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次上小学81

之后孟老师就是先发那本由教委规定发的那种作业本,就是封面上印有寒假作业和暑假作业的那种作业本,那个时候只要是上过小学的网友们肯定都会对这种作业本有印象,前面的文章里我已经提到过了。通常封面的人物都是给人感觉特别快乐的卡通人物,但人物设定也是学生。

这种作业本里面的内容前面我就说过了,通常的情况下是这一页的作业里涵盖有语文,数学这两大主科以及课任课等副科的知识,现在想一想很多时候在这种作业本里出现过的一些题目竟然在期末考试的时候还出现过,可见其实这种统一的假期作业本里的重点其实还是挺多的。但是我不知道这种作业是一个城市一个样,还是那个时候全国都是一个样。

可惜的是无论是我第一次上小学的时候还是第二次上小学的时候,除了发这种应该是由教委规定发的作业本之外,每个班主任都还会另外留很多的作业,具体的内容我在前面已经说过了,这里就不过多的说了,反正这一次也是又另外留了很多的作业。

当老师宣布放学的时候也不能全班都一下都往教室门口挤,而是有顺序的一个小组一个小组的起来,然后走出教室。至于那几位想找分的同学则留了下来,到底他们有没有找回来分数我就不知道了,因为我从来也不爱打听这些事情,但是我估计能找回来的可能性不太大,如果真找回来了的话,那么在暑假结束以后并且在四年级上学期开学的时候怎么也会听到一些这方面的消息,但是并没有。

当那天走出教室来到操场的时候才意识到三年级的真正意义上的最后一堂课就这么结束了。

我们那个小学是这次到校的第二天就算是暑假正式开始了,就是意味着充满了各种心情的假期生活到了。

回到家以后,姥姥早就把午餐做好了,吃完午餐以后我就开始收拾了起来,用装着假期作业,然后又找了一个三角布兜儿装着我的那些看了不知道有多少遍的小人书儿。因为我知道可能母亲回来之后就会陪着姥姥和我一起到姥姥住的那个房子去了。至于零食什么的可能今天时间来不及买了,只能是母亲再次看我的时候给我送去了。

时间过的飞快,给我的感觉好像从学校回到家里以后没有多长时间母亲就下班回家了。因为姥姥早就把晚餐做好了,因此母亲回来就能吃个现成的,所以感觉也不那么累了。

父亲过了一会儿也下班回来了,我们四个人吃完晚餐之后母亲就领着我和姥姥一起出来了,姥姥在我家居住的那几天表哥都是每天自己做饭吃的,别说那个时代的高中生了,就是很多初中生都会自己做饭了,至于小学生肯定也有,但是比例还是少。今天的高中生的学习可能比起那个时候的高中生要好很多,但是生活自理能力和那个时代的高中生比起来可就是差了太多了。

表哥的孩子今年也上高一了,到现在也不能说不会做饭,但是他的做饭就是以玩为主。并且很多的时候都是以点外卖为主的,但是表哥和他一样大的时候一些常见的菜基本上都会做了,虽然和二舅以及母亲做的口感不能相比,但是起码自己饿不着,也就是因为这样姥姥才会放心的来我家居住好几天。否则的话姥姥就是来了,母亲肯定得是当天让姥姥回去。

因为有母亲领着的原因,所以去姥姥居住的那个房子的话基本上就是坐公交车去。如果没有母亲的话,那么肯定是姥姥领着我走着到那个房子去了。

坐着公交车看着外边的景色,心里想着再次看到这些景色的话那就得是假期快结束时候才能看到了。其实每次去姥姥那里说不出来是高兴还是不高兴,总之是无法形容的一种心情。

下车以后三个人来到了姥姥的房子所在的那个院子,一进院子就把我给吓坏了,好家伙这里面现在全都是什么三轮自行车,竹筐之类的东西了,如果说上个假期来的时候院子里多少还有些空地的话,那么这次一来看到的是除了走道的地方之外全都放满了这种乱七八糟的东西,院子里可以让孩子玩的地方根本就没有了。

现在还记得姥姥和母亲说是因为原先住在这个院子里的挺多人搬走以后,后搬来的这些人基本上全都是在附近市场做小生意的南方人,所以院子里堆满的这些人的杂物。不过那个时候搬走的都是住在这个院子里住平房的那些人,而这个院子里的两幢二层楼里边住的人起码那个时候还没有搬走的。

来到姥姥家以后看到了表哥,因为那个时候和表哥最亲,因此见到表哥非常高兴。因为表哥早就自己吃完饭正准备出去到同学家去呢!看到我们以后就先和我玩了一会儿才走的。

我把那些假期作业挨个的拿出来放到了姥姥家的那个写字台上,让我感觉到奇怪的是这次我还是没有见到表哥的假期作业,不知道为什么在我的印象里好像就没有见到过表哥写过作业之类的。表姐可就不一样了,有的时候姥姥在假期的时候因为有事情领着我到大舅家的时候,我经常能够见到表姐在写假期作业,但是表哥就没有见过写作业,更何况那个时候的高中生的各种书籍也不少,可是在姥姥家我是一本也没有见过,难道表哥都放到学书的书桌里了吗?

