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八章 找武器

于文志最近比较忙。

打了大胜仗,一举收复了全椒,这一战让所有人都见识到了皖东抗日军真正的实力。

于是,滁州一带的地方武装纷纷表态服从于文志的领导,愿意加入皖东抗日军。

于文志也没有时间一个个去招这些武装,更没有时间去一一训练这些人,于是于文志统统给这些愿意加入的地方武装以番号。

明光的青山队约有二百多人,被编为第三支队,天长的蛟龙队被编为第四支队,凤阳的明湖队和飞虎队加起来大约一千人,被编为第五支队。

这几支队伍虽然接受了于文志的番号,但在各自地方发展,也不需要于文志给他们提供粮饷。

这样一来,于文志即扩大了队伍,又不增加辖区内百姓的负担,各支队伍统一作战,可以更好的打击鬼子。

当然,收编就要有收编的样子,于文志向新加入的三个支队派去了一些人员,帮助他们进行训练,加强这些队伍的凝聚力和向心力,将几支队伍都真正的掌握在手中。

光复全椒的消息传出之后,第五战区李长官部立即通令嘉奖皖东抗日军,同时还晋升于文志为上校。

与之前光复来安相比,李长官这次只是口头嘉奖,别说武器,连钱都没有一分。

于文志也明白,自己既然已经拒绝了李长官,不打算加入桂系,李长官自然也就没有必要往自己的队伍中搭钱和武器。

不过于文志并不把这当回事。

自己向来不求人,没必要为了点武器和钱向这些军阀低三下去。

随着部队的扩张,于文志发现了一个巨大的问题,那就是自己的部队虽然有足够的枪支,但却缺少弹药。

士兵的战斗力是需要真枪实弹喂出来的,缺少子弹,士兵训练时就不能好好训练枪法,而到了战场上,缺少训练的军队死亡率大大增加。

所以,于文志现在最缺的不是枪,而是子弹。

李长官那里自己是指望不上的,必须自己想办法。

于文志琢磨了一下,搞子弹有两个途径,一条是买子弹,一条是自己造子弹。

买子弹的话,可以从国民革命军部队里买一些子弹,这些部队每个月都是有子弹消耗的,而很多部队本时根本就不重视训练,多出来的子弹,自己正好可以买过来。

自己也可以从伪军那里买子弹,毕竟自己的部队,有很大一部分士兵装备着从小鬼子那里缴获来的三八式步枪,而伪军也都装备着三八式步枪,另外伪军都是唯利是图,只要给他们钱,他们一定愿意卖自己给自己。

但买子弹不是长久之计,耗费钱财不说,主要是不稳定,要是国民革命军和小鬼子管控严格了,那想买到子弹就不容易了。

所以,长远的办法就是自己造子弹。

造子弹的话,是一个大的工程,需要有子弹机,还要造火药厂,需要大量的铜矿石,建成冶炼厂,这么多的厂子,绝不是一朝一夕所能建成的。

所以,于文志打算两手抓,一手抓买,一手抓制造。

于文志就找来了谢震霆,让他找人联系上伪军张云飞,从张云飞手中买子弹。

另外,再联系一下在皖省的第五战区各部,看看能不能买一些。

另外,于文志又让谢震霆派人到武汉一带物色兵工厂的机器与生产武器的专家。

谢震霆立即着手去办,派出得力人手去做这几件事。

就在这时,谢震霆向于文志报告了一个消息。

从长江一带开过来一艘德国货轮,这货轮在金陵以西的长江上已游弋了一个多月的时间。

更重要的是,谢震霆说,据一个小贩说,他曾经卖给这货轮上的德国人一些食物,据船上的工人说,这货轮里装的都是军火。

德国与国民政府有着深度的合作,德国原本打算卖给国民政府二十个师的装备,用来装备二十个德械师。

但淞沪抗战爆发的早,二十个德械师只有个师到位,于是国民政府就有这些武器装备了第3师、第6师、第9师、第14师、第36师、第87师、第88师和教导总队,以及不属于正规军系统的税警总团。这些部队堪称当时国民革命军主力。

德国人对中国很同情,但是因为在亚州,鬼子的国力远强于国民政府,德国为了实现自己的野心,在两者之间,最终选择了更强大的鬼子。

这样一来,德国人就停止了对华的军火出口。

这艘货轮的主人叫哈特,是一个专门以贩卖军火为生的军火贩子。

他听说国民政府正在扩军,于是从德国的毛瑟工厂和克虏伯工厂搞来了一大批军火,准备贩卖到中国大赚一笔。

结果他的运气很不好。

军火刚刚从德国运到中国,就赶上了八一三抗战全面爆发。

小鬼子的军舰封锁了长江的主要航线,这样一来,哈特的军火无法运抵原定的目的地武汉,只能在长江一带游弋,找机会冲破小鬼子的封锁线。

结果他的船在长江滞留了一个多月,却依然无法通过鬼子的封锁线。

谢震霆得知这个情况后立即来找于文志。

“于长官,听说哈特的船里有几千支步枪,还要大量的重武器,咱们正愁缺少武器,要是将哈特的武器买下来就好了。”

于文志一听当即心头一喜。

“哈特现在在哪里?”

“就在这附近的江上。”

“带上警卫排,和我一起去见见这个哈特,看看能不能把这船军火买下来。”

当下于文志带着谢震霆和警卫排,骑上快马,一路向着长江而来……

长江中心,一艘巨大的货轮停靠在码头边,船上下个身穿西装的胖子一脸的沮丧。

一旁的一个中国工人就问:“先生,我们已经在江上呆了一个月了,什么时候能上岸啊,也好把工钱结一下。”

“工钱?这批货要是卖不出去,我就要破产,哪里给你们发得了工钱?”

胖子脑袋摇的如波浪鼓一样……

上一章目录+书架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