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四章 曹操来了。桥瑁:谁懂啊?我真的好慌!

“别来无恙啊,公达!”

曹操旋即下马,同荀攸行礼。李钦也跟着下了马,站在曹操身后,默默看向荀攸。

“听说孟德近来得了东郡太守的职位,这是去赴任吗?”

荀攸抬眼看向曹操身后的军队人马,心中感叹。

“正是。”曹操神色轻快,同荀攸道。

“哎,想来此去一别,也不知何时再能相见。”荀攸看着曹操,叹息道。

李钦望向二人,他发现自从荀攸来了后,一直是神情郁闷,简直将忧愁都写在了脸上。

联想到后来荀攸和何颙一起刺杀董卓,李钦也能猜到,荀攸大概率是愁的。

曹操要离京,以后荀攸怕是连个一同喝酒共诉心事的人都没有了。

“公达,如今这情势公达也见了。不知公达可愿同我们主公一起离开?”

李钦向前一步,神情温和,朝荀攸发出邀请。

同时曹操看向荀攸的目光也满怀期待。

上回一起喝过酒,共抒过遭何进排挤的怀才不遇之情。

荀攸对李钦多少也有些惺惺相惜之感。

荀攸苦笑着摇了摇头。

“多谢孟德和晏清相邀。”

“只是如今这情势虽急,倒也变化多端……攸愿留在京中,再观望一段时日……”

“若实在不行,到时我再应孟德和晏清相邀,去往东郡……”

“嗯。”曹操深深看着荀攸,沉吟一声,朝荀攸拜别,“既然如此,那公达,后会有期!”

“公达,今后切记小心行事。”李钦看着荀攸,欲言又止。

“公达在洛阳,万事量力而行,一切当周全自身。”李钦定定看向荀攸,对上他清明又深邃眼眸。

荀攸抬眸,有些惊叹李钦的神机妙算。

他望进李钦的眼底,在心下长叹一息,随着李钦点了点头。

“公达,保重!”

随后,曹操带着李钦,还有黄忠父子并六千人马,离开了洛阳。

……

徐荣军营。

自从董卓进京后,果然收编了洛阳禁军系。

徐荣从此便带着手下的洛阳禁军系和董卓的西凉军,吕布的并州军一同共事。

虽然相较之前,徐荣的军衔待遇提高了一点,手下兄弟的粮草也有供应。

但他却能明显感觉到,另外两波人马对他们洛阳禁军系的排挤。

吕布的并州军勇猛强势,凡事需要出面的更是抢着上。

李傕、郭汜、张济、樊稠等西凉嫡系,更是鼻孔朝天。

看不起吕布的并州军和他们来投奔的洛阳禁军系。

董卓更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明面上会斥责作乱的西凉军,可实际上确是做给他们外人看。

如此显得,他徐荣带来投奔董卓的洛阳禁军系,似乎可有可无……

徐荣抬头看着营帐,郁闷地灌了一杯酒。

脑海中不由得想起了那日也是在这方营帐,一位青衫少年同他说过的话。

徐荣苦涩的笑了一声。如今看来,还真叫李钦说中了。

董卓出身边将,自然会重用他们嫡系的西凉军。再不济也会重用同为边将的并州军。

这样,他们洛阳禁军系,全然排不上号了。

徐荣有预感,一旦西凉军、并州军、洛阳禁军系发生点什么,董卓第一个会扔掉的就是他们洛阳禁军系。

可如今又有什么办法?洛阳禁军系,也只能窝囊的跟着董卓,不然连粮草都供应不上!

徐荣倒了一杯酒,起身出了营帐。

他凝望着空旷无边的天际,面东而立,朝着东边神色郑重地向那人敬了一杯酒。

既然李钦今日要离开洛阳前往东郡,那他便祝李钦一路顺利!

……

东郡。

曹操离开洛阳的消息很快就传开了,自然是有人欢喜有人愁。

曹操被董卓册封为东郡太守。

那问题来了,原来的东郡太守桥瑁怎么办?

不跑的话,等着曹操来接替他,提着他的脑袋去见董卓?

可放弃东郡太守,把它让给曹操那个阉宦之后,桥瑁怎么想都觉得窝囊又憋屈!而且还十分的不甘心!

桥瑁双手负于身后,在堂下来回踱步。

踱步的时候突然平地起摔,桥瑁猛地跌倒在地板上。

“嗨呀!”一时间桥瑁面色愈发慌乱,

“主公。”桥瑁身边的一位褐色长衫谋士江淇急忙扶起他。

“主公,那日曹操在朝会上突然背刺袁家而投奔董卓。”

“主公不若同时去信给南阳的袁公路和渤海的袁本初,求助那二位诛杀曹操!”

“此计甚好,我这就来写信。”

……

南阳郡,袁术府邸。

袁术看着桥瑁的信,不耐地撇了撇唇角,遂将那信揉成一团,随意扔了出去。

这个桥瑁,真是个没用的废物。

如此畏惧曹阿瞒,这算什么东西!

何况南阳距离东郡路途遥远,他近来还忙着整顿豫州和南阳的势力。

哪里有空去搭理桥瑁那个鳖孙。

“主公真的不打算救援东郡?”

堂下有谋士开口询问。

“不去!今日要是去了,难保后日王匡、张超那几个废物见状也都来求助。”

“连自身都保不住,袁家养那些人又有何用!”

袁术收回了视线,郁闷得灌了碗蜜水,开口道:

“今后若桥瑁再派人来信,记得让他拱得远远的。”

……

与此同时,身在渤海的袁绍也收到了桥瑁的求助信。

信上写了曹操乱臣贼子,奸佞叛徒,董卓走狗之类的言语。最后情绪激动得求助他派兵救援东郡。

袁绍眯了眯眼眸,看向身后的地图。

那日洛阳一别,曹操声情并茂地同他诉说投奔董卓的缘由。

想来如今,孟德也该到东郡了。

当日孟德既然放了他和袁术离去,且又发了毒誓……

孟德为东郡太守,和桥瑁为东郡太守,对他袁绍来说,都是自己人!

何况,曹孟德文韬武略兼备,又勇猛机智,统兵打仗,哪里都比桥瑁强得多!

袁绍沉吟片刻,最后对身旁的士兵道:

“来人,将桥瑁的使者赶走!”

$(".noveContent").("halfHidden");setTimeout(function{$(".tips").("点击继续阅读本小说更多精彩内容,接着读

上一章目录+书架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