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32 章 再遇肥羊

原来金少爷把根雕财神带回去, 与好友吹捧一番。

他那些好友,都是不差钱的, 见之欣喜, 也想让裴舒做根雕,当然,不是一样的根雕。

这次用上好的木头, 紫檀木,黄花梨都可以。

金少爷的祖母信佛, 快要六十大寿了。

为了讨好祖母, 金少爷想让裴舒做一个菩萨, 高坐莲花台,手拿玉净瓶, 一团和善,面带慈悲, 若是做出来,老太太定然会高兴的。

孙掌柜知是定做,心稍安, 让裴舒先和小厮谈,他们稍后再说, 也不迟的。

他说话时,眼睛瞥向裴舒的竹篓, 想知道里面装了什么东西。

那几个笔筒卖得很好, 五十文一个, 书生们丝毫不觉得贵, 还觉得意境好,只是一会儿,就把东西买走了。

他想让裴舒多做一些, 然后拿到去县里卖。

小厮要的东西多,说了半天,也没说清楚。

裴舒不确定他说的是否正确,想了想,道:“有画吗,要是没有,我也可以按照你说的画,这样做出来的东西,才符合你们的心意。”

小厮自然没有带画,便问裴舒住在哪里,他回去问问主子。

裴舒没把住址告诉小厮,笑着道:“这样吧,我要一会儿才能走,你先回去问问,要是我没回去,咱们再细说,我明日再来,你看成吗?”

小厮自然同意,转身小跑着走了,唯恐回来晚些,裴舒再走了。

裴舒继续拿东西,这次他做的东西不少。笔筒十几个,簪子一把,有二十几个,都是用边角料做的。

当时觉得浪费,顺手就做了,能卖一点是一点。

孙掌柜见有簪子,让裴舒一起留下,一个三文钱,比摆摊还多一文,裴舒自然乐意。

茶叶筒十个,都是带盖的,看着比笔筒还要大气一些。上面的画和盖子连在一起,更显好看。

孙掌柜看了,连连称赞,一个劲儿夸裴舒手巧。

剩下的就是根雕了,都是小件,关公坐像,渡江罗汉,拈花佛祖,酒足饭饱,瑞兽麒麟,祥龙盘坐等。

这些东西,都是裴舒下了功夫的,无论是选材,打胚,雕刻,打磨和抛光都是花了功夫的。

她有美术功底,雕刻前,都会把图画出来,然后在木料上画出大致走向,最后下刀子,精心雕刻。

所以这些小摆件,五官立体,做工精细,上手触摸光滑,细节上更是没得挑。

孙掌柜看了又看,简直是喜出望外,直接问裴舒:“姑娘,你想怎么卖?”

这些东西别说在县里了,就是在镇上也好卖。

就是没县里价格好。若是拿到府城和京城,要买的人肯定更多。

裴舒不懂价格,但金少爷上次给了十两银子,她犹豫片刻,不知该如何报价。

她想了一会儿,对孙掌柜:“掌柜的,不如先卖其他的,让我想一想可好?”

一会儿小厮该来了吧。

孙掌柜自然没意见,裴舒的手巧,做出来的东西精细,笔筒三十五文一个,簪子三文钱,茶叶筒四十文。

两人数了数,笔筒十二个,一共四百二十文,簪子十五个,一共四十五文,茶叶筒二十个一共八百文。

这些东西,共计一千两百六十五文。

孙掌柜还未来得及算木雕,见金少爷带着几个少爷进来了。

裴舒不想让孙掌柜失望,凑近他,低声道:“我这些东西,都是托了孙掌柜的福,卖出去,咱们一九开。”

将来的合作,将来再说。

她语速飞快,金少爷进来前,孙掌柜便思量好了,一口答应,笑着对金少爷问好,又问他看上了什么。

金少爷指了指桌上的根雕,道:“这些我们都要了,还按上次的价格。”

