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08章 取乱之道

此时杨平的马车已经到了相府门口,太子李川继续搀扶着杨平,他俩可没半点睡意,如今酒意都没了。

两人来到杨平的书房,下人们都被打发下去,太子李川给杨平倒了杯茶。

杨平盯着杯中的清茶,眼睛微闭,说道:“大夏十八州,你若是出朝的话,打算去哪里?”

太子李川盯着大夏的地图随手一指,不假思索的说道:“这里。”

杨平看了眼太子李川所指的地方,笑眯眯的抿了口茶,说道:“青州,不愧是我调教的学生。”

大夏有十八州,北面六州其实也是镇北王李义的势力范围,太子去了那里虽然能得到镇北王李义的庇护,但是对于他发展势力没什么意义。

东方六州是大夏国粮仓,风调雨顺,富庶繁华,但是却离南阳较近,受南阳朝中影响颇大,太子去了不会有什么大作为。

青州则是大夏国最西边,与朗月国接壤,那边离南阳很远,受到南阳影响相对要小一些,正适合太子发展势力。

朗月国土地相对贫瘠,又多以游牧为生,青州与朗月国接壤,每当秋收之际都会遭到一番劫掠,有时是朗月国出兵,有时是朗月国人民自发劫掠。

可是朗月国也不敢直接攻城,边疆重地为了防止朗月国劫掠也是筑起城墙,外围虽然劫掠不断,可是城墙内倒是没什么影响。

杨平见太子选的这么个地方也很高兴,因为这与他也是不谋而合,他想把太子调出的地方正是青州。

一国太子怎么可能轻易调出国都呢?必定要有出去的理由,哪怕是右相杨平也不可能无缘无故的把太子调出国都。

杨平调太子出城的理由便是如今秋季将近,为了防止朗月国劫掠,派太子出去镇守,以此鼓励将士之心。

说白了这就是个借口,朝臣明白,皇上也明白,但是借口还是要有,而且这个借口看上去还挺“充分”。

朗月国确实连年在外围劫掠,太子若去能不能激励将士?当然能,这借口好得很!

可是谁都知道这就是个借口,青州外围被劫掠年年发生,怎么今年才想起来派太子去激励将士呢?

可说到底太子去了还是有些好处的,尽管是微乎其微,借口毕竟只是借口。

太子李川平静的说道:“明日朝堂上恐怕少不了一番唇枪舌剑。”

杨平点了点头,说道:“今日我提起将你调离出朝堂时刘师权沉默不语,但是他明日可是得花一番嘴上功夫!”

李川笑着说道:“师傅怎么料定我父皇会同意呢?”

杨平说道:“我早就跟你说过皇上是懒于理政,可是却并非不能理政。

朝堂争斗,皇上玩儿的比谁都精明,这些事他看的比谁都清楚!

你和李梓都是皇上的儿子,他对你并不反感,可是他也希望李梓更强,为人父者皆是如此。

贵妃刘琼软磨硬泡,枕边风吹多了皇上也不好拂了她的意,况且还是自己的儿子,所以他破例给李梓封王。

可李梓虽然封王却并未让他直接理事,这也是说明起码现在皇上心里可没有废太子的心思。

他希望李梓更强,李梓此时明目张胆的发展势力他也并不阻止,但是他也不希望你弱,因为你毕竟是太子!所以我调你出朝堂发展势力他也不会阻止。”

李川皱了皱眉头,叹了口气,说道:“太子在外面发展势力,王爷在朝中积聚能量,这不就是取乱之道嘛!”

杨平拍了拍李川的肩头,说道:“你这么想,可能李梓也这么想,但皇上这么想吗?

皇上想的是任由你们两个如何折腾,他都能善后,你觉得皇上会认为自己天命不久?”

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

李川点了点头,说道:“确实啊!”

所有人都知道皇上龙体欠佳,可能用不了几年就会驾崩,可是皇上自己可不这么认为!

贵妃刘琼软磨硬泡的让皇上给李梓封王,那皇上也就当真给李梓封王,这也是皇上想看看李梓到底有多大能耐,他安的是什么心。

明日一旦杨平提议让太子远离朝堂,皇上必然也会同意!他也想看看太子有多大能耐,太子安的是什么心。

一个在龙椅上坐了几十年的帝王,他早就有了无敌心,他可不怕这俩儿子怎么折腾,哪怕他俩积聚了势力还能反了天不成?

可是这也当真是取乱之道,皇上在世时这俩儿子确实翻不出浪花,可是皇上唯一没有自知之明的地方便是高估了自己的身体情况!

可是这却是人之常情,谁会心心念念的琢磨着自己要死了?皇上体弱多病不假,可是谁敢当着皇上面说他活不了几年了?

任何人不论在背地里怎么说,但是在皇上面前都得山呼万岁,都得祝他寿与天齐,哪怕太医诊断出他活不了几年也绝不会说出口,这也是皇上被所有人蒙在鼓里的原因。

上一章目录+书架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