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八章:先秦练气士,江游传道

江游随着人群走入城门,刚一进门,一道明媚的朝阳就洒在他的脸上,晃的他眼睛一眯,就看到此时的天空已经改变,一改灰界中暗红阴沉的样子,呈现出靛青色,空中还有几多白云飘浮,初升的太阳在鳞次栉比的屋檐上露出一角。

金黄的阳光洒在空荡荡的街道上,街道最靠外的木门嘎吱一声打开,走出一个敞胸露怀的中年男人,走到门口打了一个呵欠,然后美美的伸了一个懒腰。

左边斜对面的阁楼上,雕花木窗打开,露出一个还未梳妆的娇艳妇人的脸。

右后边,一个睡眼惺忪的童子捧着木盆出来,将木盆中的污水泼到门边的树坑。

污水飞溅,这个好溅在街道上牵着大黄牛的老头布鞋面上,气的老头大骂,童子揉了揉眼睛,端着木盆连忙跑了进去。

江游身后的众人从他的身边走过,进入到街道,冷清的街道顿时就变的喧闹起来,吆喝声混杂着动物的叫声此起彼伏,脚上带起的尘土飞扬,被着金黄的阳光一照,如梦似幻。

江游口中喃喃道:“这是改玩角色扮演了?但这和史书上记载的秦朝也不一样啊,当时的生产力就这么发达了?”

江游回头看向城外,城外果然也改天换地,弥漫的灰雾变成了青色的雾霭,两边是郁郁葱葱的树林,中间夹着一条蜿蜒的黄土路。

就在江游在城门洞中停留的时候,恢复如初的神识看到身后有一只手抓向自己的肩膀。

江游身子微微一侧,躲开的同时转身,面前站着的正是之前在城墙上对自己喊话的青年男子。

那男子狐疑的看着江游,对江游一同盘问,询问他为何如此怪异穿着打扮,身上有没有路引,到城里来是做什么的,身后背着的石头是什么东西。

江游一直没有吭声,心中想着这里究竟又是一个什么局,自己应当如何破解。

那男人看江游不说话,一手就抓向江游的衣领,要把他带到一旁的房间中仔细盘问。

江游脑中思考了半天,也没有想出头绪,便决定先静观其变。

身子一侧,闪过抓来的大手,笑道:“我跟你走便是,何必拉扯?”

那男子也是在军中练过拳脚的,看到江游如此轻松的就把自己的手闪过去,顿时警惕起来,大喝一声,右手已经按在了腰间别的剑柄上。

随着男子的大喝,两边顿时来了一群手持长矛的黑甲兵,把江游围在中间,江游还是一副风轻云淡的模样,丝毫不见紧张,这种神情也更让年轻男子紧张,这人当真是个狂徒!

就在他要拔剑动手的时候。

“住手!”

一声大喝从身后传来,紧接着一个中年男子分开甲兵而来,先是仔细的端详了一番江游,然后突然拱手,“先生是为十二金人朝仙会而来的海外练气士吧!”

“十二金人?”

江游一听,顿时明白了自己先前在灰雾中看到的那巨大的黑影是什么东西。

十二金人的传说,在后世众说纷纭,一共有三个版本:一是指秦始皇统一六国后为防止人民反抗而尽收天下之兵所铸成之十二个大铜人像。

二是说秦始皇为了镇压天地龙气,把大禹的九鼎溶了铸造金人。

三是秦始皇手天下兵再加九鼎熔铸十二金人,在咸阳宫布置成阵法,牵引日月星辰的精华,助秦始皇长生不老。

这三个传说一个比一个离谱,后世还是主要采纳于史记中的第一种说法。

《史记》记载:“收天下兵,聚之咸阳,销以为钟鐻,金人十二,重各千石,置廷宫中。”

江游以前就是这样认为的,但此时再见到了灰界中的十二金人牵引星光和此时说的朝仙会,它感觉真像更偏向于最离谱的第三种!

往往最离谱的答案就是事实的真相啊!

