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2章 新电影开机

《剑雨》拍完不能上映,李联杰就待在杨氏国术馆一边做教练,一边练习现代搏击,业余时间就去上表演课。

自从宗由贵开始四处比赛,杨氏国术馆就请了一个职业经理人来管理日常事务。

宗由贵就成了名义上的负责人,实际上不管什么事了。

现在宗道臣嗝屁了,宗由贵回日本继承家业,她在杨氏国术馆的职能就转交给了惠英虹。

至于甄子单,则被杨叶送到了泰国,跟泰拳王巴育学习泰拳。

在跨年演唱会的加持之下,白杨公司和亚视的员工个个都干劲十足。

白杨影业早就独孤求败了,亚视的员工则个个磨拳擦掌,嗷嗷叫地要把无线斩落马下。

杨叶在亚视开完今年的第一个会议之后,就带着大队人马开赴台湾了。

这个会的内容比较简单,就是在香港的一些偏远地区建信号塔。

丽视最初是有线电视台,所以TVB出来的时候,瞬间就用先进无线技术把丽视给干废了。

丽视迫于无奈,也转成无线模式,但那时候,好的频段都被TVB给占完了。

导致大屿山、新界一些偏远的地方,只要有山遮挡,全村都收不到丽视的信号。

如今的亚视兵强马壮,又有杨叶的财力加持,自然要弥补这块短板!

……

1981年1月8日,杨叶率领大队人马抵达台湾。

随后和中影总经理辜振甫一起前往南投县雾社,举行了《雾社起义》的开机誓师大会。

这次的拍摄动员规模极大,绝大部分时候都要在高山森林、峡谷溪流中作业,拍摄难度是之前那些电影都无法比拟的。

为了确保拍摄能够顺利进行下去,在拍摄之前就要做好预案,以应对各种意外的发生。

在拍摄的团队中,除了电影相关人员之外,还有专业的医疗团队,安全防护团队的加入。

所以这次的拜神仪式搞得也特别隆重,参与拜神的人员规模达有八百人之多,光是杨叶从香港带来的武行就多达百人。

面对这样规模的电影,台湾电视、电台、报纸等新闻媒体纷纷出动,再加上过来看热闹的群众,最终开机的现场人山人海,聚集了数千之众。

拜神仪式结束之后,杨叶现场接受了媒体的采访,阐述了自己为什么会拍摄这部电影。

“四年前,我在横贯公路附近拍摄《笑傲江湖》的时候,住在雾社。

我在那里见到了莫那鲁道的纪念碑,了解到五十年前的那段台湾原住民反抗日本侵略的悲壮历史。

听完之后,我很震撼……哭了很久,原来在这片土地上,发生过这样的事情!

这是一段英雄的史诗啊,于是我开始搜集关于‘雾社起义’的相关资料。

得益于我有些薄名,许多朋友听说我想将这个故事拍摄成电影后,愿意把当年发生的事情告诉我。

甚至有不少热心的朋友通过各种途径,从中国台湾、日本,还有其他地方给我寄来了各种各样的相关资料。

几年下来,我得到的资料越来越多,我越看越觉得,这不但是史诗而已,这个事件会让人感受到不同文化冲击下的一种骄傲。

它不是传统的英雄主义,因为莫那鲁道在起事之前,就已经知道了必败的结局,所以它是一种……争取灵魂自由的英雄主义。

我感到很遗憾,作为中国人,我们遗忘了非常重要的一段历史,所以我想把这个故事讲述出来,呈现在世人面前。”

杨叶的话获得了热烈的掌声,杨叶是世界巨星,而且他的电影从来没有失败过。

他说要将这个故事呈现在世人眼前,那么一旦电影票房卖座,台湾在世界上的知名度就会大大提升。

随后,杨叶又随意回答了大家的一些问题。

这部电影的主角莫那鲁道当然由杨叶本人饰演,别人没这个号召力。

这意味着杨叶在电影中要从十五岁开始演到五十岁,时间跨度非常大。

杨叶今年才二十八岁,要演老年莫那,只能靠化妆了。

这也是为什么杨叶要把张叔平找来负责美术部分的原因,比较相信他的化妆技术。

电影中的其他演员,除了日本人之外的主要角色大多由台湾人扮演,还请了不少原住民来做群演。

所以今天的开机仪式也有不少知名的台湾演员到场,比如金马影后徐风就出现在了发布会上,不过她只是客串。

杨叶让徐风过来是因为赛德克妇女自杀的那场戏过于震撼,需要一个实力演技派。

此外,张艾嘉、胡慧中也出现在演员名单中,都属于客串,没啥戏份。

台湾最有名的二林反而没来,可能杨叶觉得三个老婆凑到一起的话,有点搞不定吧!

台湾女演员都是打酱油的,挑大梁的都是男演员,莫那鲁道的老爸鲁道鹿黑由老戏骨石隽饰演,石隽是胡金铨的老班底,用着放心。

莫那鲁道的儿子达多莫那则由马景涛饰演,莫那鲁道的宿敌铁木瓦力斯,饰演者是刘德凯。

这些演员都是由导演组先进行海选,然后交给杨叶过目,最终确定的。

比如咆哮马,他本来就是学表演的,长得又一表人才,很容易就进入备选名单,杨叶再一过目,人选就定了。

……

开机发布会完成之后,剧组马上开赴台中大安溪一带,正式开始拍摄。

野地戏的拍摄计划是四个月,在雨季来临之前必须拍完,否则就要等到下半年才能继续。

之后就要花两个月的时间,转到提前搭建好的赛德克村落去拍摄其他的戏份。

赛德克村落去年就按照当年留下的照片、在一些上了年纪的赛德克遗民的指点下,进行了复原。

不过这些建筑太新了没法拍,所以要等待风雨侵蚀一年。

雨季的时候,整个台湾都是天潮潮,地湿湿,那时候木头搭建的村落浸饱了水汽,长满了苔藓,才能够达到拍摄的要求。

按照规划,这部《雾社起义》的整个拍摄周期长达六个月。

有些人不能理解,为什么有完整的分镜头剧本的情况下,一部戏动不动就要拍三五个月,甚至半年?

究其原因,除了杨叶拍的大多是打戏,比较费时,他又遵守八小时工作制之外。

更重要的一个原因是他的电影大部分时候都是实景拍摄,大量采用自然光。

上一章目录+书架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