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章 富贵!急剧膨胀的官僚阶级!!

[从顺天府各地收集到的药材越来越少,朱棣让自己的亲兵暗中调查,张玉全程参与,却发现这抢购药材的势力隐藏的很深,他们所查出来的人,很可能只是这股隐藏势力所立的傀儡]

[而因为这些隐藏势力抢购了药材,导致顺天府的药材的价格飙升!就连深山老林里搜索药材的猎户也多了许多,野外采购药材因此变的困难了许多]

[而不只是顺天府,全国各地供给官府的药材数量都是大减!]

[张玉听闻皇帝朱标曾就此事写信给应天王,希望应天王再次主持查询奸商之事,但应天王没有任何回应,朱标便只好让锦衣卫副指挥使蒋瓛去查。]

[张玉感到这是谣言,不管怎么说,应天王也只是藩王,只能算是朱标的臣子,而且应天王府距离皇宫也不远啊,朱标要询问应天王怎会写信去问?招应天王来问下就行了呀!]

[顺天府中,药材的价格越来越贵,燕王也只能尽力收购,锦衣卫副指挥使蒋瓛调查此事却还没有结果,北方鞑靼又有崛起之势,并屡次犯边]

[张玉又听说朱标突然软禁了朱允炆和朱允熥,却不知是何原因时,一道要燕王北伐的圣旨,就被送到了顺天府]

[朱棣领旨北伐,张玉誓死追随!]

画面中。

茫茫草原之上,朱棣横刀立马,张玉手提长枪紧紧相随,在他们身后十余万的明军锦旗招展。

鼓声如雷!

朱元璋见状,很欣慰的笑了。

朱标看来跟过去的推演一样,依旧没有重用那些勋贵们。

而且让朱棣去打鞑靼,那绝对是专业对口了。

[后方的补给异常充足,朝廷还不停的补充兵力,明军士气高昂,张玉跟着朱棣在草原上待了四年,先大破鞑靼,又一路北上,连着瓦剌和兀良哈一起打!又大破之!]

“好!!”

这一次,北伐的明军没有再出现断粮之事。

朱元璋看着朱棣率领的明军如驱赶猪羊一般,追着草原上的蛮子到处跑,心中就极为畅快!

他的太子,他的四儿子,都是好样的!!

不过除了他的太子和四儿子之外,朱元璋还清楚,大明朝之所以能够支撑起十余万明军在草原上旷日持久的北伐,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因为朱栩查抄全国奸商获得了数千万两的白银。

若无朱栩,这场北伐绝无如此战绩!

[就在张玉跟着朱棣快要抵达狼居胥山之际,突然接到了朱标的诏书,竟是让朱棣即刻前往应天,说是要以国事相托!]

[朱棣没有任何犹豫,即刻带着张玉等心腹南下!]

[然而等朱棣抵达应天府后,却接到通知让朱棣前往应天王府,朱标就在王府内等朱棣,张玉一直守在应天王府门外,不清楚朱棣跟朱标在应天王府里都说了什么,只听到其中先是一声叹息,随后又发出一道笑声,接着就是一阵阵哽咽声。]

[当泪流满面的朱棣拿着圣旨走出应天王府时,其身上已穿上了白色丧服]

[皇帝驾崩了,新皇帝只有三岁,燕王朱棣被封为辅政亲王,独掌大权!张玉随即被封为兵部尚书,参悟全国军机!]

[朱棣掌权后,等安葬了朱标,就突然公布各个勋贵和众多官员的罪状,然后清洗朝堂!如蓝玉,傅友德等大将,尽数被诛!]

画面中。

朱棣端坐于龙椅之前。

龙椅之上,坐着三岁大,正在打滚的朱允熙。

马三保站在朱棣身边,手里拿着圣旨,一字一句的念着名字。

而他每念一个名字,朝堂上就有一个人被拖出去。

朱棣目露寒光,对朝臣们的求饶声置若罔闻。

朱元璋看到这一幕,不由得点了点头。

这些勋贵本来就该杀。

就连朱元璋自己,都是等着朱标走了后就要动手的。

[朱标将朱允炆和朱允熥封到了云南边境之地为王,又派心腹之人暗中严密监视]

“嗯?”

朱元璋眉头微蹙。

朱棣竟然没有杀朱允熥和朱允炆!