表哥的孩子初中四年所买的各种书籍已经把屋子的一个角落给堆满了,中考完事以后表哥现在发愁这些书籍如何处理呢!因为我的大侄子在高中不知道要买多少本与学习有关系的书呢!如果不把初中时候的书籍处理掉,那么高中的各种书籍就没有地方放了。表哥家还是个大房子都愁没有地方放这些书呢!如果是小房子的话,那么这些与学习有关系的书可能就更没有地方放了。

虽然说那个时候与学习有关系的书不能和现在比,但是还是有的,因为表姐在上初中的时候大舅就给表姐买过挺多与学习有关系的书。可是表哥这里别说是与学习有关系的书,就是表哥的高中教科书我都没有见到过。

母亲又陪着姥姥说了一会儿话以后就离开了,所以我又开始了在姥姥家里的假期生活。父母工作都忙,所以只能是往姥姥这里送了。爷爷家那边根本就不可能照看我,因为只要照看一个孙子,那么另外的两个孙子照看不照看。所以爷爷平日里只照看姑姑的孩子,也就是外孙子。至于我们堂兄弟三个人没有一个人是在爷爷身边长起来的,当然我估计当初如果母亲生的不是男孩而是女孩的话,可能爷爷就会照看了,因为爷爷和奶奶都喜欢女孩。可惜的是连姑姑都算上,爷爷的四个孩子生的全都是男孩儿。

爷爷家那边照看不了,就只能是送到姥姥这边照看我了,其实那个时候我自己在家里也可以,但是父母还是担心我自己有什么危险。更主要的是父母有的时候可能会赶上同一天上夜班,这样儿的话让我一个人在家里呆着肯定不放心,所以每到假期来姥姥家就是一件必需的事情了。

其实现在我都想不通的就是那些每年往返拿两次的小人书儿其实看的都已经熟悉的不能再熟悉了,但是每次去姥姥家都会拿着,也不知道到底是为什么,可能就是无聊的时候解闷吧!因为去姥姥家的话就意味着去那个新华书店了,要说看连环画之类的,儿童读物,青少年读物那新华书店里可是太丰富了,不过我还是每次都拿着这些小人儿书到姥姥家去。其实说实话挺多关于古代的故事除了太爷爷给我讲的故事之外,大多数都是通过小人儿书获得的。

等母亲走了以后,姥姥说今天能写一点儿作业就写一点,但是说是这么说,我只是把真正印有假期作业的那个本子里的第一页给写完了,因为相对来说也就是这个作业最容易完成。至于每天写一页大原稿纸的作业现在回想起来都是噩梦,大原稿纸写钢笔字是感觉量大才会恐怖的,但是那些每天做多少道数学类型的题,多少道应用题也不是那么好完成的。至于写日记就还是听着太爷爷的话那么写。但是我现在真的是挺佩服班里的一些同学,当然这也只是听这些人这么说的,当时每到开学的时候,班里的一些同学在领新书的时候有的会互相询问假期作业的完成情况,这个时候我就经常听到有的同学说道他们基本上半个月就把整个假期作业都写完了。对于这件事我从来也没有求证过,不过我估计说真话的可能性较大,因为这些提前写完作业的同学全都是班级里爱玩的,他们为了玩而做出什么超出想象的事情也是有可能的。

而我则是属于那种按部就班的写作业的那种学生,基本上每样作业每天就写完当天的,有的时候偶尔最多就是其中某个作业有可能多写个一天或者两天的,最多就只多写两天,连三天的时候都没有过。而这样的时候还不是很多,在一个假期里可能也就是能有个两三回。并且大多数的时候都是以那本正规的假期作业本为主,因为给我的感觉就是那个作业本里的作业相对来说比较少。现在回头想一想真的不知道为什么那个时候就是喜欢玩,如果那个时候喜欢写作业的话可能人生也是是另一个生活质量吧!当然再后悔也没有什么用了,不过我希望那个时代上小学的网友如果现场有孩子了,真心的希望你们一定要让孩子有学习的意识并且给孩子创造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

