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一章拉到投资

时榕西赶紧迎上去,“三少,欢迎光临寒舍。”

李家比时家高太多,邀请的时候,邀的都是和时家差不多家底的商人,并没邀请到李家。

三少的到来,让他很意外,也让其他受邀的人意外。

正在大家惊讶观望时,苏京唐走上来,“三少!你来了!”

李三少颔首,和他攀谈起来。

被晾在旁边的时榕西和方木兰??

这是他邀请来的客人?为什么他们都不知道?

两人对视一眼,赶紧笑着招待大家去坐下。

来的人网罗了港城大半富商,许多还是华侨富商。

虽然名义上是时榕西在出头迁办,但主讲人是苏唐京。

也是昨天晚上,方木兰才知道,他的来头那样大。家里人都是当官的,他自己因为贪玩,被送到部队当兵六年,78年时,刚开始开放国门,他就从部队退出来,跑国外留学三年。

这次来港城,其实就是先遣,来试探下港城这边富商的态度,招商引资。

国内经济待发展,国家开放了一系列政策,但国有资源有限,还需要外资注入。

加上有经验的也少,苏唐京来港城到处跑,就是在拉外资。

这段时间初见成效,今天来参加商会的,有一部分是他拉到的投资,一部分就是还处于犹豫观望,他准备下一味猛药的!

只是没想到,李三少会来参加。

人开来齐后,分为两批坐到长桌上,佣人上茶果糕点,方木兰则把资料发下去。

苏唐京坐在上首位,旁边就是李三少。

他笑着站起身,说这段时间他和大家都接触过,就不说废话了,直接进入正题。

他先讲了国内的情形,又讲了国家的决策和决心。

再说李三少,今天邀请他前来,是因为他是最先投资的人。

而发下的资料,其中就有三少在深海市投资的企业。

等他说完,大家开始各抒己见询问了解,时榕西推了推方木兰。“你也可以趁这个机会,展示下你的企划案。”

方木兰应好,看着商谈中的人,斟酌着把企划案递到李三少面前,咧着嘴露出甜美的笑。“三少您好!”

李威转过头,凝眉看向她。

“三少,是这样的……”她轻咳了声,说自己在创业,但缺少资金,写了份企划稿,想问问他感不感兴趣。

李威接过资料,着手翻开,看他感兴趣,方木兰立即侃侃而谈。

她自己创业有经验,但拉投资没经验,除了时榕西那次,这还是第一次。

开始她说得有些磕绊,捋顺后,她神采飞扬,自信地娓娓道来。

李威边听她说,边翻看企划案,等到半途,附近的几人都停了商讨,认真听她的话。

国内真是一个大市场,因为一切待开始,这是一个庞大的国家,也是一个庞大的市场。

“企划写的不错,不过你讲的更好。”听她说完,李威点了点头。“我投资,你能给我带来什么回报?利润几何?多久能见成效?我占股多少?规划如何?小打小闹我不会参与!”

一连串问题砸下来,方木兰懵了下,喜上眉梢。“只要你愿意投资,我立马捋出来,”

李威颔首,让她把需要投入的资金,规划的方案,合作的流程合同等,都捋出个章程给他。

方木兰表示很快就能好,她写好章程合同后,送去给他。

这场商会圆满成功,方木兰拉到投资,因为李三少的出现,很多观望的商人也下了决定,到内陆去考察。

择日不如撞日,港城距离深海市本就近,苏唐京给大家安排了三日游,第二天就安排了航船带投资商去深海市。

方木兰本应该也一起回去,但她拉到了李三千投资,忙些定章程,就慢了一步。

苏唐京先走,她花三天时间写出了章程,请时榕西过目没问题后,送到了李三少面前。

李三少看过后,只提了一个要求。

“j市距离港城太远,我并没去过。跑那里建厂不切实际,就在深海市吧!”

定工厂地址,他让身边的助理和她拟订合同,签完合同就把钱给了她。

方木兰没想到这么简单,整个人有些恍惚。

这笔钱对于港城首富家族来说,确实只是个小数目,可对现在的她来说,这就是笔不菲的数字。

八十年代万元户就是富翁,能上报那种。

她拉的投资,还是二十万。

“怎么样?合同签了吗?”回去后,时榕西问她。

方木兰点头,签是签了,只是三少让建厂在深海市。

“深海市?”时榕西神色平静,“建厂在这里确实比j市好,政策宽松,还能享国家支持!”

道理方木兰都明白,就是…她叹了口气。“深海市距j市太远,我家庭在j市。在深海市建厂,企业起步离不开人,我无法顾及到家里。”

时榕西不太理解她的犹豫和想法,“你有能力可以干一番大事业,家庭应该是助力,而不是助力。怎能为了家庭,放弃事业!”

他严肃地说了她一顿,把方木兰说得脸色通红,神情讪讪。

投资拉到了,接下来就是建立厂房和企业。

时榕西也要去深海市考察地址,两人一起回了深海市,此时品华身上的伤还很明显,但比之前好了很多。

他也不爱出门,就留在酒店里,方木兰和时榕西去考察地点。

深海市这两年和港城互通船港后,港城的洋货流入市场,哪怕是港城淘汰的东西,在深海都能掀起一场时尚浪潮。

私人酒店也开起好几家,但还不够高端,只属于低中端。

时家大酒店还很有市场,加上他想酒店餐饮娱乐一体化,就更有市场了。

时榕西选址盖酒店,没个一两年,建不成。

方木兰要开的厂房,就容易多了,几个月就能成。

又有苏唐京这个明面上的人在,政府规划什么地段怎么发展,两人很快就选好地址。

招标就更容易了,国家大力扶持推崇企业建设,只要资料给齐,钱到位,土地很快批下来。

接连半月,方木兰都忙得脚不沾地,找专业团队建施工,还有人员招聘,厂房初期需要设备等等。

一样样了解落实,回到酒店里,她累的浑身酸软无力。

“姐,我给你按一按!”莫品华瞧她疲惫的样子,满脸心疼,伸手帮她捏肩。“今天姐夫打电话来,问咱们什么时候回去!”

上一章目录+书架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