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2章幸运的旭子

随之出现的还有商机,藩镇裁撤后河北经济恢复很快,如今塞外停战,往来贸易必定要大兴,许多商队川流各处。

关东地区一片纷乱,有官员以扰民为由上书反对,但反应并不大,如今藩镇平定,朝廷势大,门阀世家也不想作死,重建新秩序需要时间,却也不会有什么大问题。

看着朝中邸报,烦了羡慕不已,“旭子这几年是真爽……”。

郭旭向来沉稳寡言,老李和表弟都对他很是信重,在安西军时还不太显眼,去幽州后迅速绽放光彩,收拾的塞北诸部一点脾气都没有,特别是先后与老裴和李德裕搭档,都对其极尽赞誉,称其刚毅沉稳,忠贞谨慎,乃武将之楷模,有这些大佬背书,名声相当不错。

还有个特殊之处,他虽出身安西兵,却是郭家子,又娶了永嘉公主(公开的秘密),最难得的是他从不参与朝堂争斗,一直在默默做事。随着安西派与朝廷的关系变得尴尬,他便越发成为朝廷极力拉拢的对象,

安西军老窝在西域,他却在安东远隔万里,从皇帝到大臣从来不提调他回来,更不提调他回安西军,都在默契的把他留在东北,想让他脱离安西兵。quwo.org 橙子小说网

把契丹与奚人杀到绝种,换别人至少也得训斥几句,可朝廷却硬是给和了稀泥,还迫不及待的封他安东大都护,给钱给人不遗余力的支持,这次又迁徙罪民贫户,短时间内是肯定回不来了,说白了就是要把他定在安东,不让他回来与安西派合流。

潇潇道“郎君当年让他去幽州就是为此?”。

烦了点点头,说道“安西军愈强,朝廷便越不放心,旭子若在军中,朝堂上下更会猜忌,不如让他早些脱身。安西是他的伤心地,不回也罢,在安东建功立业对他对大唐都是好事”。

“郎君用心良苦”。

烦了轻舒一口气,再次看着地图,吐蕃已经崩成了渣,大唐终于稳了下来,老裴和李光颜收拾南诏小菜一碟,有朝廷大力支持旭子在安东可以慢慢经营。黠戛斯不敢跟大唐叫板,张老二在河套至少能稳住,他还年轻,有的是时间。

“剩下西边就看我的了……”。

可惜的是他不是纯粹的武将,暂时脱不开身,而摆在他面前的还有一道难题。

安西军陆续调往西州,到目前已经超过五千兵马,据胡子送回的急递,回鹘人正在有序西迁,他让兵马再后撤二十里,给阿依送去一批盐巴和绢布,阿依则回礼一些牛羊,双方还算友好。小说

骆驼亲率黑眼部和疏勒联军两千余已经抵达离爵关,正在抓紧休整,多斯逻分兵轮台堡防守,还在不断派人求和。

在焉耆盆地的回鹘人约有一万两千,还有约四五千其他部族,此时被两头堵死,安西兵磨刀霍霍,上下惶恐,内部分裂十分严重,多有部落派人秘密联络。

而对于焉耆回鹘要怎么处理,安西军内部分歧很大,以胡子为首的一伙坚持要血债血偿,一劳永逸。

以鲁豹为首的部分人则认为该只诛首恶,毕竟人口宝贵,留下回鹘百姓贡献赋税,还能避免士卒伤损。

以李佑为首的一伙选择弃权,大帅说了算。至于阿墨则写来私信,委婉的提出还是不要尽杀为好。

鲁豹和阿墨的意见自然有道理,逼之过甚必定会耗费更多粮草,折损更多士卒。而西域本就人口匮乏,特别是阿墨自去年主持家眷调动,深知长途迁民的难度,把一万多口杀到灭族实在太可惜。

胡子要将焉耆回鹘灭族也并非被仇恨蒙蔽双眼,而是有其考量。安西已陷落多年,此次重回西域,武力震慑绝不可少,多斯逻袭杀安西兵将领,若是不付出足够的鲜血,不足以震慑其余部族。

还有一个原因是回鹘大举西迁,仍有部分人愿意留下依附安西,龟兹和双河州也会留下一部分,估计总数会超过一万,若饶恕焉耆回鹘,三地回鹘人会超过两万,这将大大增加治理难度,不如趁这个机会搞死一半,把剩下的一半打散安置,使其再无叛乱可能。

烦了提笔犹豫片刻,给军中明发军令,军事尽委阿墨,让他去西州全权主持,上下皆听从号令。

这是没有办法的办法,双方皆有道理,而他远在京城,对具体情况并不算十分了解,这年头的通讯方式动辄以月为单位,遥控指挥是纯粹扯淡。索性交给阿墨,让他去跟胡子等人商量着办。

自信囊中又取出一封信,偷偷看了一眼,“杨大哥,你这样欺负我,我要嫁给别的男人……”。

上一章目录+书架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