在姥姥家住了大概能有两个星期的时候,大舅有一天突然到姥姥这里来了,告诉姥姥天津的姨姥的一个姑娘和她的老公以及她的孩子准备来省城了。现在我都记得大舅告诉姥姥之所有知道这个消息是因为姨姥的这个姑娘当然也就是我的天津二姨,这是她老公是给发的电报,因为姨夫的单位让他来我所在的这个省城参加一个会议,并且是告诉他的第二天就要准备坐火车出发了。而我的这个天津二姨知道以后干脆就想领着孩子和姨父一起到我所在的这个省城看一下我的姥姥,而因为时间太紧了,所以才发的电报。因为写信的话可能他们都到了时候,可能信还没有到,所以这个时候发电报才是最快的信息传达方式。

可能有的网友会说不是有电话吗?但是别忘记了,这个时候才是80年代后期,除了极少数的人家,大多数的人家里可是没有电话的。

至于为什么没有向大舅所在的单位打电话当时我是不知道,但是现在一分析最大的可能就是不知道大舅单位的电话,因为那个时候和天津以及北京的亲戚联系最常用的方法就是写信,因此可能从来没有在信里面提到过单位的电话号码。

之所以来姥姥这里是告诉姥姥是因为当天下午天津二姨全家所乘坐的火车就要到达省城了。姥姥知道这个消息以后就马上让大舅去表哥那个假期干临时工的单位告诉表哥一下,然后马上就收拾东西准备领着我回家。

这下可是把我给高兴坏了,因为可以回家了。当姥姥领着我也就是刚走出那个大院门洞的时候,就看到母亲也来了,她也是知道了这个消息以后来接我的,因为母亲知道姥姥知道这个消息以后肯定是得回大舅那里去,而大舅家本来人就多,再加上我的话居住空间就更加拥挤了,所以准备把我给接回家去。

看到母亲来了以后我也挺高兴,要不然我知道以姥姥的性格肯定会领着我走着回到大舅家去。

母亲问我作业写的怎么样了,我说没有落下的,天天都写。母亲听到之后还算是挺高兴的,要是万一有落下的没准又是挨一次母亲的掐。

因为母亲来了,就可以坐公交回去了,这当然是我愿意的了。不过现在回想一下那个时候由姥姥领着走来走去的其实也是一种生活的幸福,只不过那个时候是孩子未必能理解罢了。现在理解了也是中年人了,并且姥姥也早已经故去了。

不过这次坐公交当然不可能直接回家了,而是和母亲一起把姥姥送到大舅那里以后才回的家。至于大舅和表哥当然不用担心,那个时候的自行车可是主要的交通出行工具,更何况大舅和表哥都每人有一辆,所以大舅告诉表哥以后肯定是两个人一起骑着自行车回来了,因为表哥临时打工的那个地方的老板多少好像和大舅要不就是和二舅认识,因此有事请个假就行。

把姥姥送回家以后,母亲才领着我回家的。不过这段路程就是一站地的距离,因此母亲也就没有领着我坐公交车,而是走着回到现在所居住的这个房子的。

回到家以没有想到我所做的第一件事情就是把装有假期作业放到小屋以后去卫生间。因为姥姥所居住的那个房子没有下水,因此我在前面也说过了那个时候要上卫生间的话,居住在这个大院里的人除了表弟认识的那个朋友所在的那幢二层楼里的人之外,全都是去那个位于院子里的旱厕解决的,那天其实在大舅去姥姥家之前我已经准备去那个旱厕了,但是因为大舅的到来就没有去,所以一直到回家以后才去解决的。没有想到我竟然忍耐了长达近1个小时左右的时间,那个时候可能也孩子的原因,所以才能忍受这么长的时间。换成现在的中年人的我的话,估计可能有感觉就需要去卫生间了。

假期的时候我基本上在姥姥的那个房子里每天下午都要午睡一会儿,有的时候可能午睡时间很长,有的时候可能午睡时间很短,但肯定是需要午睡一会儿的。如果睡的时间短的话,可能起来以后就告诉姥姥一声去新华书店看那些我喜欢看的少年读物去了。

虽然这次回来虽然已经是下午了,但是我可是依然没有困的意思,因为毕竟下午晚些时候可以见到很长时间没有见到的亲戚了,心里免不了有些激动。其实现在想一想真的是有些可笑,说实话在我第一次上小学之前父母虽然领着去了天津和北京,在天津姨姥家也都见到了姨姥的这些孩子,但是说实话除了对天津的小舅一家印象特别深之外,对于姨姥别的子女我的印象就不是那么深刻了,虽然在天津居住的时间有一段日子,但对于姨姥的别的子女在记忆里都有些模糊了。说实话我对姨姥邻居的那位胖孙子的记忆可能都要比姨姥的那些子女还要深刻。

上一章目录+书架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