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章 卢象升之死

赵大嚣平安回来,也升了官,下边的事情跟他关系就不大了。

因为清军没有攻城只是四处劫掠,北京城内渡过前期的慌乱后,慢慢开始恢复秩序,城内一些胆子大的商家也开门营业。

就在赵大嚣带着手下胡吃海塞的十天里,前线终于传来了好消息,宣大总督卢象升带着两万援兵来了,其中还有七千是卢象升起家的老本钱天雄军。

消息传开后,北京城内一片欢腾,赵大嚣还凑热闹去西直门迎接去了。与热闹的西直门不同,东直门与朝阳门对面的满清大营却一点动静也没有。

卢象升一到,皇帝马上就接见了他,朝中阁老也参加了会议,作为与清军和谈的功臣,赵大嚣也有幸列席了会议。

与文质彬彬的杨嗣昌不同,卢象升长的人高马大满脸络腮胡子,还听说这家伙打仗时候都身先士卒,手拿一把关刀见谁杀谁!

崇祯先是褒奖了一顿,然后才问昌平的情况。

卢象升说道:“陛下,臣八月十六日出居庸关,占据昌平的鞑虏没有与臣正面作战,全部撤往顺义,臣已经派出手下总兵王朴带兵去收复顺义!”

赵大嚣听卢象升这家伙竟然没有虚报战功十分好奇,如果按照赵大嚣的逻辑,夺回了一座县城,自然要大吹特吹,要不怎能换来荣华富贵?qupi.org 龙虾小说网

崇祯对卢象升的回答很满意,问道:“这次鞑虏入塞,你是怎么看的?”

“陛下,臣听说朝中有人准备与鞑虏和谈,臣请命督师,愿与鞑虏血战到底!”

卢象升的答非所问让崇祯十分难堪,他确实与杨嗣昌商量过和谈的事情,要不也不能派赵大嚣出去,但这种机密事情岂能拿到朝堂上宣讲。

崇祯帝脸色一变,过一会儿才说:“朝廷原未言抚,这都是外人议论。”

崇祯原本想打马虎眼将这件事遮过去,哪知道卢象升不依不饶,追问道:“陛下,臣听说杨阁部将鞑虏比喻成三苗,想要行格苗之事,臣认为万万不妥!”

崇祯强忍怒气解释道:“鞑虏与上古的三苗不同,已凌犯天朝,朕决不能讲和!剿奴与剿寇不同,卿宜慎重!”

崇祯知道卢象升打仗喜欢身先士卒,所以还关心的问了两句,但卢象升还不想放过放过和谈的事情,准备在追问,崇祯实在不耐烦了,直接说道:“朕已经下诏,爱卿赐天子剑,总督天下兵马!至于剿奴细节,你去与杨嗣昌与曹化淳商谈去吧!”

崇祯急匆匆的结束了这场召对,赵大嚣原本还想看卢象升怒骂杨嗣昌误国呢,没想到这么快就结束了,实在扫兴的很!

按照崇祯吩咐,卢象升与杨嗣昌和曹化淳这两个京城内最高军事长官举行了会议,初步定下了在三日后,也就是八月二十三日,与城外的清军决战,争取一战解决京城的围城状态。

杨嗣昌虽然与卢象升政治理念不同,但他知道现在这时候可不是搞党争的时候,还是忠心的提出让卢象升认真对待城外的清军,万万不可浪战!

卢象升这个人虽然打仗是一把好手,但实在不会做人,他对杨嗣昌没有一丝好感,认为朝廷现在成了这样都是杨嗣昌陈新甲这帮投降派搞得,所以很不客气的说道:“杨阁部持议若彼,无惑乎皇上以抚议咎外廷也!”

这已经是指着杨嗣昌鼻子大骂了,就算杨嗣昌在心怀大局,还是被臭脾气的卢象升气的半死,要不是曹化淳当个和事佬,杨嗣昌肯定要拂袖而去的!

军事会议就这样不欢而散,但曹化淳还是拿出最大的力气武装远道而来的天雄军,除了将兵器局的所有火器都拿了出来,还将大批神机营装备的现役火器都交出来用来装备天雄军。

八月二十三日一早,卢象升带着天雄军出了城,在正北的德胜门排开队形,准备与清军决一死战。

赵大嚣早就在等着这个时候,能亲眼看到古代战争的机会可不多,所以他早早就带着手下来到德胜门上,除了赵大嚣,内廷也派出观战的信使,还有赵大嚣的师兄钱直爱也来了。

现在赵大嚣已经与钱谦益闹掰了,钱直爱也知道这件事,不过他心中还是感激赵大嚣的救命之恩,所以主动走了过来与赵大嚣打招呼。

“启明贤弟,前几日多谢你的救命之恩!”

