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9、酉时未到

只当是做了一个非常奇怪的梦,这庙里四处透露着奇怪,许观也赶不上细查。

出了城隍庙,这里与繁华的街市相隔并不远。

此时清晨起早的人们开始新的一天,到处是忙碌的身影。

来到早市,免不了要先吃口热乎的早饭垫垫肚子。

易安城也是一座以美食闻名的大城,虽然种类手艺与皇城天都城没法比,但也算是大夏排名前列的美食之都。

许观溜达了半天,种类繁多的饭食让他一下子陷入了选择困难症。

最终还是选择简单吃一些了事,一碗咸汁豆腐乳,几块卤味火烧。

在吃完早饭时,天色方才大亮起来。

集市的人流量也明显增多了许多,城门大开,往来商旅纷纷涌入城中。

来到西门,这里入城的队伍已经排满了长龙。

出城容易进城难,这便是当下易安城的现状。

成亲人家选择今日办喜事,旋风寨派出来的人马不知是潜伏于城中还是尚未进城,这是许观最为关心的事情。

他选择在西门城门口的茶摊等候,打算碰碰运气,看看能不能恰巧碰到进城的旋风寨喽啰们。

可惜从大早晨苦等到中午,进城的除了附近镇子村落的农户外,便是不远万里来易安城置办货物的商旅。

闲杂人等皆是被城防士兵们阻拦在城外,根本进不来。

倒是到了午时,一队敲锣打鼓的喜庆队伍吸引了许观的注意。

这只队伍浩浩荡荡二十几人,看马匹马车的方向是径直要出城而去。

想来想去,刚才吃早饭时也旁敲侧击一番,许观得知今日城中娶亲的好像也就一户人家。

那这只娶亲的队伍不用想也知道来自刘大夫口中的那户人家。

这不是巧了吗?

许观心里不禁一乐,他见队伍身后还跟着一些步行的小厮,看样子是男方人家的仆从与下人。

灵机一动,混入其中。

能有机会混入男方家里,那便是再好不过,这样守株待兔总好过像只无头苍蝇一般乱撞。

通过路边行人的恭贺之声,许观才渐渐了解到,这娶亲人家是城中一富户赵家的二公子,赵天成。

娶的则是城外十里农庄普通人家的女儿。

双方地位不对等,也就是俗称的“门不当户不对”,按常理来说赵家是万万不可能同意的。

但奇怪的是,赵家主并没有反对,反而是默许了这件事。

在仔细收集讯息,得知不少男方的远亲也跟随赵二公子前去城外迎亲之后,许观便有了想法。

他拉过走在队伍末尾的一名小厮,脸上笑嘻嘻地问道:“这位小兄弟,我是你们家赵二公子远房大表叔家的儿子的弟弟......”

“什么大表叔?什么儿子?”小厮一脸懵逼,他刚刚进府没多久,哪里知道自家公子有哪些亲戚。

所以许观的话也是让他一头雾水。

“呃,总而言之,就是我家与赵老爷多年未有联系,这次也是听说赵二公子成亲,特地赶来祝贺的。”

“哦,原来如此。”小厮挠了挠头,说道:“公子为何不在家中等候,此行前往城外需要走些路程。”

见许观步行同去,那名小厮也是贴心解释道:“这女方家有些远,事先也是商量好同去之人,预先按人数准备的马匹。公子您该早些告诉小人的,到时候好通知管家给您准备好马。”

“无妨,我也就是临时起意,想要前去凑个热闹。”

小厮讪讪一笑,看眼前自家公子的远亲同样身着华服,想来家中也是位有势力有钱的主儿。

他不敢怠慢,一路上都是有话没话的聊着,生怕自己一个照顾不周,惹恼了这位,被主家责怪。

女方家说远不远,说近更谈不上近。

娶亲的队伍一路敲锣打鼓的出了西门,而把守城门的士兵亦是没少收红包。

走了约莫将近一个时辰,方才到了农庄外。

这农庄离城池不远,正好夹在了仓平镇与易安城中间。

由于地理因素的缘故,本该向仓平镇统一缴纳赋税的农庄,竟然在数十年间来回划分给易安城直辖。

久而久之,农庄的农户们手握良田,但却不知道该向镇子上缴赋税还是向易安城上缴。

于是聪明的庄主便选择背地里与官吏们沆瀣一气,同流合污。

这也是能富裕起来的缘故之一。

庄里的小孩子们见娶亲的队伍来了,纷纷围了上来要喜糖。

骑在骏马之上,一身鲜红喜服的赵二公子也不吝啬,怀中的糖果和喜钱是哗哗地往外扔。

见男方如此大方,围拢的农户与小孩子也越来越多,将娶亲的队伍围了个水泄不通,寸步难行。

许观亦是咂舌。

通过刚才的打听,赵二公子在家中并不得宠。

他上面还有一个很是优秀的哥哥,已经渐渐接管了家中的产业。

而赵天成就显得有些木讷了,整日除了窝在房中看书亦或者与三两好友饮酒作乐之外,再无其它爱好。

在本就是长子为尊的年代,赵二公子似乎成了赵家的弃子。

父亲对自己的哥哥是万般宠爱,到了自己这里却截然不同。

而正是这样的偏爱,才让自己有幸娶到了心爱的女子为妻。

农庄的庄主见迎亲队伍到达,主动迎了上来。

赵天成亦是不敢怠慢自己未来的岳丈,连忙在下人的搀扶下跳下马匹。

招呼着众人进庄,瓜果点心自然早已备好。

按照规矩,新娘子要在酉时出阁,此时正好太阳下山,黄昏时刻。

黄昏时分适宜嫁娶,这样的规矩延续了千年,也正是婚嫁的来由,取黄昏的昏字同音。

离酉时尚早,大家自然也不会干等着。

赵家带来的礼金聘礼自然要交接给女方,而赵二公子该走的流程自然也不能少。

绣鞋、女子喜服等等,都要他亲手送到闺阁外。

这些新娘子穿着物品在放置到香闺之外后,新郎便要离开,在出阁之前,是不许新人见面的。

许观被当作男方宾客,邀请入席。

在席上,他偷偷观察赵二公子的表情,对方一副迫不及待的模样。

“看这赵公子一脸猴急的模样,怕是想现在就抱媳妇回去滚床单。”

脸上根本藏不住神色的赵公子,一边回应着岳丈的话,一边偷偷望向闺阁的方向。

刚刚送喜服之时,便跟新娘子偷偷隔窗交谈了几句。

短短片刻工夫,便勾的他心猿意马。

此时他心中暗暗嘀咕,寻思这酉时为何迟迟未到!

上一章目录+书架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