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九章、产量一般也就一年收四次!

有一族老向崔老爷提意见,

“族长,要不我们先试着养几头,如果的确如书上所言再大规模养殖?”

崔老爷沉吟了一会,

“大哥你这的确是好建议,试养几头就算不成功也没有什么大的损失!”

崔清一听就急了,

“怎么能试养几头呢,如果只是为了让崔家试试,主公何必大费周章的让人从邺城把书带过来!”

“你们知道这代表什么吗?”

崔清从书本里面抽出一本书!

“你们先看看这个!”

族长几人瞪大眼睛一看!

“母猪的产后护理?这能代表什么!”

崔清一看,拿错了,尴尬的一笑,翻了一下再抽出一本书丢桌面上!

族长几人再一看!

“以猪为菜一百道(适应版),不就是个菜谱吗?能有什么意思!”

崔清自得一笑,

“原来我还以为主公送书是叫我普及养猪!”

“原来我还没往深处想,直到我看到这本以猪为菜一百道!”

“主公对我们崔家是了如指掌啊,知道我们崔家酒楼不少,所以特意送上了这菜谱!”

“这是要让我崔家给普及养猪打头阵,养出成果来,送上菜谱,就是让这养出来的猪发挥最大的作用!”

“你们可能不以为然,觉得猪肉做的菜能有多好吃!”

“那是你们没吃过主公做的猪脚饭,软糯鲜香,肉香浓郁,是不可多得的超级美食!”

“那主公给的菜谱能简单?”

“所以这是我们崔家的机会,”

族长和几位族老还是有点犹豫不定,毕竟养马是看的到市场,这养猪要是养了卖不出去可就惨了!

崔清见状只能加一把火,

“族长,你想想赵典!赵典在站队主公的时候还不知道主公要搞盐池!”

“他可是倾全家之所有保住了真定和常山的盐价,所以现在别人做大做强!”

“难道我们崔家连一个赵家都不如?”

崔老爷现在最看不得人家说赵家怎么怎么壮大的!

毕竟以前赵家是个不入流的小家族,现在和崔家并驾齐驱,甚至犹有过之,这忍不得!

崔老爷手一拍桌面,

“养了!”

什么有辱斯文,见鬼去吧!

那个家族是只靠读书就流传百世的,不还是有些人读书,有些人赚钱!

没钱你书都读不了,还谈什么诗书传家!

清河郡的人觉得崔氏的又疯了!

他们竟然在草场的附近建了一排排的屋子,还特意去府衙高价买了水泥铺了地!

“你们听说了吗?崔家竟然在草场边建了很多房子,听说是养猪的!”

“不可能吧,养牛养马养羊都不会养猪啊,这猪异味重,达官贵人根本不吃!”

“如果养出来的猪肉不臭呢?”

“哪有不臭的猪肉,除了之前听说真定的兵吃过的猪脚饭不臭的,我就没听过那块猪肉没有异味的!”

“秦州牧那是什么人?仙人临凡才有这样的手段!”

“听说就是秦大人叫崔家养猪的!”

“那这肯定是没问题了!”

这是秦玄的脑残粉!

崔家可不管其他人怎么说,铁了心了要做秦玄的排头兵!

三个月后,崔家草场早已变了模样!

一眼望去,郁郁葱葱,一片绿色无边无际,让人心旷神怡!

正如崔清所说的,这苜蓿生长速度快,产量是真高!

已经已经收割了一次了,现在新长出来的草那叫一个喜人,很快就可以再收割第二次了!

这片地早已不是简单只有草场了,还有养马场,不少的小马驹正在上面欢快的的奔跑!

崔家草场供应秦玄的五千匹马是绰绰有余,供应也不是免费的,都是按之前签订的协议价格回收的!

而这些小马驹还没长大已经被冀州官府全部订购了,只要正常的养大就是钱!

今天又是府衙来收草的一天,

听说崔家种草赚钱了,百姓早早就围在崔家的草场旁边看热闹了!

毕竟之前都是崔家说的,不一定可信,现在大家要看看是不是真赚钱!

崔老爷这次穿的十分隆重,把府衙过来收购的人迎进马场!

“你们去,先收个一亩地看看产量!”

崔老爷对着几个家丁喊了一下,很大声,就怕别人听不见一样!

几个家丁很快的就进入草场去收割,没一会一亩地就收割完了!

“老爷,一亩地共得鲜草4000斤!”

崔老爷转头大声问来的衙差,

“官爷,不知道这可以卖多少钱呢?”

那衙差回答道,

“这鲜草4000斤,可换粮食25石,也可折现为银钱,按最新粮价是八千钱!”

围观的百姓一听,花这么多心思才得等价粮食25石,不由哄堂大笑!

“我就是说傻了才去种草吧,你看半年才收二十五石,还耽误了下一季水稻的种植!”

“好在我跟他换了,就我那田随便种种也有这个产量了!”

“果然传言不可尽信,还说崔家发达了,这不亏出血!”

“崔家可要没落了!”

崔老爷没理这些说话的人,继续大声说,

“这产量也一般般嘛,不过一年能割四次,还能割个五到七年!”

“哎呀,勉强能接受,勉强能接受!”

“哗!”

围观的百姓震惊了,一阵哗然,

“崔老爷,你可不要乱说,这草一年可以割四次,生长期能五到七年?”

“我去,那不是说一年崔家一亩地收入过百石的粮食?而且还不用请人去种?”

“我现在发现崔家不是傻子,我才是大傻子,放着坐收100石不要,去辛辛苦苦种40石的粮食!”

“官爷,我们现在能不能种草!”

有人直接问那衙差!

衙差也只能据实回答,

“草场第一期工程已经完结了,大家要种的也只能等二期了,大家多关注衙门公告!”

这时候崔老爷才觉得是扬眉吐气!

这半年百姓的质疑就像一座大山一样压在崔家众人头上,出去都觉得没面子!

你们不是说我崔家傻吗?

你们不是说我崔家疯吗?

看以后你们谁不夸崔家一句有远见够魄力,谁不夸我崔大老爷一句英明!

$(".noveContent").("halfHidden");setTimeout(function{$(".tips").("点击继续阅读本小说更多精彩内容,接着读

上一章目录+书架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