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章 求救者

以丧彪为首的暴动团伙接连出现。

整栋楼内有不下5个类似的小团体,搞得四处人心惶惶。

然而幸存者的并不团结和睦,且人心都是自私的,没有谁愿意为了别人而出头。

只要还没有威胁到自己,一切都无所谓。

眼看着越来越多的家庭被洗劫,终于,一个几乎被人淡忘的声音出现了。

“末日天灾,奸人横行,危难当头互助会号召大家集中共同防御,对抗恶势力!”

时隔一月,刘太婆终于代表互助费再次发言。

刘太婆直接在大群当中发消息,以便让所有幸存者都能看,到包括那些暴徒。

见到装死已久的互助会‘复活’,一些业主立马翻出旧账,在群里辱骂道,“妈的,你们这群狗东西还知道出来,快把食物还给老子!”

“就是!就是你们这群人骗了我们那么多吃的,害得现在大家都快疯了!”

看着群里各路的讨伐,刘太婆丝毫没有怒意,反而还很开心。

种种迹象表明,幸存者们真的被逼急了。

“互助会的方针一向未变,互帮互助,共谋生存。你们想想,如果那些食物还在你们手里,那些暴徒会不会率先对你们进行洗劫?”

“我们互助会已经整合了678层楼,建立了通道的防御,而且拥有足够的食物。我们能带领大家共同反抗那些暴徒,夺回我们生存的权利!”

刘太婆的语气非常激情,就像一位将军的战前发言。

她的话语也的确鼓动着一些幸存者,幸存者们甚至开始自我洗脑,认为正是互助会提前拿走了食物,才让他们躲过了暴徒的觊觎。

如今互助会拥有食物,还建立了防御阵线,并且愿意接纳他们,完完全全就是末日里的曙光啊!

一时间,声讨的声音越来越少,取而代之的是积极的呐喊。

“我愿意加入!”

“我们要一起对抗那些暴乱分子,将他们赶出这栋楼!”

“支持互助会!”

群里越来越多的声音开始响应,刘太婆对此非常满意,她紧接着说道,“各位幸存者,如果你们认同互助会的理念,并愿意共同出力对抗暴徒。请你带上所有的物资,寻找机会向六七八楼转移,我们会在关键的隘口接应大家。”

“让我们抱团取暖,建立统一防御阵线,共同对敌!”

此言一出,那部分被逼怕了的人,立刻开始行动。

这栋楼内一共有4个应急出口,位于不同的位置。

运气只要不是太差,一般不会与其他人撞上。

可这种侥幸心理往往会害人,更何况互助会,根本不是什么好东西。

李轩盯着监控屏幕,视线里已经有很多人开始上上下下。

而丧彪所带领的人马,正徘徊在五楼和九楼附近。

除了李轩之外,没有人知道丧彪和互助会是一伙的。

之所以丧彪大张旗鼓地杀人抢食,就是为了让所有人感受到恐惧,好让互助会的出现顺理成章。

在强压之下,受到精神折磨的人也更容易被洗脑,从而丧失判断能力。

刘太婆希望用这种手段将楼内的剩余个体集中起来,整合他们的物资。

与此同时,刘太婆也希望壮大自己的队伍,毕竟身处在末日环境之下,想要活下去,单靠个体力量非常困难。

那些年轻力壮的男性,那些拥有技术的工人,或是掌握着求生技巧的特殊个体,都是不可多得的人才。

至于其他只能消耗存粮的废物,有丧彪帮她处理。

刘太婆的做法违背人道,非常恶毒。但不得不承认,这种方法的确能让他们活得更久。

上一世各种冲突发生的时间相对较晚,李轩只记得,在他遇害的时候,刘太婆以及互助会,依旧活得好好的。

这个太婆的确有过人之处。

越来越多的幸存者向互助会所在的楼层转移,他们心怀希望,抱有幻想。

有部分暴徒的身份没有得到核实,为了排除潜在风险,刘太婆顺理成章地对每个人进行排查。

借着排查的理由,不仅能确认每个人的身份和能力,同时也能将他们滞留在统一位置,做后续的安排。

在一来一回的转移中,幸存者们手里的物资也被刘太婆以安全保管的名义,收集了起来。

待到所有人都盘查完毕,那些有过人之处的个体被接纳,成为了互助会的一员。

而没有用的人,都被搁置在了边缘地带的房间里。

傻乎乎的幸存者们听信着刘太婆的承诺,认为分配管理房间需要时间,还老老实实地在等待。

直到看到门口丧彪等人的出现,看着他们手持着钢刀利刃,才彻底反应过来原来他们是一伙儿的!

略有血气的反抗者,瞬间死在了丧彪等人的刀下,而其他幸存者只能抱头鼠窜。

看着如同蝼蚁一样散去的人群,丧彪会心一笑,他没有那个力气把所有人都宰了,把他们放回去自生自灭才是最正确的选择,反正这栋楼里九成的食物都掌握在了他们的手中。

此时的丧彪眼神冷静,想着那两个重伤未愈的兄弟,脑海里李轩的脸庞愈发清晰。

这楼上上下下,就数这小子皮最痒,最欠收拾。

就算有弓箭又怎样,现在他们人越来越多,物资也完全集中,还愁拿不下一个小小的李轩!

等互助会整合完毕后,丧彪已经计划好了,该怎么对李轩进行打击报复。

这一次,他一定会让李轩付出惨痛的代价

……

另一边,李轩也意识到了这一点。

从看到丧彪和互助会的双双行动,他就明白,这些家伙的下一个目标,一定会是自己。

他们人多势众,还收集了大量的物资。

下一期的交手应该会很惨烈。

趁着对方还在整合资源,李

上一章目录+书架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