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0章 扯反旗

会议一结束,牟中珩回到了五十一军军部。

牟中珩的脸色很难看,内心在做着激烈的斗争。

他与于文志同属于东北军,在中央军眼里,都属于旁系的杂牌军。

于文志被进攻,让牟中珩有一咱兔死狐悲之感。

牟中珩就想,于文志的新七军要是被吞并了,下一个被吞并的会不会是自己的五十一军?

于文志对自己真的很不错,给了自己十门九二步兵炮,要是没有这些炮,自己也不可能全歼鬼子第一联队。

既然如此,自己是不是要向于文志提个醒?

现在大敌当前,蒋委员不去打鬼子,反而要打内战,消灭于文志的新七军,这岂不是让亲者痛,仇者快吗!

就凭着同为东北军一系,自己也要给于文志提个醒。

想到这儿,牟中珩当即让人向新七军发去了电报……

滁州。

陈辞修带兵出征合肥已经有两天的时间了。

这两天,于文志并没有闲着,快速将民兵补充进部队中,同时新建了三个团。

由于这些民兵日常都经受过训练,所以,整合的异常顺利,新部队在很短的时间内就形成了战斗力。

于文志对老蒋并不信任,所以,他要未雨绸缪,绝不能让老蒋将新七军给吞了。

也就在这时,于文志接到了牟中珩的密电。

牟中珩的密电很简短,只有九个字:陈辞修回师进攻皖东。

虽然只有九个字,但事情已说得很明白,于文志烧毁了电报,随后下令,麾下的四个师又三个团立即做好战斗准备。

特别是炮兵师,将大炮全都架起来,对准合肥的方向。

于文志已下定了决心,皖东是自己的地盘,如果陈辞修敢来打皖东,那自己不介意将那四个中央军全部打残,甚至消灭。

新七军有火力上的巨大优势,是完全可以做到这一点的。

如果中央军真的来攻,那就让他们付出代价!

于文志想了想,又给牟中珩回了封电报。

现在牟中珩的位置最靠近滁州,而且蚌埠也在五十一军的手中,如果中央军攻打滁州,一定要让五十一军做先锋,一来五十一军离滁州近,二来中央军也想鹬蚌相争,自己可以渔翁得利。

显然,牟中珩也看明白了这一点,所以才给自己来电提醒。

这说明,牟中珩不想为中央军卖命,同时,他对同为东北军一系的部队也是有感情的,更重要的是,牟中珩很明白,以五十一军的战斗力,根本不可能打败新七军,硬碰硬的话,五十一军全军覆灭都有可能。

于文志也不想让牟中珩为难,双方约定了之后的行动。

随后,于文志做好了战斗准备。

不知不觉,时间已到了夜间,刘锋给于文志发来电报,说是明光一带突然出现大批军队,一边开枪一边前进,只是这些人全都是朝天上放枪,并没有向一师所在的阵地真正的发起进攻。

于文志立即给刘锋回电,要刘锋的部队朝天开枪,敌人自然会撤退。

约过了半个小时,刘锋再次发来电报,说是对面的中国军队听到枪声后立即撤退,直接退回到了蚌埠城。

于文志让刘锋做好战斗准备,以应对中央军随时可能发动的攻势。

随后,于文志向陈辞修发了一封电报。

“兄弟相争,相煎何极!”

一看这电报的电文,陈辞修百感交集。

刚刚第五十一军牟中珩已给他发来电报,说明新七军已早有应战的准备,第五十一军不敌新七军,已败退回蚌埠城。

陈辞修很明白,这样一来,再打下去,就要与新七军正面交锋了。

一想到新七军上百门的大炮,陈辞修脑仁都痛。

真要和新七军全面开战,面对着新七军如此强大的火力,自己虽有四个军,但未必能打得赢新七军。

再者,新七军已有了防备,现在去攻打新七军,想要偷袭是根本不可能的。

更要命的是,自己的部队现在是在敌后作战,后勤物资都在皖东,如果真的与新七军大打一仗,自己的部队很可能陷入缺粮少弹的处境。

到时,以新七军强悍的战斗力,自己麾下的四个军就算不被消灭,也必然付出巨大的代价。

自己麾下的四个军,可是中央军最精锐的部队,要是这四个军都受到了重创,那蒋委员长拿什么去震慑国内的这些军阀,维持自己的地位?

既然偷袭的时机已过去,于文志有了后手,这仗不能再打了。

想到这儿,陈辞修连忙给于文志去了电报,告诉于文志,与五十一军的冲突属于误会,自己已命令五十一军后撤,双方脱离接触。

发完电报,陈辞修心中很是不安,他一面给蒋委员长去电报,告之目前的局面,请求蒋委员长收回成命,另一边,他则下令各部队做好最好的准备,如果于文志不想和解,那也只能鱼死网破,做殊死一搏。

蒋委员长很快就来了回电。

蒋委员长在回电中表明同意陈辞修的想法,既然新七军和于文志有了防备,那原定进攻皖东的计划取消,陈辞修麾下的五个军继续向合肥前进,打下合肥,对外宣称与新七军的交火只是一场误会。

同时,蒋委员长会给于文志去一封电报,让于文志放下成见,说明一切只是一场误会,不要同室操戈。

陈辞修现在很是焦急的等待着于文志的回电。

如果于文志因为这次冲突而与中央决裂的话,那对国民政府将是一个巨大的损失。

于文志由此就会变成一个地方军阀,再也不受国民政府的控制。

而鬼子也会趁此机会有所作为,那样的话,之前在蚌埠的大胜将化为乌有,一切都完了。

此时的陈辞修如热锅上的蚂蚁,不断走来走去,等着于文志的电报。

以他对于文志的了解,于文志还真可能做出一些出格的事来。

这一次中央军做的确实有些过份,于文志万一挑起反旗自立,那对中国的抗战事业将是巨大的损失,自己绝不能让这样的事情发生……

上一章目录+书架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