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六章 铁三角

范仲淹乔迁之喜果然在冬至过后的第三天开席了,但是徐硁自己的小院却没有完工,现在仅仅是在荷塘中垫了二分地出来,因为冬天无法施工盖房子,只能等到明年开春在施工。

晏殊和富弼也带了贺礼过来,现在坊间都说晏殊马上要再次进入政事堂,因为绘画评比让官家和政事堂对晏殊都有很高的评价,所以这次晏殊必然是要离开应天府的。

范仲淹对于乔迁的宴席还是很低调,就张罗了三桌酒菜,仅仅邀请了应天书院的同事和范夫人的主要亲属,晏殊和富弼那是不请自来的,虽然没有收到请帖,但是人都来了也不能把人赶出去,更何况晏殊马上高升借借喜气没什么不好,富弼又算范仲淹的半个弟子更要留下。

酒席上大家对于范仲淹能买到这么好的宅子都是羡慕不已,毕竟书院的教员们都是收入一般的,城外的房子能买得起也饿不死,但是要买内城的大宅和每天大鱼大肉那也是不用想的。

富弼和徐硁,张方平等小字辈的坐在一桌,张方平和徐硁平时亲密程度明显好过富弼,富弼也感觉得到,但是谁让他是晏家的女婿呢,富弼和徐硁都是表面互相不理睬,但等人看不到的时候还是如以前那样熟悉。

二人借故去茅房先后离开了席位,张方平知道二人有话要说,就赶紧拉起一桌人继续喝酒,一个也别想离开座位,徐硁和富弼来到一间偏院,这是徐硁的临时住所,“说吧,急急忙忙的找我何事?”

富弼搂着徐硁笑着说道,“咱们不是好久没见么,这聊天要这么生分么?”

徐硁拨开富弼的胳膊,他现在已经长得比富弼高半头了,他舒服的半躺在座椅上,“在书院哪天不见,你这还没成亲呢,就被管的这么严,要是你成家了,我怕你家门我都进不去。”

富弼也不客气,和徐硁一样动作半躺着,“这还不是范学正的错,把握往火坑里推,这不你这个徒弟是不是要补偿一点啊?”

徐硁裹了裹身上衣服,“什么事快说,只要不是出卖身体,其他的好办。”

富弼一下子坐了起来,拍着徐硁的肩膀说道,“就知道好兄弟不会放弃我,我就想知道范学正是怎么买到这个宅子的,你不要说是你花钱买的,我知道你有钱,但是范学正我敢保证他肯定不要。”

徐硁打掉富弼的手,“怎么你也想买一座,你是不是从张方平那得到了

(本章未完,请翻页)

什么信息?”

富弼也不反驳,“这不大家都是兄弟吗?你不想以后到我家串门么?我只要自己买了宅子,那这个家还不是我说的算。”

徐硁坐了起来没好气的说道,“不是我不帮你,那天我和恩师讨论了,这个法子仅适合他这类人,你不适合。”

富弼急了,“我怎么就不合适了。”

徐硁伸出一个手指,“首先你没有付定金的钱,这至少要房子价钱的一半。”徐硁为了吓住富弼就说的多了些,他又伸出第二根手指,“其次你必须是进士或者官员,这样卖方才能相信你有能力购买。”徐硁伸出第三根手指,“最后你必须有双方信任的保人,确切地说这个保人先帮你付钱给卖家。”

富弼想了想还是算了,自己一个手指都不能达到,等他们出来的时候酒席已经散伙了,徐硁看见张方平一个人在那边剔着牙,相比又是羊肉吃多了,“怎么就散席了,我们才出去一会儿。”

张方平瞧着徐硁和富弼,突出嘴里的肉丝,打了个饱嗝,“你们再不出来我就要喊人了,还一会儿,进去都两刻钟多,知道的以为你们在上茅房,不知道还以为你们掉进粪坑了。”

富弼接着说道,“我老泰山呢,不会先走了吧。”

张方平不满的吐着口水,“呸呸呸,这还没娶晏大娘子呢,老泰山叫着这么亲热,他和范学正到书房去了,怎么你想进去啊,请啊!”

富弼懒得和张方平较劲,拉着徐硁就坐下,徐硁倒了点温水自己喝起来。

主院的书房内灯火通明,范仲淹和晏殊按主客坐好,晏殊拿着一份文书再看,不住的用手指敲击椅子的把手,徐硁如果再次看到那文书,一眼就知道那是上执政书。

晏殊自幼可是有神通的美誉,徐硁看了半个多时辰,晏殊一目三行不到两刻钟就看完了,晏殊后面越看越心惊,这涉及到的改革方方面面可不是一两句纲领就完成的,它涉及到各个层次不同人群的利益。

“希文,这份文书还有谁看过?”

“目前而言,和靖先生,同叔,我和徐硁,就四人看过。”范仲淹回答道。

“我可能年前会卸任应天府知事回京重新任职,等我回京的时候一并把这文书带回去,希文觉得如何?”晏殊将文书放在桌面上。

“同叔尽管拿去,我相信同叔也看到大宋的弊端,也想去除这

(本章未完,请翻页)

些弊端。”范仲淹站起身来深鞠一躬。

晏殊也站了起来鞠躬回礼,这算是二人站在同一战线了。

与此同时,张方平,富弼和徐硁也在一条战线上,只是这条战线显得有些上不得台面,三人在讨论如何藏私房钱,最终发现把钱借给对方才是最好的方法,因此三人决定成立一个相互借账的私库富弼管钱,徐硁管账,每年都要见次面对下账本。

半个月之后,晏殊果然回到东京担任枢密使,最高兴的就要数富弼了,因为他要继续读书就要留在应天,虽然晏殊可以帮他运作到国子监读书,但是富弼认为还是在应天书院读书比较好,晏殊也不好强求只能允了。

徐硁也是和富弼一样差点离开应天,因为徐家派人来接徐硁回扬州过年,徐硁就怕是一回扬州再也出不去了,徐硁就一直躲在张方平的家中不出去,徐家的仆人等到了腊月二十三也不见徐硁的踪影,只好留下钱财给范仲淹返回扬州了。

应天书院在考完试后也放了假,富弼也没有回咸平县陪他的县丞父亲,和徐硁张方平吃遍了应天府的每个酒楼,富弼这个人最大的爱好就是满足口舌之欲,张方平平时的日子过得清简难得去趟酒楼,徐硁其实也是爱吃之人,三人那是每天一家酒楼胡吃海喝,早就把私库的里钱财挥霍一空,要不是徐硁家人这次又带过来的四百贯,这三人也只能喝西北风了。

天圣六年就这么来了。

元月十七,应天书院。

“安道,如何了?”徐硁急切的问道,这是徐硁第一次在应天书院的考试成绩,虽然他曾经想私下问范仲淹,但想到万一考的太差面子挂不住,还是算了,还是等到结果出来吧。

张方平皱着眉头,想说又不想开口,那踌躇的样子急坏了徐硁,“哈哈,看你吓的,咱们两个这个大才必定是升上舍了。”

徐硁听到这话才放松下来,虽然只有半年多学习时间但是要是升不上去,那真是给范仲淹丢人了。刚想说话,就听到旁边一片惊呼的声音。

“哎,没想到有一个下舍的学生竟然直升上舍,这可是书院的第二回了。”张方平也瞧向那个方向。

“厉害,叫什么名字啊,哦,还有第一个下舍直升上舍的是谁啊。”徐硁满是欣赏的看着前方。

“王拱寿,第一个嘛,第一个就是范学正。”

(本章完)

.

上一章目录+书架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