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8章 热合反应,经验错误

“不可能,你绝对看走眼了!”

翁文兵很不服气的说道,甚至拉着我的胳膊,一脸的严肃。

我诧异的看了他一眼,不知道他为什么这么说?

“难道你不知道唐朝时期的宫廷白玉杯都是用和田软玉打造的吗?这个杯子显然是硬玉,属于现代和田玉和毛熊白玉的种类。”

“显然意见这是由现代和田白玉或者毛熊白玉进行制作的产品,你怎么会认为它是真的?”

我有些不满的说道,给他把话语说清楚。

“热合反应!”

“孙三思,你忽略了热合反应!”

翁文兵肯定的说道,神情严肃。

他指着第三个,也就是刚被我放下的白玉杯说道:“软硬玉的分类不是绝对的,一般情况下软硬玉的分界点是在六点五度。”

“其中软语的硬度在六点五指数之下,硬玉则是在其上。而当热合反应发生的时候,软玉结构会趋于紧密,密度增大,表现的更加凝厚,产生水晶或者玻璃般的光泽。“

翁文兵的话语让我陡然一震,不错,在漫长的时光中如果长期出于热合反应,软玉是可能变成硬玉的。

一个最简单的东西,那就是石膏板,石膏板就是石膏掺杂木料经过热化和风干形成的板材。

这种板材最怕湿度,因为会脱落瓦解变形。

我拿起酒杯再次细致的观察起来,一番鉴定后,我发现确实若它所言,这个酒杯的确是真品!

“不错,这次是我犯了经验主义错误。”

“不出意外的话这个酒杯应该一直被埋在干燥的地下,日积月累之下形成了热合反应,内里硅酸钙材质热化为硅酸二钙甚至是硅酸三钙。”

“它不算典型的硬玉,但是已经形成了硬玉特有的硬度,以及其表面上的水晶与玻璃的触感。”

我看着他认真的点了点头,已经想明白自己为什么会走眼。

还是经验主义错误,或者说我心里没怎么将翁文兵放在眼里,觉得他的眼力不咋样。

不然先前我也不会只是简单的捏了下就宣布这是假货,先前赵将士鉴定的那个酒杯,我可是很认真的又鉴定了一次。

翁文兵见我承认错误,这才点了点头,笑道:“也正好我对唐朝时期的瓷器了解比较多,如果是其他朝代的东西,我可能也鉴定不出来。”

我点了点头,心里告知自己要小心谨慎,吸取教训。

接着是张松手上的杯子,他也鉴定是真的。

我拿起仔细的鉴定起来,不论是光泽还是触感,我觉得这个应该是假的。

不过这一次我没有如先前一般直接就发表看法,而是对张松询问一发。

“很简单,我这个应该是宋朝的和田白玉。宋朝的和田白玉其实是最真假难辨的,因为唐风的盛行,导致整个上层文化都崇尚美玉,以配玉为荣。”

“而宋朝商风强盛,造假的和田玉也十分盛行,导致和田白玉真假难辨。其中既有真和田玉也有假和田玉,而那些玉恰恰在当下看来又都属于真和田玉。”

“所以我坚定的方式就是化繁为简,直接从酒杯的工艺着手。这个酒杯圆润如一,光下细看颜色纯正,显然含铁量极少。这是典型的高工艺制作,不是民间造假的窑洞可以生产出来的。”

张松肯定的说道,神情自信。

我微微点头,他的话语很正确,但是实际上也犯了我刚才的错误,那就是经验主义的错误。

“我明白你的意思,这种类型的白瓷酒杯,只有官窑才能烧制。因为好原料,好工具,好工艺可遇而不可求。这种类型的白瓷需要最好的玉料,高岭土,而且需要大师级的烧制收益。稍有杂质或者稍有烧制出错,整个酒杯就达不到这样的美观度。”

我总结的说道,张松点了点头,说道:“正是如此。”

“但我认为他是假的,如果我说这个酒杯他既就是从官窑中烧出的假货呢?”

“这怎么可能!”

面对我的话语,张松不可置信的说道。

“没有什么不可能,官窑师傅烧私窑的宝贝在历史上还少吗?很多假货在当时的年代可是比真货还是美观精制,甚至流传到后世假货比真货更加值钱。”

“你看这七个酒杯,哪一个不是大师级的手艺才能制作的出来。尤其是白玉杯,这可是华国历史上最摧残的宝贝瓷艺。工艺的难度练材,拉胚,晒胚,施釉,烧窑,种种步骤每一个都有学问。普通的手工匠师傅和御匠师傅的差别,就像学渣和学霸的分数区别。”

“你看这里,酒杯下方砚口,这里的圆弧度比之这一个有什么区别吗?它拉大了一些!”

我很肯定的给张松说道,然后将第四个酒杯跟第三个放在一起,对比在一起展示给他看。

“这——这弧度的确略有不同。”

“但是这种小小的弧度差异不能说明什么吧?这点小弧度不认真仔细的看根本就看不出来,焉能确定真货还是假货?”

张松先是点了点头,认同第四个酒杯弧度有些小问题,但是还是坚持他自己的看法,不认为这点小问题可以确定真假。

“哎,那是我们用现代人的角度看问题。”

“如果是古代的工匠,出现这样的问题,宁愿直接毁掉这白瓷酒杯也不会让其问世的。因为御用品可是给皇家用的,稍有瑕疵可是要掉脑袋的大事情。哪个御匠敢在掉脑袋的问题上马虎大意?”

“也只有说明是私活,帮人烧制的私器才会这般马虎大意,能过的去就行。这恰恰才是我认定他是假货的原因啊!”

我叹了口气,详细的给他讲解一番,古代工匠可是丁点社会地位都没有的啊。

匠人,在古代甚至等同于罪人,属于奇艺技巧的范畴,怎敢留下这等大错物品呢。

听完我的讲诉,张松神情一变,终于点了点头。

“原来如此,是我想错了。把古人想的和现代人一样的,你说的对,如果真是真品,这个白瓷酒杯不可能存在。”

张松沉声说道。

“我这个没辨别出来,太难鉴定了。”

“我一会觉得它是真的,一会又觉得它是假的。”

“哎呦,搞的我都脑壳疼了,我是不是很笨啊。”

到第五个酒杯的时候,安月如抓了抓脑袋,有些尴尬的看着我不好意思的说道。

上一章目录+书架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