这倒是让朱元璋有些意外。

[朱允炆和朱允熥到云南之后很不安分,竟暗中勾结境外的土司,意图谋反,消息传到朱棣这里,朱棣立刻送尚方宝剑于张玉,张玉持剑下云南,调集两千兵,不费吹灰之力的就抓到了朱允熥和朱允炆!]

画面中,风尘仆仆的张玉当着朱允熥和朱允炆的面宣读圣旨,并将两人送上囚车,押往应天。

对于此,朱元璋则有些麻了。

明明都被外放了,还瞎搞事情,搞事情还被人发现,骚操作这么多,这两兄弟还真是正常发挥。

[朱允熥和朱允炆被押往宗人府,被审问后罪证确凿,朱棣便以毒酒诛之]

朱元璋眯起了眼睛。

他突然想到,或许这都是朱棣的计划!

朱允熥和朱允炆是怎样的人?

他们被封到外地为王能安分吗?

朱棣故意将两人分到外地,就是等着他们造反,然后一网打尽呢!

而朱棣之所以会绕这么大一圈子,应该是还有所忌惮的缘故。

以朱棣此时的表现来看,他肯定是记得在上次推演中发生的事。

但那次推演毕竟是梦中之事,朱棣肯定也不能确信朱栩是不是真有那梦中的本事。

而且即便是有,朱栩在上次的推演中也没有保朱允炆和朱允熥!

总之,朱棣此时或许也是在试探朱栩的反应呢。

[朱棣杀了朱允炆和朱允熥后,离开应天府到军营中待了七日,方才回到应天府,继续处理政务,辅佐新帝,而朱棣也跟朱标一样,不停的收购全国各地的药材,供给应天王府。]

[张玉竭尽全力地辅佐朱棣,而官员和勋贵们被大清理后,大明朝每年的商税都在激增,朱棣逐开始派人下西洋,并修筑大典,并且不停的囤积军备于北方边境]

[如此过了十一年,大明国势蒸蒸日上,朱棣见时机成熟,便以新皇帝能力不足为由,废掉朱允熙,将其软禁于冷宫,并正式登基,改年号永乐,大赦天下!]

画面中,朱棣坐上皇位,群臣朝拜,山呼万岁。

朱元璋见这次朱棣没杀光朱标全家,连上一任皇帝也只是被关在冷宫,便知道朱棣还顾念着兄弟之情,对朱棣的篡位也并不怎么反感。

[永乐第一年,朱棣封朱高煦为太子,并前往应天王府,随行的张玉在应天王府门外,却听到朱棣用不曾对外人用过的客气语气,请求应天王随他北上,应天王不做任何回应,朱棣思考了三日,终在第四日下令迁都顺天,并把整个应天都封给朱栩为封地!]

[张玉为此上奏反对,遭到朱棣的驳回]

[而刚刚迁都完毕,朱棣就将国政全部交于太子朱高炽,并开始北伐!]

[张玉随军而行,陪着朱棣在草原上连战连捷!很快,朱棣就再临狼居胥山!!]

朱元璋见此,也迅速激动了起来。

朱棣又要封狼居胥了!

好儿子!

干得漂亮!!

[朱棣封狼居胥后,又继续北上,足足在草原上逛了5年,大败草原诸部,方才返回。]

[然后,朱棣论功行赏的分封了大批心腹,张玉更被封为英国公,其子张辅也被封伯,一门双爵,显赫无比!]

[不过,伴随权势越来越显赫,张玉渐渐发现自家手中的产业越来越多,他常年随帝北伐,他儿子张辅自小精通军事,也不屑于做经营之事,家中的产业大多都是亲戚或者其他子女名下的,但他每年也能抽取很大份额。]

[对此,他觉得很正常,直到他听说许多一品文官麾下的产业竟是他家的十倍左右,他就觉得这里面的味道不太对了,不过他只是武将,不愿意想太多,只一心的辅佐皇帝就行了。]

画面中。

张玉的宅院金碧辉煌,高大雄伟,亭台楼阁,假山池塘,应有尽有。

而按照系统的提示,张玉的家产还只能是那些文官的十分之一!

朱元璋看到此景,眉头紧锁了起来。

暑期三天优惠活动,充100赠500VIP点券!

立即抢充(活动时间:8月13日到8月15日)

上一章目录+书架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