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 穿成四福晋的第一百九十四天 ……

不知怎的, 她突然就想起了从前的一桩旧事来。

那时候皇上还是雍亲王,主子娘娘也只是亲王福晋,她们也还能借着去给福晋请安的由头聚在一处。

若是运气好, 说不定还能见着王爷, 因此对请安这事福晋虽然不怎么热衷她们倒是挺乐意去的。

虽然她们去十次可能也才能见着王爷一次,可只要能见着,就算她们跟王爷说不上话她们也能高兴一整日。

那一日她们也是这般兴冲冲的去给福晋请安的,虽然她们已经做好了见不着王爷的准备了, 可真见不着了她们也还是失望的。

结果还没等她们缓过劲儿来, 王爷就顶风冒雪的回来了, 还是自个儿进的屋子, 连苏培盛都被落在后头了。

她见王爷几乎是冲进来的,便以为这是出了什么不得了的大事了, 都在想这事她能不能听了, 就瞧见王爷先是解开了大氅, 然后解开了衣扣,从胸前掏出了个油纸包来。

福晋见王爷进了屋, 立马就站起了,王爷脱个大氅的功夫, 福晋已经走到王爷跟前了。

王爷见福晋来了, 立马就把那油纸包递给福晋了, 王爷递的顺手, 福晋也接得顺手, 不过福晋接过那个油纸包之后马上就把它递给了晴初, 并未去看那里头是什么。

她以为福晋接下来就应该拿着手绢给王爷擦擦汗了,就算没有汗擦擦雪也行呀,她想。

结果福晋的确是把她的手绢给拿出来了, 不过福晋并没有给王爷擦汗,福晋把手绢塞王爷手里了。

她还没来得及惊讶呢,就见半夏抱着一件藏蓝色的大氅出来了。

她觉得王爷既然要换大氅,那福晋的手绢他肯定是要还给福晋的,没想到王爷随手把那手绢往袖子里一掖,那手绢就不见了。

她觉得接下来就她就该看见福晋词汇王爷更衣了,结果就一眨眼的功夫,王爷自个儿就把大氅给换好了。

他原本穿着的那件大氅这会儿也已经到了半夏的手上了。

这下她算是知道了,就算王爷真要更衣也用不着福晋动手,福晋的手金贵着呢,至少比她们的手要金贵多了。

他以为王爷换了大氅就应该走了,结果王爷站住就不动了。

直到她看见雨骤将一个不大不小的时候递给了苏培盛,她才明白王爷在等的是这个食盒。

她瞧着雨骤这食盒递的顺手,苏培盛接食盒也接的顺手,堪称熟练了。

她之后还特意让人去打听过王爷顶着风雪带回来的东西究竟是什么,去打听的人回禀她说是糖炒栗子。

她听了这话的第一反应是觉得荒谬,她实在想不明白几个铜子儿就能买上一包的糖炒栗子有什么特别之处,值得王爷藏在怀里,顶着风雪带回来。

后来她听宋格格说那糖炒栗子是弘晖阿哥爱吃的东西,她就什么都明白了。

事关王爷嫡子,她也不敢多问,她猜想王爷是因为弘晖阿哥才会如此,至于王爷和福晋是如何相处的,她不愿再回忆,久而久之,也就忘了。

那时候她还没生下弘历,这事她看过了,也就过了。

直到她生了弘历,她不知怎么就又想起了这件事,她不止一次的想,她现在身份不同了,王爷对他的态度会不会也跟从前不同。

她不敢奢求王爷能像对福晋那样对她,只要王爷在她面前能不要时时刻刻都冷着一张脸,她便心满意足了。

她再见着王爷是出了月子之后,能见着王爷,她自是满心欢喜的,可王爷对她还是冷着一张脸,她的欢喜也就去了一半,然后她发现王爷对弘历也不像她想的那样喜爱,她的欢喜就一点儿都不剩了。

怎会如此,她想,李侧福晋将她生的阿哥们护得严实,她还真没见过王爷与他们是如何相处的,可她见过王爷与二格格在一起的样子,那时候王爷脸上的神情说一声慈爱也不为过了。

对此她也只能自己安慰自己,她告诉自己,她的弘历是阿哥,王爷对他的期许自然是要高过二格格的,因此王爷才严厉了些,并非真的对他不喜。

她也想过若是她在生个小格格王爷看在女儿的面子上对她会不会有所改变,可王爷自从弘昼出生之后进后院的次数与来越少了,就算进,那十次里有八次也是去福晋院子,她们这些侍妾格格们能分个一两次已是不易了。

这一晃十年就过去了,要不是她还有弘历,她怕是连个嫔位都捞不着。

她现如今也不想着再生女儿了,只要把经历好好养大便好。

今日她又看见了这相似的一幕,才又把这事给想起来了。

这回她是真嫉妒不起来了,她只是在庆幸,庆幸福晋当初没有想过要把她们这些侍妾格格生的阿哥抱到膝下亲自抚养的想法,不然她别说嫔位了,皇上能封她做个有封号的贵人恐怕都是因为她的姓氏了。

