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9章 449明天上门提亲

这次说什么都不撒手了,小王爷说了他可以成亲,他要把小姑娘带回岭南去。

影儿也没拦着,爱跟就跟,反正她如今有家了,再不怕什么。

师爷见了数一一直跟在侄女身边,很是好奇:“影儿!这位是谁?”

“在下数一,是镇南王府的侍卫。”

数一很是恭敬地跟师爷抱拳施礼,看了眼影儿,那意思是让她说点什么。

谁知影儿看都不看他,扶着闻之羽,跟在师爷的身边,一言不发。

师爷倒是很吃惊:“镇南王府的侍卫?那镇南王的小王爷是不是也到了?”

“是!”数一也不隐瞒,“我们小王爷和小王妃都很低调,没有禀报地方官,这事影儿姑娘都知道,她跟我们走了一路呢。”

影儿点头:“大伯!小王妃姐姐很好呢,是她救了我和爷爷,不然我们都得叫西云国的山匪给劫持了。”

师爷一听,要去知府衙门禀报刘大人,被数一给拦住了:“您别去,我家小王妃最怕麻烦,我是偷着出来的,要被我家小王爷知道了,肯定得罚我。”

闻之羽老人笑了:“你担心迟了,六儿已经看见了你,回去肯定会跟小王妃禀报的。”

影儿还是没吭声,她不想跟数一说话,这男人瞧不起她,不喜欢她,何必浪费自己的一片真心。

“那行吧!去家里坐坐,认个门。”??www.youxs.org○m

师爷热情相邀,数一也没客气,跟着一起去了。到了家门口,知道是哪家,他就转身要走。

随即又回身,望着影儿:“明天我让小王妃来帮我提亲可以吗?”

猛地一愣,影儿缓缓抬头,看向数一,眼底有泪雾:“为什么?你不说不想成亲吗?”

“怕你被人欺负,还是带在身边安全一些。”数一说完,扭头就跑,怕人看见他耳朵根红的快要滴血的糗样。

影儿听了,捂住嘴,脸上笑着,眼泪流着,闻之羽拍拍她的背:“好孩子!得偿所愿了,往后跟着他都好好的。看的出来,他心里还是有你的。”

师爷十

分错愕,愣愣地望着大侄女:“明天,小王妃要来咱们家,给,给影儿提亲?”ζ°www.youxs.org○m??

“不用紧张,小王妃是个很随和的人。”闻之羽老人跟顾拾月他们相处久了,早就知道了他们的脾气习性,“她特别聪明,仗义,这次能回归故里,都亏了她呀!”

“是是是,我不是紧张,是激动。”师爷双手交握,隐隐颤抖,“跟北蛮人谈判,为咱们大梁战死疆场的将士们争取到抚恤金的嘉敏郡主,真的要来咱们家提亲?”

“应该是。”

影儿也高兴,扶着闻之羽跟着师爷进了家门。影儿的的名字是她爷爷取的,从小就叫影儿,闻之羽捡到她的时候没给她改名字,还叫她原来的名字。

就是希望有一天她家里人见了能认出来,没想到他这个决定是对的,影儿的大伯不就真的认出了她。

影儿原来姓陈,一家十来口逃荒出去,回来就剩下陈师爷和影儿的弟弟两人。如今加上闻之羽祖孙俩,家里总算是热闹了不少。

影儿的弟弟比她小两岁,逃荒那会儿才一岁不到,根本不记事,就知道家里没人了,跟着大伯过日子。

陈师爷也没续弦,尽心尽力供养着侄子,送他读书,买了个小书童侍候在身边。

很多人来给他做媒,他都拒绝了,怕新进来的女人虐待侄儿。宁愿自己一个人过,也不想负了父母的临终之托。

侄子自小聪明,读书很有天赋,小小年纪已经是秀才了,明年会去省城会考,要是中了举人,就可以直接进京都会试了。

大侄女影儿在这个时候回来正好,要是真的嫁给了镇南王府的侍卫,以后侄子进京都考试也有个落脚的地儿。

更诱人陪着,他在家也放心,不必担心侄儿远行。

大家坐在一起热热闹闹地吃了顿饭,闻之羽和影儿被陈师爷留了下来,说好了以后就住在家里。

闻之羽这个人陈师爷也是知道的,年轻的时候在雁门关也算是个小有名气之人。可惜命不好,娶了一房妻

子偷偷摸摸跟人跑了,落了他的面子,从此孑然一身。

没想到他会在逃避战祸的路上捡到影儿,还给养大了,说起来算是他们陈家的恩人。

“闻老叔!以后咱们二人相伴,好好过余下的日子。”陈师爷喝了点酒,感慨起来,“我家影儿能遇上你,算是她上辈子烧了高香。

当年也不知道怎么回事,就一转眼的事,孩子就不见了,我们全家急的跳脚。到处找呀,怎么都找不着,大家都急坏了。

我那弟媳妇没日没夜地哭,连几个月大的儿子都顾不上了。逃荒的人多,没吃没喝,担惊受怕的,没过多久,人就去了。”

说起那段日子,闻之羽也是摇头苦叹:“我捡到影儿的时候她瘦的一把骨头,很小很小的一只,两三岁的娃娃,饿的哭都哭不出来。

去了西云,挣了点钱才慢慢地养活,命是救回来了,到底没过上什么好日子。整日里跟着我餐风露宿,走南闯北地游荡,也是苦呀!

后来听说咱们大梁要回了雁门关,就想着带她回来,没想到遇上了山匪,好在碰到了小王爷和小王妃,救了我们祖孙的命。”

两人说着,喝着,哭着,一肚子的苦水都倒了出来。

影儿在边上听着,也是十分动容,眼泪不停地落下。从小到大受的苦她都记得,爷爷也告诉过她,自己不是他的亲孙女,他是在路边捡到她的。

一直以为是父母重男轻女不要她了,原来不是,是她被人偷走了,父母为了她日夜煎熬,丢了性命。

爷爷奶奶失去了儿子儿媳妇,自然心里难以承受,跟着也走了。大伯说大伯母是被活活饿死的,两个堂姐和堂弟也是。

战乱的年代,家家户户都在死人。如今好了,大梁已经造出了神器,北蛮人不敢再来招惹,雁门关终于安稳了。

只是父母和爷爷奶奶,大伯母堂姐堂弟他们却再也看不到了。大伯为了弟弟,不愿再娶,一心一意守着他。

这样的恩情,实在是太让人感动了。

上一章目录+书架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