“师兄说笑了,你我同门,不救你救谁?”

钱直爱有些不好意思,刚要解释一下,但赵大嚣却说道:“师兄,你看清军来了!”

随着赵大嚣的话音,钱直爱看到大队清军骑兵也出现在东直门方向。

卢象升的天雄军是明末有数强军,也是东家为数不多的全火器部队,可以说在火器装备率上,天雄军已经超过了西班牙军队。

天雄军没啥,可让赵大嚣奇怪的是,清军竟然也装备了大量火器,同时清军并不都是骑兵,还有为数不少的步兵。书上不是记载满清铁骑不满万,满万不可敌吗?怎么关外这帮鞑子也改玩火器了?

其实赵大嚣不知道,清军从头到尾都是一支半火器化军队,努尔哈赤出身李成梁的辽东铁骑,他起兵的老营中大部分都是跟随李如松参加入朝抗日的老兵,所以清军的作战方式与明军一样,都是先是大炮轰,然后离近了放火枪,最后抄家伙肉搏。

赵大嚣看到清军那边人数不多,只有一万多人,旗号也只出现了镶黄旗,看来两白旗都没来。身穿铁甲的骑兵只有一千多人,这些人估计就是镶黄旗的巴牙喇了。

两方军队靠近后,根本没有电视上那些花活,什么派出使者骂战,或者双方主将出来单挑。天雄军更是仗着火器犀利,距离一里外就开始放炮。

对面清军的素质很不错,步兵顶着天雄军的火炮推着盾车前进,清军的火炮技术不如天雄军,射程自然也没有天雄军远,只能顶着炮火前进。不过这时候天雄军使用的野战炮都是大样佛郎机,这种西班牙火炮虽然射速极快,但威力与准头就差了些,天雄军打了半天也只造成了几十名清军伤亡。

距离靠近三百米后,清军的火炮也开始反击,不过清军那种粗制滥造的火炮还不如明军的准头,打了几轮也就停止了,这时候双方已经靠近至一百米,这时候就进入火铳与弓箭的射程了。

现在清军渔猎民族的战斗力显现出来,他们的弓箭射的不止远还准,对天雄军造成了很大杀伤。

天雄军这边看到火铳对射没啥作用,就在盾车的掩护下逐渐靠近,准备与清军展开肉搏战。

双方的肉搏战是最大看点,天雄军不止火器熟练,连肉搏也不次于清军,赵大嚣在城上看的真是热血沸腾,这种真刀真枪的肉搏,看着就是比飞机大炮过瘾。

德胜门的守将为了鼓舞天雄军士气,让城上守军敲起了战鼓,战鼓声激励了天雄军的勇气,在主帅卢象升的带领下,天雄军慢慢占据了上风。

赵大嚣看到在队伍前面拿着关刀挥舞的卢象升,心中暗道这家伙真是士人出身吗?看这样子当官前就是混社会的混子。

“师兄,这个卢象升真是进士吗?我看怎么像打架的流氓呢?”

钱直爱一笑:“卢象升是天启二年的进士,他的天雄军就是在担任大名知府时组建的!以前我也听说卢象升身先士卒,没想到传闻是真的!”

天雄军出自河北大名一带,这里自古民间就爱习武,卢象升将大名府一带的壮丁组织起来,用最好的兵器装备他们,这支军队由于都是老乡、朋友、兄弟、家人等组成,往往一个人战死,就可以激发大部分人的愤怒,所以战斗精神极强,一旦遇上敌人,就紧紧咬住打到底。

还有卢象升每次打仗都身先士卒,与士兵同甘共苦。有次军队缺粮,士兵三天没吃饭,卢象升同样三天没吃饭,有这种指挥官,在加上敢打硬仗的士兵,天雄军在明末乱战中屡屡取得以少胜多的战例。后世人将天雄军与关宁铁骑、四川白杆兵、洪承畴的洪兵列为明末四大强军,只可惜精锐如此的天雄军最后与卢象升一同殉国。

肉搏战果然看的过瘾,赵大嚣的手下也看的热血沸腾,赵德激动的说道:“老爷,咱们也可以成为这样的士兵吗?咱们豫东子弟也不次于他们吧!”