那就是一个十两银子,裴舒看了看木雕,一共有十一个,那就是一百一十两。

金少爷十个爽快人,没给裴舒反驳的机会,让小厮掏出一张银票,和两个银锭子,给裴舒。

裴舒愣怔地望着银子,她从来没见过这么多银子。

金少爷又问裴舒,可以定制吗。

裴舒颔首,自然是可以的,要是有图片就更好了。

金少爷满意,说改日送图样,辞了裴舒和孙掌柜,带着人离开。

他们一行人带人走后,孙掌柜回神,一面感叹裴舒运气好,一面赞叹自己眼光好。

要不是他对裴舒态度好,裴舒不会和他一九分。

裴舒赚的一百一十两银子,有十一两是他的。

啥也没做,还得了十一两,快赶上半个月的营生了,想到这里,孙掌柜脸上乐开了花,对裴舒更加和蔼。

裴舒和孙掌柜分了银子,让孙掌柜把银票换成小额的,揣着一百两,并二百六十五个铜板,离开了书肆。

她先去打铁铺子取刻刀,又去了肉摊,买了一根羊蝎子,买了五斤五花肉,准备回去吃羊蝎子和红烧肉,羊蝎子加点儿辣椒,别提多美味了。

赚钱了,她要好好犒劳自己一顿。当然,还要给家人买一些东西,要买什么呢。

裴舒想了想,决定买布料。

苏青蓉喜欢做衣服,做出来的衣服也好看,俞临江身材好,穿上长衫一定好看。

她买布料时,突然想起了一件事,苏青蓉好像有个女儿,按理说这个时候该有了,可没见动静?

难道因为她的到来,书中的情节改变了,不应该啊。

裴舒一脸狐疑,沈千流喊住了她,吓了裴舒一跳,转身怒斥沈千流:“你走路,能不能有点儿声音。”

沈千流不以为意,走到裴舒跟前,笑着解释:“不是我没声音,是你没有透听见。”

自从这丫头出了打铁铺子,他就跟着了,可这丫头一直没看见他,他就这么没存在感。

裴舒冷笑:“还怨我了?要不是你行事鬼祟,我能看不见你?”

沈千流不想和裴舒吵架,他不是这只小猫的对手,再说,惹恼了裴舒,没有饭菜吃。

他识趣闭嘴,还主动帮裴舒拿东西。

裴舒乐得轻松,两人朝镇子西边走去,俞大他们回去时,会在那里等他们。

可他们到的时候,俞大他们还未到,裴舒找了处阴凉的地方,坐下等人。

正当无聊时,听到了香草的名字,声音还有些熟悉。

裴舒往树后躲了躲,竖起耳朵听着。

“我告诉你,我三嫂给香草找了个大户人家,可有钱了,聘礼一百两呢,这丫头,从小身子骨就不好,没想到还能嫁到富贵人家去,不行,我得回去问问,她可是我侄女,富贵了,也不能忘了我。”

这可是攀关系的好时候,不能错过了。

这是俞梨花的声音。

随后是一道男声,裴舒不认识:“行了,你别掺和那边的事儿,讨不到好处。”

这声音听着老实,还带着不耐。

俞梨花没听出来,絮絮叨叨地说着,让男人不要管,这是她娘家的事儿,跟他们没关系。

要是能攀上福贵人家,说不定,他们能去县里开铺子。

到了县里,既体面又挣钱,有这机会,俞梨花才不会放弃。

裴舒看着他们走远,目露疑惑。

三叔只有一个女儿,俞梨花说的定是香草。

香草许了人家,她怎么没听说,俞三话多,有什么事不会藏着掖着。

大户人家,聘礼一百两。

要是有这好事儿,小柳氏那炫耀的性子,早就人尽皆知了。

可他们没听说,看来,其中有猫腻。

香草是个好姑娘,她不能不管。

俞三走过来,见裴舒盯着远处看,过去轻点了下裴舒的肩膀:“看啥呢?”

裴舒回神,看向俞三:“三叔,香草订婚了?”

俞三不明所以,摇头否认:“咋可能啊,她才十三岁,我还想多留她几年。”

他们有挣钱的门道了,香草的嫁妆地慢慢攒着。不着急找人家。

俞三也算过,香草十六岁嫁人,对于香草的嫁妆,他不说拿出来一百两,七-八十两是有的。

别人都是三五两银子,他女儿七-八十两,多气派啊。

听说,大户人家都给女儿很多陪嫁。这样,女儿在婆家才过得好。

俞梨花就是个很好的例子。

她出嫁的时候,带走十亩水田,还有三十两银子,加在一起,百两之多。

虽嫁到了镇上,也没受委屈。

裴舒犹豫片刻,道:“三叔,我看见俞梨花了,她说三哥的女儿订婚了,聘礼一百两,她有几个三哥?”

