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章十八年后重返莲台山

千里外。

枯松崖东南。

王盘睁眼回神,感应到枯松崖中‘风身’散去,他当即捻个诀念个咒,飞上云端,往西北看去,见着黑云乌压压,黑风排山倒,不由笑出声来。

“卧薪尝胆百余年。”

“也教你们尝尝我的厉害!”

枯松崖中这四千八百阵,虽多为基础阵法,但每一阵都是王盘进行炼制阵基阵盘,又精心在枯松崖各山各谷中布置。

每一座阵法,都将‘破限’造诣完完整整的发挥出来。

单一一座阵拎出来,比他当年在文笔十三峰以土石草木随意布下的阵法都要强出不知多少倍。

整体比较,文笔峰十多万阵法,仅笼罩方面百多里,而且皆为‘散阵’,关联极少。

而枯松崖中四千余阵法延绵千里,悉数勾连,完美契合彼此增幅,论整体威能,枯松崖超出文笔峰何止千百倍!

“布阵百年!”

“酝酿百年!”

“这四千八百阵,就是我在阵道方面最高造诣的展现。”

“一经发动,石破天惊。”

“千里群山。”

“十万妖兵。”

“化形大妖。”

呵呵!

全都不够看。

在百千阵的席卷之下,排山倒海之势难抵挡,脱胎期的小妖、泼魔,全无抗衡之力,顷刻就要化为齑粉。

至于化形妖——

“不死也要脱层皮!”

而且,这阵布在枯松崖,但这黑风却不止是吹过枯松崖,还会继续往北吹,吹过枯松崖,吹到摩天岭。

枯松崖二妖。

摩天岭三魔。

统统不懂阵法。

枯松崖中阵法全是王盘布置,摩天岭中更是连一座守山阵法都没有。

洪荒初辟,仙道未兴,丹器符阵都还处在最原始、起步的阶段,远不如王盘所在的青冥部洲与广源派。

他这四千八百阵,即便都是基础,可彼此组合,在他破限的高超造诣下,能发挥的威力,不敢想象!

“这一阵风,席卷枯松崖,吹过摩天岭,虽说不见得能将那五个老魔除掉,但至少能将它们的根据地、将它们的羽翼完全废掉。”

“五老魔自身也难逃损伤,得好一阵休养。”

如此。

一时半会儿,这五老魔就顾不上再来害人。即使再害人,单枪匹马、孤家寡人,程度也将远比汇聚数万小妖、泼魔浅的多。

“我道行不足,修为不够,能做的,最多就是这些。”

“等下一世。”

“一旦让我晋升食气仙,这整个鹿台岛的风气,都得变一变了!”

王盘扭头,最后再看一眼枯松崖,随即,再不留恋,转身直奔东南二八莲台山。

真男人!

从不回头看爆炸!

他走后,枯松崖、摩天岭,十万妖魔,灰飞烟灭!

……

前后两世。

历经二百八十载。

横跨六百四十年。

王盘第一次真真正正的放松下来,将修行抛诸脑后,放开心防,游历并欣赏‘诸犍尾境’的自然风貌。

这山!

这水!

这花!

这草!

瞧!多么美妙!

王盘沉浸其中。

一百年卧薪尝胆。

反手间捣灭魔窟。

百年谋划,顺利达成,王盘的心情实在大好。吞服五枚黄玉杏,再加上破境入‘养元’,他现在还余下二十年寿命。

两世苦修,不曾停歇。

一根弦绷到极致,修行愈发缓慢,越往后越是寸步难进。

过于执着,反成执念,阻碍修行。

欲速则不达。

王盘准备给自己小小的放一个小假:“这一路,往二八莲台山,我将修行节奏缓一缓,每日修一个半时辰,余下时间,多游山玩水,多看看途中或人或妖,再每隔千八百里留下一两处‘基地’。”

这世间诸多美好,修仙、长生,固然是王盘想要的主旋律。

但在求仙途中、在证道长生的路上,沿途的风景,也不能忽视。若不然,等到长生,周边亲朋好友一个个故去,回头望,却发现一直在赶路、在修行,从未陪过他们,从未有过什么美好回忆,那时,未免悲哀,未免遗憾。

即使证道混元后,有了从时空长河中捞人的本领,但那时,道行不同,心境不同,怕是再难找回弱小时、奋斗时的心境。

故此。

必要的放松还是不可缺。

都说修行要有张有弛。

兴或,节奏这么一缓,还能有意外收获——

“比如。”

“顿悟?”

“修为突飞猛进?”

王盘想着美事。

这么赶路,又能放松,游山玩水,又有望达成‘张弛有度’的成就,说不定就修为大进。

两全其美。

何乐不为?

于是。

接下来的路程,王盘主动放缓修行。

功法放一放。

法术放一放。

阵法放一放。

全都放下,着重体会山水自然——

……

“闲上山来看野水,忽于水底见青山。”

……

“水皆缥碧,千丈见底。游鱼细石,直视无碍。”

……

“长枝萌紫叶,清源泛绿苔。山光浮水至,春色犯寒来。”

……

王盘一路走,一路玩。

兴之所至,在山山水水间,有感而发,刻下一句句应景诗词——

唐诗三百首!

宋词五千篇!

总有诗句能抒发王盘当时当刻的心境。

情趣来了,王盘还在山壁、岩石上书写这些诗句时,顺便留下一二修行法门,落款‘红花道人’。

王盘不是好虚名的人,他对名气名声、人前显圣,丝毫没兴趣。

这么做,纯粹是为了《洪荒问道》的死亡评价。

这评价的六大基础标准中,有一项名为‘成就’,无定数,因人而异、因地而异、因时而异,王盘有事没事就想多多尝试。

万一呢!

万一这么写诗,就被他刷出一个‘鹿台诗人’、‘东极诗仙’又或是‘诸犍尾境第一文豪’的名头出来,得到《洪荒问道》认可,写进‘死亡评价’中,算作‘成就’,那可就赚大发了。

惠而不费。

何乐不为?

……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

“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

……

游山玩水。

写诗题词。

布置基地。

教化传承。

一路上,王盘虽然修行缓了下来,但一天天的日子倒也充实。

并且,他没忘记此行的根本目的——

坚定路线不转移!

一路直奔莲台山!

这么玩。

这么走。

玩玩乐乐,走走停停。

一晃。

十八年。

这日,王盘抬头,望见,远方苍穹,山巅与云巅相融,化为一座座莲台,栩栩如生。细一数,乃有二十八座。

王盘大喜——

“二八莲台山!”

“到了!”

……

上一章目录+书架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