赵大嚣笑道:“等回去咱们就招兵买马,争取也训练出这么一支强军!”

赵德听说大喜,赶紧问道:“老爷,那能不能让赵德掌总?”

“可以,不过就要看你怎么努力了!”

赵大嚣与手下在城头说笑,城下的战斗慢慢分出结果,清军竟然慢慢开始退却,不过清军最精锐的骑兵并没有出动,看来还在等机会。

卢象升也看到清军的骑兵没有动,他知道自己的天雄军都是步兵,对抗骑兵只能靠阵型,所以绝对不能给清军这个机会。

卢象升严格约束手下,慢慢与清军脱离接触,避免队型乱了给清军骑兵机会。

清军步兵退却后,估计豪格没看到占便宜的机会,开始带着全队撤兵。

天雄军这边重新整队,开始沿着清军撤退的路线追了下去,卢象升今天的任务是解除围城,自然不能赢了一战就完事了!

赵大嚣也没想到清军竟然能撤退,历史书上不是说清军满万不可敌吗?怎么今天打了一半就跑了?

赵大嚣赶紧带着手下沿着城墙跑到东直门,到了这次他终于知道清军为啥撤退了,因为东直门这里清军大营都已经撤了,连远处朝阳门大营都撤了,看来多尔衮是不想与天雄军正面冲突,带着军队跑了!

虽然不知道清军为啥撤军了,但看到清军解除围城,城墙上的守军一片欢腾,不用死了自然是大好事。

在城上观战的内廷信使赶紧将这个好消息传到宫内,崇祯听到后长出一口气,同时下令嘉奖卢象升,命他带领天雄军乘胜追击,将清军全部逐出京畿。

卢象升接到这条命令后苦笑不已,他虽然是主战派,但并不是无脑助战,对面清军撤的有条不紊,根本不是被自己打败的,现在让自己带着两万多人将清军全部赶跑,根本就是不可能的任务。

卢象升第一时间就去见了皇帝,并将自己的顾虑告诉皇帝,同时建议等河南勤王的军队来了一起进兵。

可崇祯执拗的脾气上来那管这些,看卢象升反对自己,马上认为卢象升是怯战,即刻下令将卢象升革职听勘,由内阁廷臣刘宇亮代之总督天下兵马。

这时候还是杨嗣昌站出来为卢象升说了句公道话,主张仍由卢象升总督军事,刘宇亮可前往督察军情。

崇祯虽然被杨嗣昌说服收回成命,但褫夺卢象升的兵部尚书头衔,以侍郎衔督师,戴罪立功。

事情到了这个地步,卢象升也没办法,只好带着自己的天雄军与杨嗣昌收拢来的两万残军,一共凑齐了五万人,准备追击清军。

多尔衮撤军并不是害怕卢象升,他只是不想与士气正盛的天雄军打而已,清军在多尔衮的带领下去了顺义,将顺义洗劫一空后带着抓来的人畜分三路南下,一路由涞水攻易州,一路由新城攻雄县,一路由定兴攻安肃。

卢象升带着追兵与清军多次大战互有胜负,但因为卢象升打的十分稳健,天雄军的损失并不大。

可到了十一月,崇祯皇帝等不下去了,直接下旨让卢象升必须在年底前结束战斗。

圣旨到了卢象升手中,他没办法只好带领七千天雄军与清军在钜鹿贾庄决战。

双方军队激战了一整天,卢象升身先士卒左胸先中一箭,将箭抽去后挥刀再战;其后腰又中一箭,左右大腿各中一箭,仍然扶伤强力支持。清兵蜂涌而上,卢象升左脑中一刀,右胆中一刀,面门中一刀,一共中四箭三刀,终于倒地殉国。他麾下的掌牧杨陆凯害怕卢象升的遗体遭清军骑兵践踏,扑在卢象升的尸体上,背中二十四箭而死。

卢象升阵亡第二天,死讯尚未传到北京,崇祯仍斥责卢象升“侦探不明,调度无方,坐视各邑沦陷,毫无救济,向日敢战之谈,显是沽名欺众”。

等死讯传到京城后,崇祯沉默良久,最后不顾杨嗣昌的反对,下旨徵三边总督洪承畴率军入卫,陕西巡抚孙传庭为兵部侍郎督援军同行,崇祯为了救援北京,放弃剿灭流寇的最佳时机,也是最后一次机会,自此被打的只剩十八骑的李自成死灰复燃,冲出陕西来到了河南,明朝的统治已经开始进入倒计时了。

上一章目录+书架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