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0 章

转班这么多天,江岚总算是差不多适应了一班分秒必争的氛围。

较之于其他几个实验班,姜海盛管班其实已经管得很松了,课后布置的作业也少。

相对来说,学生们的自由休息时间还是较为充足的。

只不过,江岚体会不到。

因为她旁边坐着文科真神,所以时常倍感压力。

这种压力并非来源于追赶成绩,而是担心有自己这条咸鱼的存在,会影响到大神的正常学习。

结果事实证明,她纯属多虑。

宁羡这人,典型的意志坚定不可动摇。

老师上课讲段子活跃气氛,她笑也不笑。年级上发生什么惊天大事,她也不凑热闹。

主打的就是人工智能入侵现代社会,让所有人肃然起敬,同时也感到不寒而栗。

真就没有一点点人性。

早上两节数学课过后,打完上课铃,又到了还算有点喘息余地的语文课。

经过了数学课的折磨,江岚完全学麻了。

眼前开始产生幻觉,漂浮出各种公式和结论。

以至于姜海盛已经讲了几分钟的《装在套子里的人》,她感觉她的脑子还是被函数套得死死的。

“契诃夫是怎么塑造别里科夫的,说他那张脸,简直像‘黄鼠狼一样’,把整个中学辖制了足足十五年!同学们,这段话用了什么笔调,又用的是什么手法?”

“嗯……江岚同学,你起来回答一下。”

江岚猝不及防。

虽然她还沉浸在数学课的余韵中没缓过神来,但此时也只得应声起立,打算瞎扯一通。

正准备开口,旁侧却传来宁羡轻而低缓的声音。

“幽默、讽刺。”

江岚微愣,而后照着念:“幽默、讽刺。”

姜海盛把一切都看在眼里,不过宁羡可是他的得意学生,外加班主任助理,他当然不会拆穿。

赞许颔首,又问:“手法呢?”

宁羡甚至没有用书遮挡嘴唇。

众目睽睽之下,她微微垂首,轻声说:“夸张。”

“夸张。”

江岚继续当复读机。

班内同学瞟见这一幕,觉得这两人才是真的夸张。

有宁羡这样明目张胆提醒同桌答案的吗?

真就仗着被老姜偏爱,所以有恃无恐呗。

姜海盛假装没有看见宁羡的小动作,仍是和蔼地笑,完美展现出了他的偏心:“好,江岚同学回答得很好,坐下吧。”

江岚乖巧坐下,偏头看向自己的学霸同桌。

宁羡正垂眼,执笔勾画段落。

划出的那条墨线笔直干脆,简直像是用尺子比着画的。

这还是人吗?

佩服归佩服,该有的惭愧和感谢,江岚是一点儿也没落下。

趁老姜转身点PPT的间隙,斟酌了言辞:“宁羡,刚才谢谢你哦。”

其实要是刚才帮她的是秦思梦,直接来一句“多谢您嘞”就行了。

不过考虑到自己跟宁羡并不熟,江岚的态度很良好,用词也保守。

宁羡的回应简洁淡然,亦如她笔下画出的直线。

“不用。”

甚至懒得在后面多跟一个“谢”字。

江岚识趣地没有再讲话。

也为了不给自己的学霸同桌增添麻烦,把脑子里萦绕的函数给抛出去,开始认真听课。

“再看这一段!契诃夫用幽默辛辣的笔触,完美刻画出了别里科夫尖酸刻薄、神经极度紧张警觉的人物形象,这说明了什么呢……说明主人公执意把自己装进‘套子里’,逃避外界活生生的生活……”

姜海盛站在讲台上唾沫横飞,让第一排仰头听课的同学们备受雨露恩泽。

偏偏他沉浸在课文里,讲得声情并茂,极其投入,有一种不顾前排学子死活的美。

激情澎湃念了几段,却发现大家上早课神情困倦,都在揉着眼睛打哈欠。

于是,他又想出了新办法来活跃气氛。

姜海盛的办法极具独创性,随手把周屿点上来,让她一脸懵逼地站在讲台边。

清了清喉咙,高声对学生们说:

“同学们,打起精神来!”