俞梨花方才说的,定是俞三家的事儿。

俞三闻言,想起柳翠花最近很反常,心中疑惑更深,牵着毛驴往家走,一路上想了不少事儿。

那天舅母来了,提醒他,香草还小,不着急订婚,让他们再自习想想。

俞三自然会仔细想想,点头还答应,还说这事儿很慎重,会仔细考虑清楚。

舅母定是知道什么,来提醒自己的。柳翠花是她闺女,也是混不吝的,舅母不敢明着说。

她以为自己知道,其实他根本不知道。

裴舒见俞三不说话,沉这一张脸,也不发一言。就知他有了怀疑。

俞大让裴舒坐毛驴上,裴舒脚疼,走不动了,自然没有反驳,坐到了毛驴身上。

毛驴成年了,上面点了软和的垫子,还挺舒服,这让裴舒想唱歌,想着想着,她就唱起来,

“我有一只小毛驴,我从来也不骑。”

沈千流扛着药箱,迈着两条腿,很是后悔,早知道裴舒坐毛驴,他就骑马了,还能让裴舒骑马,让这土包子见识一下。

骑个驴都能唱起来,要是骑马,还不得飞起来。

裴舒不知沈千流的想法,哼着小曲到村里。

到老宅时,俞三回了家,把缰绳给裴舒。

裴舒从驴上下来,看着俞三和俞二进了老宅,然后牵着驴回了俞家。

她从觉得今儿有大事儿发生。

不管了,能帮的,她都已经帮了,结局如何,就看俞三的战斗力。

回到家,裴舒把红烧肉和羊蝎子拿出来,又把买的布料给苏青蓉,末了又拿出来十两银子。

她知苏青蓉不要,硬塞到苏青蓉手里,紧紧握着她的手:“娘,您听我说,我能赚钱了,运气好,刻的东西被一个福贵人家的少爷看中了,他给我十两银子一个,您拿着银子,把老宅那边的钱还了,临江哥的病好了,也该去读书了,笔墨纸砚都要钱,不能省着。吃食更不能省,不然会亏身子了。他的病刚好,该吃一些好的。”

听了裴舒一番话,苏青蓉想落泪,这个傻姑娘,什么事都为他们家考虑,也不为自己想想。

别人家的儿媳妇挣了钱,都藏着掖着,唯恐婆家要了去,她倒好,都拿出来。

她做雕刻,能挣几个钱,这次东西被人看上,是运气好,下次不一定有这样的运气。

还有,做雕刻不得浪费心神。

裴舒自然不会把所有的钱都拿出来,她早晚要离开,自然要为自己考虑。

东屋,俞临江也听见了这番话,心中感动,更想对这个小姑娘好。

沈千流见俞临江动容,撇撇嘴,并未言语。

他只有羡慕的份,因为这小猫儿是别人家的。

裴舒和苏青蓉说了会儿话,然后去厨房准备午饭。

她准备做红烧肉,明天吃羊蝎子。

牛牛在外面玩,知道裴舒回来,扔下小伙伴就往家跑。

裴舒自然没忘记给他带礼物,去了西屋,拿了一盒子糕点,塞到牛牛手里:“特意给你买的,别人没有。”

牛牛听了,搂着糕点不撒手,随后,又从怀里拿出来糕点,打开拿出一块,送到裴舒唇边,让裴舒吃。

裴舒感动坏了,不过她没吃牛牛的糕点,弯腰道了谢,捏着牛牛的脸,说改日给他**蛋糕,那个很好吃。

牛牛没吃过鸡蛋糕,鸡蛋好吃,有鸡蛋的糕一定好吃就。他有些期待了。

厨房,沈千流配了药出来,问裴舒中午吃什么,他可看见了,裴舒买了不少东西。

今儿中午,又可以吃到肉了。

“吃红烧肉。”裴舒进了厨房,把五花肉切成块,洗好凉水下锅,加上葱姜蒜料酒,去腥。

牛牛进来帮裴舒烧火,仰着头看裴舒:“姐姐,核桃酥很好吃。”

裴舒手上的动作没停,笑着:“好吃你就多吃一些。不过晚上不能吃,太甜了,对牙齿不好。”

话落,外面传来香草芳草的声音。

裴舒在围裙上擦了擦手,走出厨房,见芳草姐弟三人,香草姐弟二人都来了,想了想,就知老宅那边有事儿。

她回头对牛牛眨了眨眼,牛牛会意,虽不情愿,却也去屋里,把核桃酥拿出来,让芳草他们吃。

芳草大了,知道东西金贵,没有吃。香草心里有事儿,也没吃。

牛牛给树根,铁蛋,狗蛋一人一个。

裴舒假装不知道老宅的事儿,问芳草:“你们怎么来了。”

芳草年龄最大,懂得一些事,解释道:“大人有事,不让我们听,就让我们这边躲一躲。”

她说话时看着香草,见香草眼睛红了,又安慰道:“香草,你别生气,三叔疼你,定不会把你轻易许出去。”

苏青蓉听见动静,也出来,和芳草几人打了招呼,就问咋回事儿。

香草许人家了?

