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七章 美好的总是短暂的

不知不觉,徐硁已经来到敦煌快两个月,他也渐渐的淡忘了关于刘画匠的事情,因为每天他都和卫慕鸿在一起画画,让他有种神仙眷侣的感觉,徐硁现在每天的工作就是大量临摹石窟壁画和绢画,这是徐硁进入大宋以来最美好的时光。

一间石窟中,一个身穿青衫的士子正在观看墙壁上的壁画然后回到桌子前临摹,旁还有一位女子在那边研磨颜料,自从徐硁教会了卫慕鸿怎么研磨颜料后,她就好像找到了生活的快乐,每天都会找到各种颜色让徐硁分辨,然后能用的就自己慢慢的研磨,这种花花绿绿颜色鲜艳的颜料最容易激发少女心,这件石窟中两个人各忙各的事情互相不打搅,房间内却充斥着快乐的甜味。

为什么会产生绘画,在没有文字的时代,绘画是最直接叙事方法和定格时间的方式,而且绝对没有之一,即使后来有了文字,也依然无法改变绘画对于人们生活或者重大事情的描述,敦煌的石窟就是最好的证明,它记录了这一千年中人们的生活习惯演变,不要以为敦煌壁画只存在佛教壁画,其实记录重大事件和生活壁画占了敦煌壁画的三分一还要多。

有杀牛宰羊的,有结婚宴客的,还有一副记载医生医治病人的画作,这些才是徐硁主要临摹的画作,魏晋风骨表现的不仅是当时的文学层次,在敦煌的壁画中同样得到体现,这些没有标记作者的画作,在画技上和构图上远没有唐朝以后的规整,但他们给你的只管感受就是魏晋时期才是好的,这里的好是没有拘束在某些框框条条以内,完全是凭借着对艺术的追求,对生活的感悟和对个性的释放,敦煌壁画的作者完全媲美文艺复兴时期的每一个画家,包括达芬奇,拉斐尔,米开朗琪罗,卡拉瓦乔,波提切利。

徐硁如痴如醉的徜徉在这绘画艺术的宝库中,感觉不到时间的流逝,很快随着五月的到来,徐硁的石窟前期工作已经全部完工,现在木匠们也即将完成制作绘制顶部壁画的支架的工作,徐硁在已抹平的侧面墙壁开始构图,这时一个工匠说外面有个孩子找他。

徐硁放下手中的活计与卫慕鸿一起来外面,在适应了外面刺眼的光线后,徐硁根本不认识眼前的孩子,那孩子见到徐硁后就跪下磕头,徐硁连忙将他扶起来,“孩子,你找我有

(本章未完,请翻页)

事么?”

“恩公,我是刘三郎,是您给了我五两银子去安葬家父,我这还剩下七十钱,请恩公手下。”那个孩子从怀中掏出一个布袋,双手捧着放在徐硁面前。

徐硁这才想起来眼前的孩子是谁,这已经是半个月前的事情,当时面前的孩子一脸的泥沙根本看不清楚,“你是个好孩子,这些钱给你,你回家吧。”

那个孩子听到这话突然变色,一脸苍白的问徐硁,“恩人,你不是说给我一个人呢活计么,我要是回家也会被我赶出来活活饿死的。”说完又跪了下来。

徐硁记得说过他要给这个孩子干活的机会,但是那是满足他即将死去的父亲,这个孩子应该不超过十二岁,瘦小的身躯一看就是营养不良的后顾,徐硁的队伍中年级最小的也要十五岁,看到徐硁为难的表情,卫慕鸿说道,“刘三郎,你太小了不能干活,你不如拜徐大哥为师吧。”

徐硁一脸不满的望着卫慕鸿,这还没过门呢就开始给自己安排徒弟了,那孩子也是聪明的孩子,立刻明白眼前漂亮的姐姐说话了,“刘三郎,拜见师傅,请师傅手下徒儿吧。”

徐硁无奈的再次扶起孩子,“收你为徒也不是不行,但要先考考你。”

那孩子看到了希望,立刻点点头。

“你识字么?”

那孩子摇摇头,不过赶紧说道,“不超过百个。”

徐硁有点失望,继续问道,“你父亲说你已经画过几年画,对颜色认识么?”

那孩子肯定的点了点头,“我父亲说我天分很高,我也知道很多关于壁画上色的技巧。”

徐硁稍微有点兴趣,“那就里面试试吧。”说完大家一起进入石窟。

徐硁扶着架子,眼前的小孩子踮着脚不停的填涂颜色,徐硁看了一会儿后问道,“这是什么?”

“这是颜色的标记,这个“o”是朱红,这个“Π”是青色,这个“Θ”黑色。”

“等等,你们敦煌画师都是使用同一套标记,还是这只是你们家的标记?”

“都不是,敦煌的画师是以都师,都料为领头的都院制,敦煌这边共有九家都院,每个都院为了防止又会抄袭都有自己的一套标记,我这套是黄都师负责的使用的。

(本章未完,请翻页)

徐硁虽然知道不同的画派都会各自保留,没想到在底层的画工也是如此,便让刘三郎继续画下去,最简单的一套卷草纹纹饰很快画了出来,徐硁看得出这孩子对色彩还是很敏感的,因为他用的都是卫慕鸿调出来的颜色,肯定会与他经常使用的有少去颜色偏差,他竟然能自己对颜色进行合理调和,看样子他父亲说的不错,这个徒弟收的不亏。

徐硁在刘三郎画好之后就打定了注意,“画的还可以,我就勉强收你为弟子吧,但是这些时间你就不要画画了,为师先教你识字。”

刘三郎激动的立刻给徐硁跪下,磕了三个响头这算是拜师礼成了,刘三郎知道敦煌都院中只有最高的都师和画师才识字,画匠识字很少的,画匠想要晋级画师必要的标准就是识字过千,徐硁愿意教他识字这是做梦都想不到的事情。

然而好景不长,很快麻烦边找上门来,这天徐硁快要完成了壁画的线稿,正在打量着壁画那里需要调整,有人过来通传,外面有人找徐硁。

徐硁看着一脸忧愁的黄都师也不知道其来意,先见礼后直接开门见山问道,“不到黄都师找徐某有何事?”

“老夫就直说了,十一家都院让老夫问下徐官人,这间石窟壁画的绘制应该在半个月前就开始招工绘制了,怎么到现在还是没有招工的消息传出。”黄都师说完后有点为难的接着说,“还有就是刘三郎是我们都院的子弟,他已经学会了很多本都院的秘法,所以不能去中原,不知徐官人能听明白吗?”

徐硁紧皱着眉头,每个画派都有各自独特的技法这是不会传给非本派人士,徐硁很理解黄都师的难处,但是他既然答应了刘三郎就不能再出尔反尔,而且刘三郎留在这里很有可能会饿死,这是徐硁最不愿意见到的。

“徐某有一个不情之请,请黄都师与徐某都为这间石窟做壁画,我们比试一番,如果我赢了,请让我带走刘三郎,如果我输了我奉上黄金五十两,如何?”徐硁指着自己的石窟说道。

财帛动人心啊,一听到五十两的黄金,黄都师本不想答应的,但是在黄金面前一切都是假的,这可是他干了二十几年都不能攒下的钱财。他只好拱手说回去商议一下。

(本章完)

.

上一章目录+书架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