这一嗓子声如洪钟,教室里睁不开眼睛的学子们瞬间醒了大片。

姜海盛:“同学们,我们来写个课堂小作业。现在周屿同学站在这里,你们要选择合适的手法,抓住人物特征,来描写刻画周屿同学。”

周屿性格好,向来和班里同学打成一片,身边损友也颇多。

此言一出,教室里顿时哗然。

“周屿还用形容吗?她只是站在那儿,一身的混混气息就溢出来了。”

“你还真别说,周屿新配的眼镜和她本人的气质,还挺有反差感挺炸裂的。”

“懂了,我们周屿无需形容,自带对比手法和夸张效果。”

周屿撩了撩齐肩的短发,对着损友们翻了个白眼。

镜片后眼神凶光毕露,俨然是预备着下了课要揪几位出来开刀了。

姜海盛用戒尺拍桌:“安静!你们别叽叽喳喳用嘴巴写,有什么想法写在纸上。过五分钟,我要抽人来念。”

一听见要抽人,教室立马就安静下来了。

学子们纷纷提起笔,在本子上写。间或憋着笑看周屿一眼,然后又埋下头,继续创作。

笔尖点过白纸,带出写字沙沙声,十分悦耳动听。

姜海盛走下讲台,拿着戒尺巡视。

偶尔逮着座位靠边的同学,伫在课桌旁瞅一眼,看看学生们到底写了些什么。

顾半夏向来对语文不太感冒,趁姜海盛正在巡视教室另一边,伸手拍拍斜对桌的江岚:“美女美女,给我瞅一眼你写了什么。”

江岚:“我还没写完。”

“好吧。”顾半夏没想到,江岚积累的词句量居然远远超出她,拿着一支笔能写这么久。

大概是闲得无聊,转而去骚扰已经停笔的宁羡:“大神!我看你早就写完了,能不能让我欣赏一下你写的优美词句?”

优美词句。

这马屁拍得恰到好处。

谁都知道,宁羡的成绩常年稳居于各学科榜首。

每次考试写出来的作文,也被语文办公室的老师们盛赞,称她的词句是“如拾璞玉,浑然天成”。

工整字迹打印成册,几十篇范文供全级学生传阅翻看。

不得不说,有宁羡这尊大神在,同级学生的确省下了一大笔购买作文教辅书的开销。

听见顾半夏的赞美,宁羡没什么反应。

只是抬手,轻轻举起笔记本,让后排的顾半夏能看见。

上面只写了四个字。

“……不伦不类?”

顾半夏开始怀疑起自己的眼睛。

老姜不是让用手法形容吗?宁羡怎么就只写了一个词?

江岚看着面色平静的宁羡,也有些惊讶。

神居然也有叛逆的一面?

不过仔细想想,可别说,宁羡形容得还挺贴切的。

周屿那一头短发干脆利落,漂亮上挑的丹凤眼也带了几分凌厉。

人看着倒是纤细瘦削,偏生微微有些驼背。平日里东倒西歪没个正形,走起路来也懒散得很,活脱脱一副放浪不羁的混混相。

——这么潇洒的女生,穿着一中主打丧葬风的校服,鼻梁上还架了副冷淡禁欲范儿的银框眼镜,可不是不伦不类吗?

这四个字,可谓简明扼要,完全符合宁羡本人的性格特点及写作风格。

江岚能想通这一点。

同时也明白,宁羡这是仗着她自己反正是坐在里面的,不会被老姜巡视,所以有恃无恐——在乱写呢。

可以。

这很宁羡。

暗中开摆的宁羡,神态间却没有对于课堂作业摸鱼的丝毫愧疚感。

台上姜海盛抽人起来念句子,点了几个平时跟周屿玩得好的女生,底下的学生们迎着周屿“你给我等着的眼神”,笑倒一片。

而宁羡依旧淡定沉静,甚至能够预测出今天将会布置什么语文作业,并且提前开始写。

自律两个字,江岚都快说倦了。

顾半夏眼巴巴地望着,也忍不住在后桌感慨:“大神,还有什么能够撼动你的向学之心吗?”

