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三章 第四十二个人的故事

人群里又走出来一个人。

“我是豫让,我来讲讲我的故事。”

豫让,是春秋战国时期晋国人,也是古代有名的刺客之一。

他之前做过其他人的家臣,但是不受待见,后来做了晋国智伯的家臣,智伯非常欣赏重视他,他也非常感恩这一份知遇之情。

女为悦己者容,士为知己者死就是他留下来的典故。

后来智伯被赵、韩、魏联手所灭,晋国被三分,豫让逃到山里,发誓要为智伯报仇。

赵襄子是最恨智伯的,他甚至把智伯的头颅做成了容器盛酒。豫让就乔装打扮,到赵襄子的宫里去修理厕所,随身带着匕首等待机会。结果被赵襄子认出来了,赵襄子感念他是义人,愿意为智伯报仇,于是没有杀他,把他放走了。

后来豫让又浑身涂漆,让皮肤溃烂,吞碳让声音沙哑,只为了改头换面不让别人看出来,还在继续找机会刺杀赵襄子为智伯报仇。

豫让埋伏在赵襄子必经的桥下打算刺杀赵襄子,过桥的时候马惊了,赵襄子猜是豫让在附近,一搜寻果然发现了他。

赵襄子说上次已经放过他了,这次不能再放过了。豫让被赵襄子的侍卫围住,根本没法脱身,豫让问赵襄子可不可以把衣服给他,让他刺一刺,以全他报仇的心愿。

赵襄子被他的义气感动,就把外衣脱给他,豫让拿着剑对着衣服连刺了几下,说他可以去九泉之下报答智伯了,然后伏剑自尽了。

豫让的刺客人生,真是令人唏嘘啊。

“很多人可能觉得我很傻,我的朋友看到我涂漆吞碳后在街上乞讨的样子,也来劝我,何必非要这样呢?以我的才能完全可以去辅佐赵襄子,等到赵襄子完全信任我的时候,我就能趁他没有防备的机会下手。

君子有所为有所不为,我刺杀赵襄子的原因是为了智伯报仇,智伯如此的看重我,士为知己者死。智伯愿意听我的建议,愿意接纳我的才能,他是我的知己,我愿意为他而死。

如果我为了报仇去接近赵襄子,那我要表现的全心全意辅佐他才能得到他的信任。

如果他信任了我,那我又如何能下得了手呢?如果他不信任我,我假意投诚又有什么意义,不过被天下人所耻笑而已。

连我自己都会看不起自己,哪怕我努力过了,最终只能象征性的刺赵襄子的衣服,那我也对得起智伯的信任与知遇。我在九泉之下再遇到智伯,我也问心无愧,死而无憾。

我不觉得我是个懦夫,我不觉得我没有成功,我看不起有的人为了目的不择手段,为了结果改变了自己的人格,如果连初心都变了,即便成功了又怎样呢?自己都没有了,又要向谁交代呢?

女为悦己者容,士为知己者死,中心不都是自己吗?”

说完这话,豫让就潇洒的转身离开了。

留下我似懂非懂的在海边回味他的话。

不知不觉,天又黑了下来,又有人点燃了篝火……

(本章完)

.

上一章目录+书架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