裴舒把知道了说了。俞三回家定然闹去了。

这事儿也该闹,柳翠花真是见钱眼开,一百两聘礼,还是县里人,能看上她们这些村姑,想屁吃呢。

苏青蓉也安慰香草几句。

香草很懂事,忍着泪没落下来。

裴舒做饭,去了厨房,香草跟裴舒熟悉,便去了厨房。

芳草也要跟着,可厨房小,用不了那么多人,她去了堂屋,陪着苏青蓉说话去了。

苏青蓉正在做针线,芳草来了,也指点一二。

牛牛带着树根,铁蛋,铁蛋在外面玩。

裴舒听见芳草两个弟弟的名字,脸上一言难尽,都知道贱名好养活,村户人家不计较,可取这名字,也太随意了。

今儿人多,裴舒又把羊蝎子炖上了,不过红烧肉留了一些。

她准备蒸包子,炖好的红烧肉切成丁,加上青菜,用来包包子,皮薄馅儿多的包子,最好吃不过。

红烧肉刚下锅,牛牛就闻见味了,围过来看咋做的。

一会儿他要多吃些。

裴舒知道老宅的事儿,不是那么好解决的,就让香草几个留下吃饭。

树根听了,雀跃不已。

铁蛋和狗蛋馋的流口水,没说留下,只是朝堂屋看去,意思很明显,要是姐姐留下,他们就会留下。

香草有些难为情,这个时候谁家也不好过,勉强够吃,大伯家改善生活,他们咋能蹭饭。

再说香草惦记着家中的事儿,有些不放心,婉拒了。

每次,爹爹因为她和娘亲吵架,娘亲都不理自己,她真怕了,不希望父母吵架,更不希望父母因她吵架。

裴舒知道香草的意思,不想在这里,也惦记家里,盖上锅盖,让香草转小火:“你们安心在这里,三叔忙完了,会让你们回去的。”

香草总是不放心,看向树根。

树根哪能不知道香草的意思,和牛牛玩了一会儿,跑回家去了。

裴舒见状也不阻止,有些事她阻止不了。

一刻钟后,树根回来了,眼睛红红的,裴舒看见了,就问树根咋啦。

树根哇地一声哭出来,跑进厨房,找香草去了,口内喊着:“姐,咱爹要休了咱娘。”

他懂休妻是啥意思。

他们村有个被休回来的姑娘,就是婆家不要她了,让她回娘家。

可她在娘家不好过,三天两头受欺负,最后受不了,跳河死了。

留下一个孩子,那孩子没人管,没人问,还到处被欺负,没多久也死了。

他不想死,也不想娘亲和姐姐死。

树根哭得伤心,趴在香草怀里,抱着她不撒手。

香草听见了树根的话,也红了眼,问树根是不是真的。爹爹真要休了娘亲,可不能。

得到树根的肯定,香草拉着树根往外走。

爹娘不能分开,实在不行,她就嫁过去,还能得一百两银子呢。

这样娘就开心了。

她同意了,爹和娘就不会吵架了。

裴舒慌了,上前几步,拦住香草姐弟俩,劝说道:“因为你的婚事,你娘死死瞒着,不让你爹知道。这事儿肯定得吵起来。再说气头上的话,当不得真。你爹不会把你娘休了,你们安心在这里看着火,我去那边看看。”

俞三还算听自己的话,她去或许有用,休妻的话先不说,先把婚事解决了。

香草不想牵连裴舒,抹了把眼泪,牵着树根继续往外走,哽咽着道:“小嫂子,不用了,我和弟弟回去就行。你们都别掺和。”

娘亲的脾气不好,心眼小,最会牵连别人,小嫂子还是别去了。

话落,一个状若疯癫的身影跑过来,口内大声嚷着:“苏青蓉,你个贱-人,你给我滚出来,你坏人姻缘,你个杀千刀的东西。”

裴舒听见是柳翠花的声音,转身去拦着人。

谁知柳翠花也不知发什么疯,直接绕开裴舒,就往堂屋里冲。

裴舒反应快,也跟上去。

俞临江觉得事情不妙,从东屋出来,朝堂屋里来。

沈千流去了后院摘菜,听见声音,和俞大一起过来了。

苏青蓉知道柳翠花受了刺激,从堂屋里出来,开口就问怎么了。

谁知柳翠花好似疯了,直接朝苏青蓉冲过去,那架势,似乎要把苏青蓉生吞了一般。

她在气头上,牛脾气上来,没人拦得住,直接撞到了苏青蓉身上,苏青蓉没有防备,直直向后倒去。

上一章目录+书架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