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章 战前酝酿

早在南阳时阴兴与阴丽华一直是鸿雁传书,阴兴信中大多谈论军中历练,而那边阴丽华几乎是报以平安。

阴兴对于家中之事一直不能忘却,阴陆让他和阴识出去历练,也是迫于形势,而且他与阴识是肯定的。

此时阴兴话出,阴识倒有些感怀,曾经的豪门公子也能在军中拜将,而且是屡次血染疆场,也不顾生死。

如今大战在即,他丝毫没有怯心。

听着阴兴说,阴识也想起来了家中音信已经断了几日了,不过这不比从前,新野是绿林军腹地,自然不会有大事发生。

阴识于是说:“等此战结束后,我和你一起回新野,与父亲,妹妹再叙旧事。”

此时日光斜西,暮色开始浓重,距离绿林军夜袭敌军还差两个时辰,这时的议事府中只有刘秀还在,刘秀最担心的是诸将不能配合默契,达不到开始提及的效果。

几次看着布防图,却找不到丝毫的头绪。

刘秀心里对后面的突袭战一直是惴惴不安,也许是他心里多虑了,不过细细思量总对战局无害。俄而他问道旁边的士卒:“各路将领是否进入预备阶段了?”qula.org 苹果小说网

士卒道:“一切都按照计划进行了,我军侦查队此时正观察着敌军大营,据说王邑在今日午时先是鼓舞军心,而后又犒赏了将士,随后又与众将在营帐中不知谈了什么,不过可以设想,必定与谋划攻城有关。”

王邑确实如同士卒所说,不过士卒有一点没说出来,王邑已向新莽朝廷上奏,立志于三日内结束此战。

王莽于长安接到奏疏时,不禁感叹到王邑大才,然而始终蒙蔽他的是王邑的傲然无视。

不过新朝此时气数已尽,不管派何人出战距离覆灭只是时间问题。王邑心底的狂妄仅仅是兵力优势,然而兵不在多而在精,这样的道理几乎是外行都能懂得。

手提雄兵四十万,却离间将领之心,命怀傲物之意,却太过刚愎。

刘秀此时又说:“原定的计划不变,不过阴识所部一定要隐蔽好,侧翼的进攻是胜利的关键。我料定新莽军晚上定会加大巡查力度,让阴识当心。隐蔽的山上草木不似春夏,大多是萧索稀疏,很容易被发现。”

刘秀的话音刚落,又走进来一个士卒,报道:“成国上公让刘将军去一趟他那里,说是有大事相商。”

这个时候刘秀忖度着王凤所指的大事无疑是对夜袭的再一次修正,所以刘秀也不得不重视。

他马上去了王凤所在地方,王凤原本对于此次行动并无其他意见,不过一旁的张卬提醒到,若是大部军队出击,城内太过空虚,恐敌军趁机攻城。若是敌军得手,则必生大祸。

王凤对此捉摸不定,就把刘秀找来,刘秀到时看着除了王凤,还有张卬。这个王凤的心腹之将,少不了一番火上浇油。王凤一开口便说道:“刘将军以为突袭的军力要十余万众,若是我军把主力都放于城外,而城内空虚,则如何?”

刘秀也想过这个问题,不过在他看来,要破敌军兵力就要倾巢出动,若是少了就达不到效果,至于城内的防备,他觉得敌军阵营大乱不会趁虚而入,就算敌军真的趁虚而入,那么昆阳近日来加固城防便可派上用场。

刘秀果断答道:“我军已经召集一部分民众辅助守城,而且城墙修缮都已完毕,就算是敌军要攻陷昆阳,少说也要两个时辰。而又在我军的牵绊下,王邑也不会得手。”

王凤又道:“刘将军的意思我已明白,可是一定要防止此患。我军不出战的军卒有多少人?”

刘秀答道:“不足千人。”

加上城中的百姓也不过是数千人的局面,在刘秀的心中王邑应该是自顾不暇,当刘纨带军袭营时,那即便不是排山倒海之势,也应是震撼敌军。

王凤此时道:“那就这样吧,距离我军发动进攻还有多长时间?”

军卒汇报道:“不足半个时辰了。”

此时刘纨率军已在城门口布置完毕,只待时间一到,即可率军杀入敌军大营,城楼上的军卒也在密切地监视着敌军的动向。

此时月朗风清,王邑在帐中梳理完军务,准备就寝,顿时起风了,军中营旗被吹得作响,王邑的营帐里也吹进了一阵凉风,这让王邑不禁有些战栗。

此时起风也没有什么值得关注的,不过接着走进来一个士卒,报道:“启禀大司空,朝廷的紧急公文。”

王邑拆开那封公文后,发现也正是王莽所拟,不禁肃穆了起来,可是当他看后,毫不顾虑地把公文扔到了一边,并自语道:“绿林军已经据城蜷缩数日,此时让我注意严加防范,陛下真是多虑了。”

王邑便屏退了那个士卒,不过王邑突然意识到王莽此举说不定是听到了什么风吹草动,信中语调极具严苛。

王邑便披着一件大氅出了帐外,帐外篝火堆的余火还没有完全消失,几个士卒依然在谈笑,王邑便顺着火光走过去。

几个士卒看是主帅来了,纷纷折腰行礼,王邑没有管那么多,也做在篝火旁边,与士卒们谈了起来,王邑看着一个个都面露饥色,新莽军已经粮食不多,用度拮据,只好四处搜刮,可是收效甚微。

王邑此时说道:“我知道兄弟们都忍饥挨饿多日,可是昆阳不下,我们难以向朝廷交差。我希望大家可以振作起来,不日即克昆阳。”

此时其中一个士卒把窝藏了许久的想法说了出来:“既然昆阳如此难克,为何不能绕过昆阳,直扑南阳呢?南阳此时正是防备空虚,若是我军长途奔袭必可大胜。”

王邑听了此话,惊异地说:“这是谁教你的?”

士卒也不敢乱说,只是答道:“这是严尤将军的话,我军许多士卒都知道此计。”

王邑又道:“严尤此时在何处?”

一个知晓的士卒说:“严尤将军自午后出去,说是为了筹粮一事,至今未归。”

王邑此时才有所悟,严尤此话虽然与自己策略不合,但不失是一良策,要是早采取此计,说不定局势可定,不过也只能等到明天了。王邑又起身走向了营外,查看警戒的岗哨。

四个士卒正在营门外站岗,顺便望着昆阳城楼,城楼上也无变化,依然有绿林军士卒在巡察。

不过现在离绿林军袭营只剩下即一刻钟了,官军中没有人知道接下来将会发生什么。

此时帐中的士卒沉睡着,王邑对着巡夜的士卒问道:“没有什么情况吧?”

士卒如实回道:“一切安好,绿林军并无大的动作,只不过严尤将军尚且未归。”

王邑说:“没事,严尤自知轻重,而且他还带去一队人马,应该出不了差错,你们一定要随时禀报,决不能放过任何蛛丝马迹。”

端午看书天天乐,充赠点卷

(月日到月4日)

上一章目录+书架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