当然,肯定不会得到任何回应。

江岚转过头,看向斜后方的顾半夏,含笑低声提醒:“人家正在专心做今天的作业呢,顾半夏你少说两句吧。”

江岚的身体半侧过去,自然就没有注意到,当她笑着说出这句话时,宁羡写字的钢笔稍稍顿了顿。

同时,讲台上的姜海盛也眯起眼,锁定了江岚向后偏转的头颅。

紧接着,姜海盛笑容满面,强势点名:“来!江岚同学,你站到讲台上来,让同学们描述一下。”

……

虽然已经认命站在了讲台上,但是江岚依然觉得自己很冤。

她很想辩解,自己真没开小差,只是想帮助同学而已。

奈何老姜并不会给江岚这种机会,早已负着手离开讲台,笑呵呵地在教室里来回巡视了。

无数道眼神投在她身上,让江岚仿佛回到了初中学素描的那段时期。

而她本人,宛如摆在中央可供参考的石膏体。

站在讲台上,余光瞟见宁羡跟班里人一样,时不时抬头看自己。

极淡然,却专注地看。

看得江岚手脚都有些不自然,不知道到底该望向别处,还是应该不甘示弱地看回去。

好吧,她还是不敢的。

毕竟神的眼神和气场,绝非她这种凡人所能抗衡。

教室里,窗帘随风飘飞。

蓝白面料柔软干净,一如绥川澄澈悠远的青空。

帘角浅浅拂动折叠了几来回,姜海盛用戒尺拍桌,叫停。

“好了,五分钟到。”

然后随机抽点了几个同学,起来念自己写的句子。

顾半夏成为了第一个被点名的幸运儿。

拿着自己言辞蹩脚的稿,朗读出蹩脚的普通话:“……她的脸像白玉像珍珠,皮肤薄如宣纸,嘴唇精致好看,仿佛从画里走出来一般。”

江岚尽量忍住不笑。

姜海盛身为鼓励型老师,甚至能够强行从中找出亮点,赞扬道:“薄如宣纸这个形容,很有创意,很不错。”

第二个被抽点起来的幸运儿,是赵可欣。

她是一班的语文课代表,语言显然要优美许多,不过略显矫揉造作。

“长而浓密扑闪的眼睫,掩住了那双暮色沉风般的眸,莞尔一笑,恍惚秋山坠叶,纷飞飘落。”

嗯……

这文风,跟写似的。

江岚合理怀疑,赵可欣应该是写过古风网文,或者给中国风杂志投过几期稿,才会用出什么“恍惚”、“莞尔一笑”之类的词。

姜海盛颔首,照样作出表扬。

“不错,‘暮色沉风般的眸’,抓住了江岚同学眼睛颜色的特点。后面用的那个比喻,也较为优美。”

抽了两个人,姜海盛仰头看一眼墙上挂的钟。

离下课仅剩三十秒。

他本来已经不想抽人了。随意瞟过去,却看见了坐在第三排靠窗边的女生——他的得意弟子,宁羡。

姜海盛对宁羡有信心,认为抽她起来读句子,指定不会拖堂。

笑眯眯发话:“宁羡,给大家念念你写的吧。”

老姜不愧是非遗文化传承人。

那柔和语气,慈祥眼神,去表演川剧变脸都绰绰有余。

江岚正在心里默默吐槽姜海盛的双标,被点名的那个人,已经从座位上站起身了。

宁羡站姿端正,轻轻垂下长睫,语气从容淡漠,一字一句地念:

“我本以为,她是暮风,是夕照,是月色黄昏。”

“……最后我发现,她的脸庞难以形容,我只能看见雪与阳光在寂静之中缓慢过渡。”

上一章目录+书架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