道。

朱英买了点新鲜的食材,随后打道回府。

“清蒸小黄鱼,油炸狮子头,五杯香辣鸡......”

一边走,一边思考着将用食材做出什么菜肴。

“也不知道马奶奶什么时候才来,哎,还真的有点想她老人家了。”

而就在他的对面。

一身布衣的朱元璋正目不转睛的盯着他看。

“像,真的太像了。”

两人相对,只要一方走动,定然会碰在一起。

朱英看着挡在自己面前发呆的老人,笑着说道。

“老人家您这是怎么了?有什么事情吗?”

“你,你叫什么名字?”朱元璋呆呆的问道。

“我?我叫朱英。”

“朱英?好名字,好名字。”

“呵呵,您若没有什么事,那我就先走了。”

说着,朱英就绕过站在原地发愣的朱元璋,朝着自家小院子的方向离去。

朱元璋看着他背对自己离去的身影,眼泛泪光,嘴中呢喃。

“朱?英?呵呵,妹子,咱的妹子......”

当朱英的背影转过街角,消失不见之时。

朱元璋伸手抹了一把脸,眼中不再温情,尽显铁血帝皇之凌厉。

“妹子你放心,咱一定会将咱的大孙抚养长大。

不就是失忆吗?不就是有宵小之徒在暗处作祟吗?

呵呵,一些如同地沟老鼠般的东西,咱老朱连当年强横无匹的鞑虏都能北伐。

他们,又算的了什么?”

上一章目录+书架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