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1章 兑现承诺

本来徐硁是答应卫慕鸿在家哪都不去的,可是要信了男人那张嘴,母猪都能上树。

五月初六清晨,徐硁和卫慕泰一人双马向东飞驰,虽然淮南大地到处存在小的民变发生,但是徐硁自恃武力高强,况且泰州一天就到,无需劳师动众,毕竟修建码头那边需要大量的人手。

徐硁二人申时便进了泰州城。

“外祖父,你的胃口还是这么好,让我想起了廉颇尚能饭否。”徐硁陪着张纶吃完晚饭。

自从大舅夫妇去世后,张家冷清了很多,就剩下小舅还未出家的小女和他这个老头,徐硁的到来给他们添了很多的快乐。

“你呀,说吧,有什么事?”张纶一边打理胡须一边说道。

“外祖父这话说的不对了,我怎么也是你的亲外孙,怎么就不能过来看你了,上次你不是说想看看汾阳王的玉柄龙么,这不我给你带来了,丫头,笑什么,再笑试试?”徐硁脸不红气不喘的说道,将横刀放在张纶面前,旁边的张敏捂着嘴坏笑。

张敏今年已经满了十七周岁,她是不想张纶一个人孤单,硬是推了几个姻缘。

“表哥,下次要说谎的时候,先让你的下属不要说话,不然会露馅的。”张敏撅着小嘴说道。

张纶拿过横刀噌的一声抽出,一片寒光在房间中一闪而过,他拿出鹿皮在刀身上擦拭着,瞄了一眼,“还不说?”

徐硁真的被卫慕泰气的跳脚,这货自从成亲后,就没有一件事能顺着徐硁的心意,他正要发火,听到张纶发话,他赶紧回道,“外祖父,其实吧,也就是一点的小事,想借你的名头行个方便”。徐硁把手指头露出一小节说道。

张纶将刀回鞘慢慢放在桌上,徐硁立马会意,从怀中掏出扬州衙门已经盖好章的文书,张纶认真看了起来。

张纶对于赈灾也是有心无力,他们家已经雇佣了不少灾民,还拿出自己的全部积蓄购买粮食,但是这些都是杯水车薪,起不了大的作用。

张纶看了一会儿,脸色渐渐的有些不对,“这颇有丁公言的味道,可丁兄去年已经走了,硁儿,这是谁的主意?”

徐硁不由得暗暗点头,张纶和丁谓是老搭档了,这个方案有很深的丁谓痕迹,张纶一眼看出那是正常,“这个是我的学生想出来,他对丁相公的学说研究很深,外祖父,你看这方案行不行?”

张纶瞄了徐硁一眼,“扬州知州的大印都盖上了,还问我行不行,这个方案甚好,老夫当然答应了,即使朝廷后面问罪,有老夫一人扛着。”

徐硁当然知道张纶会答应,他刚想说点好听的,张纶继续说道,“不过啊,丁公

(本章未完,请翻页)

言在本朝非议过多,你这样明目张胆的用他的赈灾方案,你以后恐怕会受拖累。”

徐硁没有放在心上,他说道,“外祖父放心,丁相公的道德有问题,但是学问不是人,不分好坏,它没有问题,还有件事要麻烦外祖父。”

张纶让张敏去拿自己的大印,没好气的说道,“还有什么事?”

徐硁又拿出一张纸,“我在扬州开设学堂,本来打算就收五十多人,谁知道这次旱灾,我又接收了三百多孩子入学,现在资金撑不住了,学堂也装不下了,所以想外祖父上书朝廷,将这里八十个身家清白的学生分到海州的盐业学堂。”

张纶哈哈哈大笑,“老夫这个有钱的孙子都过来给我哭穷了,看样子你是真的倾尽全力赈灾了,这件事我答应了。”

……

“四郎见过王伯父,见过各位兄长。”徐硁向王载行礼,他和张纶谈妥之后,连夜赶到王家,扬州灾民遍地,早一日有粮早一日安心。

“四郎,何须如此客气,来坐下说话。”王载轻轻点了点头。

“伯父,四郎就不绕圈子了,这么晚过来是求伯父帮忙的。”徐硁没有坐下,他从怀中掏出一个锦囊,递给王惟绪。

王惟绪看不懂徐硁的意思,接过锦囊之后,面色一沉,他将锦囊转给自己的父亲,“四郎,真的打算用这个铜牌了。”

徐硁笑着说道,“已到山穷水尽的地步了,不是四郎唐突,真是没有办法。”

王载制止徐硁继续说下去,“四郎说吧,是不是要粮食?”