江游知晓了城中竟然在举办十二金人朝天会,就顺着对方的话茬说。

那人听到江游亲口承认后,态度立刻就谄媚了许多,秦皇长久以来追寻长生之道,甚至不惜消耗重金派出方士徐福,带着童男童女远赴仙山,为他寻找长生不老的仙药,朝野上下无一人敢对此有所微词,所谓上行下效,秦皇如此作为,连带着下面的人也对求玄问道,练气吐纳之事极为热衷,练气士的地位也一下子变的炙手可热,成为城中的朱门绣户的座上宾。

前一段时间,派出去寻找仙丹的徐福竟然还真的回来了,声称是为始皇找到了万寿长生仙丹,但这仙丹装在一方紫金木匣之中,轻起之下,会泄漏仙气,必需让大量的练气士组成大阵,念了青词,祭了天之后,才能打开服用。

始皇听罢之后,大手一挥,召集天下练气士,觐见咸阳。

这些练气士,练气士均是方外之人,不在纲常之中,常有怪异打扮,作惊人之举,江游这现代的装束放在那群人中也是寻常,这男人之前早就在城头上看到江游,故意让手下对他进行试探,看他是不是乡野狂徒,得了消息,来此骗吃骗喝的。

但江游的气度非凡,就甲士的包围之下,依旧视作等闲,这种睥睨的气势可不是能装出来的,男人也是久经战阵,是见过世面的,当即就知道江游本事不小,赶紧过来落人情。

江游和这男子说了几句话,就基本把事情的里里外外搞清楚了,心中觉得好笑,这天底下的公人怎么都是一副德行,现实的和几千年之前也没有多少区别。

城中特意为觐见的练气士准备了驿馆,江游跟着几人走过去,一路上左顾右盼,好奇的看着这秦朝时期的咸阳城。

这个动作落在那男子眼中,就成了江游久在山林中修行,依然不晓事道变化的佐证,就更加陪着小心了,心中想着,此人别看年纪不大,说不定就是一个练气有成的老翁。

驿馆和后世的政府招待所差不多,虽然不是很奢华,但胜在干净整洁,环境清幽,江游进来后,单独给他开了一间小院。

之后,那男子带来一个名册,让江游做登记,江游抄起刻刀,歪七扭八的在竹简上写下自己名字的小篆,写完之后,江游也看了看登记上的其他人名,想看看有没有认识的,发现都是一些听都没有听过的人名。

登记之后,男子告知江游十二金人朝仙会定在三日之后,到时候会有专人来接他们,这几日可以在咸阳城转一转,如果需要与人带路和介绍的话,他随时候命。

江游笑着将这人打发掉了。

此人刚一走,江游的房门就被敲响,原来是同在此地居住,早几日来的练气士,见到有新人加入,邀请他加入他们的交流会。

江游想着这里不过是灰界中始皇地宫搞出来的花样,而且这些都是一些在历史上没有留下姓名的无名小卒,应该也没什么好交流的。

但江游转念一想,先秦练气士在后世一直笼罩着一层神秘面纱,此时还有道教,佛教。练气士算是最古老的存在了。

想到这里,江游脸上就挂起微笑,起身去开门,门外站着一个秃顶的中年男人,两道胡须耷拉在嘴唇边上,又稀又疏,身材干瘦矮小,有一种滑稽的喜感。

“你好呀,我是江游,你是谁?”

江游也不去学古人文邹邹的话语,直接用现代的语法交流,直接让来人呆住了。

那人愣了一下神,连忙道:“在下葛云。见过江游先生!”

“我可不是什么先生,叫我江游即可!”

先生最早的意思是先出生的人,后来因为我们民族有祖先崇拜,对年纪比自己大的人都有一份崇敬之情,所以先生就演化出一种尊称了,与其对应的是后生,江游不想被被古人称自己为先生,又不能说自己是后生,干脆就直接叫名字算了。

但这一行为直接被这葛云当作江游万物与我并生,万物与我唯一,无分你我,已然是天人合一的境界,顿时升起了敬佩之情。

热情的拉着江游就往他们的交流会走,当然了,人家不叫这个名字,正经的说法是太素道会。

江游跟着葛云进入一间小院,这里同时也是葛云的下榻之处,江游一进来,就发现里面的人还不少,一共有七八个之多。

秦朝的时候还没有胡凳,大家都是坐在地板上,之所以不说是跪坐,主要是这些人坐的都很放松,有一腿伸直,一腿半蜷,身子后仰用手撑住的,有斜靠墙壁的,有附身在案,一手撑头的,更有干脆直接躺平的。

上一章目录+书架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