她忍不住想,皇上这般爱重主子娘娘,也不知道要何等盛大的封后大典才能配得上这位国母。

难怪封后大典一延再延,要准备的东西多了,了不就得等嘛。

她这边还在感叹着,就听见宫人来禀,说皇后给四阿哥送了饽饽和牛乳,四阿哥已经收下了。

她听闻此事的第一反应是,这才刚用完午膳,吃什么饽饽,喝什么牛乳,然后她才开始担心弘历今日是不是又没有好好用午膳,他要是不饿,坤宁宫送来的吃食他怎么就接的那么干脆呢。

他饿了怎么就不会让人来告诉她呢?她难道还会短了他的吃食不成,熹嫔想。

她原本是要立马就去阿哥所看看的,可她最终还是忍住了。

她不是觉得这个时候企业阿哥所不合适,她是觉得她应该弄清楚主子娘娘是只给弘历送了吃食,还是几个阿哥都有,

这才是最要紧的。

这事本就没什么好藏着掖着的,所以她打听起来也很容易。

当她打听到主子娘娘不光送了弘历吃食,弘时那儿,弘昼那儿,甚至是被接进宫的各府上的小格格哪儿都有。

她把这事想了又想,终于想明白了,主子娘娘根本就不是要给弘历送吃食,她是想给被接进宫的那几位小格格送,说得再明白些,她就是想给怡亲王府上的小格格送吃食,旁人那就是顺带的。

她原本还挺羡慕齐妃有这么一个女儿的,别看齐妃失势了,只要有这个女儿在,还真没什么人敢明目张胆的为难她。

上次主子娘娘给后宫的众妃嫔分料子这事不就是个例子吗,那位不知道从哪儿冒出来的常答应现在成了常官女子,齐妃却还是齐妃,这不就比说上千百句话还要管用吗?

再加上主子娘娘最后还真给长春宫送了布料,那位常答应还真就帮了齐妃一把,让她的日子比从前好过了不少。

每当这种时候她就觉得李氏命是真好,不仅有这么多儿子,还有这么个宝贝女儿。

这会儿她瞧着皇上为了和亲这事连怡亲王府家的小格格都接进宫里来了,她又觉得还是没有女儿好了。

皇上的长女其实是送格生的,不过没养住,夭折了。

李氏打女儿虽然是二格格,在皇上心里其实是把她当做长女看的。

二格格既是长女,又是独女,身份自然就更不同了。

那时李侧福晋正得宠,也不知道在贝勒爷跟前吹了多少回枕头风,反正据她所知贝勒爷很早就在为二格格择婿了。

贝勒爷选来选去,选中了那拉·星德。据说这对小夫妻日子过得还算和美,不过她还听说二格格的这些年三天两头的生病,也不知道齐妃还能享多久她女儿的福了,熹嫔想。

皇上没有女儿,就只能将各位王爷的府上适龄的小格格们都接到宫中来长住,这么多小格格,总能挑出来几个的。

想也知道今日庄亲王福晋和怡亲王福晋进宫求见主子娘娘求的是什么,不就是求主子娘娘关键时刻能在皇上面前说上几句话,别让她们的女儿真被送去和亲吗?

怡亲王家的小格格肯定是不会被送去和亲的,庄亲王家的小格格可就不好说了。

她让人去打听消息的时候特意让那人问了问,看看头一个和最后一个收到吃食都分别是谁,那人回来告诉她,头一个收到吃食的是弘时,最后一个是庄亲王家的小格格。

主子娘娘还在府里的时候就经常四处送吃食,别说她了,就连弘历都习惯了。

主子娘娘那小厨房里被这这么多的饽饽她一点儿都不觉得奇怪,这么些年了,主子娘娘也就这么一个爱好。

别说她们这些外人了,皇上的口腹之欲不也日渐重起来了吗?

不过主子娘娘的小厨房备下的饽饽就是再多也经不住这么个送法儿呀,所以那些饽饽里头肯定也有些是御膳房的厨子做的。

弘历的饽饽是不是出自御膳房她不敢肯定,最后一个收到这吃食的人收到的饽饽肯定是御膳房做的,这一点她还是敢肯定的。

莫非主子娘娘一开始是不想给庄亲王府上的这位小格格送吃食的,可后来一想又觉得该有的都有,庄亲王府上的小格格若是没有恐怕要多想甚至会闹起来,所以才最后补上的?

可这也不对呀,庄亲王虽然被过继出去了,好歹也还是皇上的兄弟,皇上不是跟主子娘娘一道回坤宁宫去了吗,主子娘娘当着皇上的面儿就敢这样,是她有恃无恐,还是这就是皇上默许的呢?熹嫔想。

上一章目录+书架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