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0章 往事重提,改变看法

只要有了开采出来的煤矿,那么接下来给老百姓派发这些煤石,驱寒保暖。

因雪灾祸受到的影响会大大降低。

不少缺少木材的大臣,都开始对朱棣感恩戴德。

“要是没有皇上发现这座煤矿,老夫真不知道剩下的几个月应该怎么度过。”

“陛下圣明啊!”

“比往年还要冷许多,今年年底估计有很多人扛不过去了。”

“是啊,这不就是自然规律嘛,有人能够扛得过去,有的人就扛不过去。”

待这些大臣离去后,朱棣一脸冷意的看着王彦收上来的纸条。

里面写着那些在京城坐地起价的贱商。

为了不被朱棣惩罚,他们都把自己和这些商人的关系给写的一清二楚。

“等明年开春,科举大考结束后,朕就要拿你们这些人开刀!”

朱棣冷哼一声。

那张名单上,位列在首的人是朱高炽妻子的弟弟张克捡。

这小子,朱棣知道,因为仗着自己姐夫是太子爷的缘故,经常干一些缺德的买卖。

没想到这小子到了天子脚下还不安生,若是这张克捡,还照常像以前那样,在边疆干那些偷鸡摸狗的事情,那还好说一些,可他偏要撞枪口……

一旁的朱瞻离看到这个名字,也想到了那个曾经有过一定记载的人。

张克捡,算是个商业奇才,算是未来的国舅。

死的原因,也是死在了贪婪心上。

朱高炽驾崩后,朱瞻基登基,然后这个货更加放飞自我了。

直接在边境和瓦剌那帮狼崽子做生意,最后那边耍了一点小手段,这张克捡就贪图那点商业上的小利益,把自己给葬送了。

“可惜,可惜。”

朱瞻离小声的嘀咕道。

谁知道旁边的朱棣听到了这个声音,有些不解地问道:“瞻离,为何叹息?”

“皇爷爷,瞻离只是觉得这位叫做张克捡的叔叔商业上的才能很厉害。”

“哦?”

朱棣更加摸不着头脑了,这家伙干出这种坑害百姓的事情,怎么能被称为商业上的奇才?

“瞻离,说来听听,这家伙朕本想明年开春过后找他麻烦。”

“皇爷爷似乎只发现了他抬高价格的事情,可能还不知道这位张克捡干的其他事。”

朱瞻离轻笑道:“因为皇爷爷你经常让瞻离待在身边,很多以前的奏折瞻离都曾看过,对这位张克捡并不陌生。奇快妏敩

他以前在南方七省那边做买卖,经常为了钱财都在路上奔波,北方用十文钱买到的东西,到了南方可以用二十文钱卖掉。”

一听到这里,朱棣顿时有些火冒三丈。

“十文钱的东西,他卖出二十文的价格?这小子真是个奸商,该杀!”

“皇爷爷难道就没有想过,这个叫做张克捡的商人,他敢不远千里从北方拉东西,然后到南方贩卖?这其中的距离,皇爷爷您有想过吗?”

朱瞻离解释道:“常人若是经常这样做,只怕都会累死在路上,可是这个张克捡,他愿意挣这个钱,所以孙儿才会感叹他。”

“这……”

知晓这其中的含义,朱棣这才消了气,突然想起了这家伙抬价卖那些木材,顿时看向朱瞻离一个愣神:“乖孙,你的意思,这个张克捡的木材,是从南方运来的?”

这么一想,他觉得那张克捡有点意思。

不远千里把南方的木材给拉运到北方,这意味着什么?

意味着他为了挣这个钱,一直都在奔波。

这样一想,朱棣心中的怒火便减少了数分。

“皇爷爷,或许是吧,北方的天气寒冷,秋天能够提前弄到那么多木材贩卖,显然有些不太现实。”

仔细想了想北方的天气,朱瞻离都眼神恍惚了数分:“这样的人才,整个大明,目前也就高祖爷爷在世时,那位叫做沈万三的商人了。”

“哦?瞻离居然知道沈万三!”

朱棣更加惊讶了。

沈万三,在明初洪武年间特别出名,他的财富被成为富可敌国。

可是不懂得进退。

这家伙是大明最有钱的人,可是他还想要在朝廷谋一官职,最后竟然不通过高祖皇帝朱元璋的同意,给底下那些将士们给予钱财犒劳。

这种行为惹怒了高祖皇帝,本来朱元璋就看商人不顺眼,这货直接送来了一个让高祖皇帝砍他脑袋的借口。

可悲可泣。

“是啊,皇爷爷还知道他如何成为大明最有钱的商人。”

朱瞻离轻笑道:“这位沈万三,曾经也给大明带了一些新的创举,比如说钱庄,也算是这位沈万三发扬光大的。

虽然此前在宋朝时期也有钱庄的存在,但真正繁华的时期,还是在沈万三手中发扬光大的。

如果瞻离还没有猜错的话,当年高祖爷爷杀了这位沈万三后,未曾找到他那剩下的财产。”

听到这话,朱棣眼神都变了。

“莫非,小瞻离你知道在什么地方?”

朱棣一脸震惊的问道。

当年那次大案,他可是清清楚楚,父皇杀了那个沈万三,找了整整三年,都未曾找到那沈万三手里全部的资产,最后只能放弃。

“只是猜测,不一定准确。”朱瞻离摇了摇头。

前世对于沈万三的财产,到了现代某一年,最后被那些所谓的专家找到。

没想到那沈万三,居然把那些财产全部都藏到了常人都不可能去的地方。

常人都会把财产埋到自家房子的地底。

这位沈万三不一样,他把自己大部分的财产,都给埋到了一些衣冠冢当中。

在古代,哪有人敢去挖别人的祖坟?

这种举动做出来,那是在作死!

和人家结死仇的人,才会去做的事情。

“那算了,都几十年过去,那沈万三的财产就算找到了,也不过是锦上添花而已。”

朱棣很开得开。

现在百姓们的事情解决了,总算可以是喘口气。

这会正是下午酉时。

到了该吃晚饭的时间。

皇宫旁边的灵田。

朱瞻离带着朱棣来到了这里。

“瞻离,天气这么冷,来这里干什么?”

朱棣一脸不解的搓了搓双手。

现在天气确实是太冷了。

“皇爷爷,今天的天气这么冷,咱们一块吃个火锅吧。”朱瞻离轻笑道。

一提到火锅,朱棣就来精神了,眼前都是一亮。

他还隐隐记得上次这孩子弄的火锅,把整个御书房都变得香味四溢。

上一章目录+书架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