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0章 闹到皇帝面前

京城百姓一夜醒来,就看到了张贴的满城的文章和资料,都挤着去看。

满大街这一堆,那一群,对着贴在墙上的文件指指点点,议论纷纷。

有认识字的,站在文章前一句一句的读下来,就连那些不认字的百姓也都知道了上面写的什么。

“听着就可怜啊,在自己家过不好日子,出去也过不好啊!”

“这个礼部侍郎,听着是个挺大的官儿,怎么做出的事儿这么小气?”

“虎毒不食子哪,他连畜生都不如了!”

“啧啧……”

当然,也有质疑聂姝星的声音。

“怎么说她也是聂家女儿,家里也是没办法才把她们三个的户籍给剔除出去,她怎么就不能了解当父母的心哪?”

“还把事情闹得满城皆知,真是没有体统!”

“家丑不可外扬,这安王妃也实在太……”

还有人说一定是聂姝星和聂成尘这两个当子女的做错了什么,才会在府里受到那些薄待!

就算不是他们做错了什么,也不能把事情宣扬的到处都是啊!

因为天下没有不是的父母,他们这样,让自己的爹和继母的脸往哪儿放?

广大的劳动人民很是朴实,遇见说这些话的人都要啐两口:“他们要是要脸就不会做出那些事儿了!”

“我现在打你一顿,那肯定是你说话不好听,惹了我不高兴!”

他们没有什么君臣父子的想法,就觉得聂朝生这样对自己的儿女,丧良心!

民间虽然有些人重男轻女,但也只是对女儿苛刻些,并不会任由外人虐待女儿。而且礼部侍郎这根本不是重男轻女啊,他连儿子都打!

至于聂姝星把事情抖搂出来对不对,京城百姓都表示:抖搂的好!多抖搂些!

难道还要继续忍着?

又不是乌龟!

最后,人民群众都有了一个疑问:“这样的人也可以当官?”

当官的都是读书人,可读书人不是比他们懂得道理更多吗?怎么这个礼部侍郎好像还没他们懂道理?

这也能当官儿?

此事闹得满城风雨,负责监察百官德行的御史台自然不能装作没看见,那日上朝,聂朝生被数个御史弹劾。

御史嘛,那嘴皮子利索,笔杆子也利索,骂起人来都是四个字四个字儿的。

粗一听像是读文章,引经据典,侃侃而谈,细一听,全是骂人的话,恨不得把聂朝生的八辈祖宗都给贬到泥里去!

聂朝生跪在地上,连个帮他说话的人都没有,朝堂之上现在没人愿意沾着他。

对他做的事,私下里唾弃的也不少。

他一个人也顶不上这么多张嘴,不,就算只有一个御史,聂朝生也顶不住,因为人家说的是实话,说的是道理!

他再如何狡辩,也没法儿掩盖事实,让事情变成另一个样子!

聂朝生只能不停地求饶:“皇上,不是这样的!皇上,臣冤枉啊!”

皇帝心烦意乱地说:“行了,不过是家事,何至于各位爱卿如此争执?”

“皇上!”

皇帝摆摆手:“等下了朝,宣安王和安王妃进宫来,朕亲自问问他们是什么意思。这事儿到底要如何处理,还得问问苦主是不是?”

众臣就明白,皇帝这是想要轻拿轻放了。

毕竟聂朝生一个礼部官员,出了这档子事儿,不丢命都算是好得了,结果皇帝一句话就成了家事,如何处理还要问苦主!

皇帝亲自问苦主,苦主还能说什么?

自然是要在皇帝面前展现自己的大度。

一个御史站出来说:“皇上,这不是家事啊!聂朝生身为礼部官员,不说以礼法要求自己,回到家中就肆无忌惮,既不修身,也不齐家,如此如何能为官作为万民表率啊?!”

“好了,具体如何,等朕问过安王妃再说。”

皇帝摆明了不想再说。

那御史还要再劝谏两句,被他的长官用眼神制止了。

皇帝近来身体不适,心情烦躁,他们还是不要往上撞了!

御史不甘的退了下去。

聂朝生也磕了个头,退回了百官行列。

其实皇帝也头疼,秦亦寒夫妻两个刚回京,又是他亲口御言说两人是立了大功,结果闹出这么一件事!

他若是不惩罚聂朝生,容易惹天下人议论,但若是惩治了…?

下了朝,皇帝去了御书房。

秦亦寒和聂姝星已经等在里面了:“见过皇上。”

“起来吧。”

皇帝抬抬手,让两人起来:“叫你们过来,你们应该也明白是为了什么。”

说着,让人把聂朝生也带了进来:“有什么话,一家人慢慢说。”

聂姝星在心里翻了个白眼,这个皇帝说得好轻松,慢慢说,说什么?

“安王妃受了委屈,我知道。但此事不适合闹大,影响不好。而且毕竟是家事,你们一家人商量着,有什么话说开了也就好了。”

聂朝生连连应是:“皇上圣明!”

只要这件事能定义成家事,维持在家里事的范围内,他的官位和前途就不会受影响,他自然是求之不得!

皇帝看向秦亦寒和聂姝星:“你们两个觉得哪?”

秦亦寒道:“皇上说的是。只是姝星陪我经过了那么多的苦楚,她现在受了委屈,别的臣不敢想,只想着能让她出出气。”

他深情的看向聂姝星:“还是让姝星自己决定吧,不过不管她做出什么决定,臣都会支持她!”

皇帝有些不虞,又问聂姝星想要怎么办?

聂姝星自然看出了皇帝的心思,希望这件事大事化小,小事化了,要是她揪着不放,倒是会惹了皇帝的不高兴。

虽然秦亦寒说了会站在自己这边,但他现在在朝上还没站稳脚跟,得罪了皇帝总是件麻烦事,她也不欲给秦亦寒添麻烦。

想到此,聂姝星便道:“皇上,臣妇不敢要求太多,只希望能够找到亡母尸骸,将亡母牌位接回身边。臣妇身为女儿,若是也眼看着母亲受苦不管,还不如直接死了,也免得人指着臣妇的脊梁骂臣妇不孝!”

这个要求并不过分,合情合理。

皇帝点点头:“这是你的一片孝心,朕自然会成全你!”

上一章目录+书架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