徐硁摇了摇头,然后从怀中掏出文书递了过去,“伯父,四郎的要求有两个,一是借调王家学堂教师三十人到扬州授课,借调时间是一年,当然期间薪水我会按照学堂标准支付。二是请伯父联系您的好友,我想由您作保,再加上扬州衙门和江淮盐运制置使衙门的公文,他们肯定愿意运粮到扬州。”

王载看到公告上的文字,心中暗暗吃惊,这真是大手笔,他知道徐家现在晒盐成功,没想到竟然能将盐价做得如此之低,他自己心中也打起了小算盘。

“四郎,事情太过重大,能不能容老夫商量一下?”

徐硁当然只要王载虽然是族长,但是关系到家族的大事肯定是要商量才能实施,徐硁知道有点强人所难但还是说道,“伯父,人命关天,还请伯父尽快回复。”

王载沉思了一会儿,“五郎,去将你的叔父都请来议事,嗯,还有你七祖父也请来,六郎,那我的帖子,让刘管事的调出三万石粮食装船运往扬州。”然后他又对徐硁说道,“四郎,你也好久没见你三姐了,今晚就留在王家休息一

(本章未完,请翻页)

晚,明天一早我就给你答案。”

徐硁躬身领命,“四郎代扬州百姓谢谢伯父。”

徐硁累了一天,他和徐三娘没有聊多久便昏昏沉沉的坐在椅子上睡了过去。

徐三娘看着眼前的弟弟好像有点陌生,他以前对于事不关己的事情很漠然,除了画画,他很少对其事情感兴趣,没想到为了灾民尽然如此奔波,或许他真的长大了。

清晨的鸟鸣好似舒缓的奏鸣曲,徐硁已经好长时间没有能睡到自然醒了,即使是自然醒其实也没有多睡多少时间。

“四郎,你醒了?”门外出来三姐的声音。

徐硁赶紧起身,“三姐,进来吧。”

王惟绪和徐三娘带着一对儿女进来,徐硁正在整理衣服,徐三娘看到徐硁手忙脚乱的,她向前将徐硁的外衣解了下来,然后将手中新作的外衣套上,“都是多大的人了,怎么还是学不会穿衣服?”

一旁的小胖子笑着说道,“舅舅和我一样都是小孩子,穿衣服都要娘来帮忙。”

徐硁双手一抬,做了一个起势,“看样子小宁又想试试舅舅的白鹤亮翅了。”

徐三娘没好气的一巴掌拍在徐硁的头上,“你外甥说得对,你就是个孩子。”

王惟绪抱着三岁的女儿说道,“那还不都是你惯的,都多大的人了还照顾这个臭小子。”

徐硁举起双手投降,“好好,你们一家子最大,我服输。”

王惟绪放下女儿,让王佑宁牵着妹妹的小手,“走吧,吃早饭去,咱们两个边走边聊吧。”

“你这一动嘴,我是跑断腿,不过你的面子是大啊,我家老头很久没有出去了,他今天一早已经坐船去荆湖路了,最多两个月,肯定会有你想要的消息。”

徐硁心中大喜,他虽然知道王载必然会答应,但是他没有想到王载会亲自出马,那这最重要的一环终于接上了,他现在要做的是用一个月时间建好码头,等待那些大粮商过来运盐。

“真是有劳伯父了,姐夫,我都不知道怎么报答啊?”

王惟绪鬼魅的一笑,“就等你这句话了,也不要多,一万五千贯的跑腿费吧,这里还不包括你的外甥,外甥女的压岁钱。”

徐硁一脸嫌弃的看着王惟绪,和他谈事情,你是不可能绕开钱这个话题的,“姐夫,是不是有点多了。”

王惟绪靠近徐硁悄悄地说道,“那我出一万石粮食,你家沙湾码头的股份转给你外甥一成。”

徐硁眯着眼王惟绪,王惟绪也眯着眼看着徐硁,两个人面对面离的很近,徐硁一抬手,王惟绪赶紧伸手击掌。

“成交!”

(本章完)

.

上一章目录+书架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