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5章 霍去病:我背后站着的可是敢把国库打空的男人!

第章霍去病:我背后站着的可是敢把国库打空的男人!

霍去病继续说道:

“挑选精锐,组建特种部队!”

“策反匈奴,为我带路导航!”

“轻装疾行,迅速闪击突袭!”

“天下武功,唯快不破!”

天幕中介绍起霍去病所说的这三个条件。

【霍去病为何这么猛?】

【除了霍去病有着天才军事实力之外,他所率领的骑兵皆是优中择优。】

【且士兵战马,皆是军中顶配。】

【霍去病为何从不迷路?】

【霍去病的军队,收编且重用了大量匈奴俘虏,可为其带路直捣敌营。】

【霍去病为何这么快?】

【霍去病以战养战,取食于敌。摆脱后勤补给拖累,可机动灵活实现闪电战。】

【霍去病打仗不拘泥于兵法,讲究快速奇袭,迂回穿插,可谓闪电战鼻祖。】

......

刘彻此时呼吸急促,内心的激动无法抑制。

“好好好!”

“有勇有谋!”

“不愧是朕的小将军!”

他对着天幕中恣意飞扬的少年连声夸赞。

不愧是勇冠三军,一战封侯的天才武将啊!

原来这三点就是霍去病打胜仗的原因!

精兵良将,可以说是打胜仗的基本条件。

至于战马,大汉经过几代人改良马种,实施马政,已经有了一批良马。quwo.org 橙子小说网

届时他再组建一支骑兵军团,供霍去病挑选精锐。

攻打匈奴,不迷路也是极为重要的!

匈奴身处一望无际的草原或是沙漠之中。

人一旦进入其中,既分不清前后左右,也辨不出东西南北。

匈奴打汉人,骚扰完了就跑。

他们藏于草原或是沙漠中,汉人总是摸不清方向。

可以说,大汉出击匈奴的武将中很少有在其中不迷路之人。

然而霍去病敢收编匈奴,让匈奴带着汉军深入匈奴腹地。

汉人找不到匈奴聚集地在哪里,匈奴自己还找不到吗?

还有什么是比自己人打自己人,更让匈奴人崩溃的!

这岂不是在扎匈奴的心!

这招真是绝了啊!

最后这招闪电战,才是霍去病大获全胜的秘诀。

以战养战,快速机动,出其不意!

这极大程度地增加了大汉军队的作战效率和战场的主动性。

这高超的军事指挥!这战术创新能力!

真可谓是天生将才啊!

与此同时,卫青觉得与有荣焉。

不愧是他的外甥!

小小年纪便有如此高的军事才能,不拘泥于兵法战术的循规蹈矩,独创一套闪电战打法!

讲究一个快字!

以战养战,千里奔袭,快速迅猛出击,在短时间让匈奴崩溃。

然而这种打法虽然出其不意,但是一旦操作不好,就会伤敌一千,自损八百。

而且丢弃后勤补给,风险太大。

万一没找到匈奴老窝,或者久攻不下,将士们岂不是会饿着肚子。

或许也只有初生牛犊不怕虎的外甥,才适合这种打法。

还是等外甥长大,大汉愈加兵强马壮之后,再由外甥来实现吧。

他也擅长远程奔袭,但是他不会丢弃后勤补给。

他更喜欢掠夺物资,尤其是牛羊马,既可补充物资,又可削弱敌人的经济基础。

他也比霍去病来得谨慎,通过不同兵种之间的配合和战术上的灵活运用。

再捕捉战机,出奇制胜,从而逐渐削减匈奴的实力。

他还是继续保持这样的作战方式为好。

倒是外甥的这个不迷路**很是值得借鉴!

他这次出征,就先抓几个匈奴带路试试!

......

李世民连连点头。

不错,用匈奴带路就是避免迷路最好的办法。

他扣押倭国遣唐使,逼问去往倭国的路线也是如此!

没有倭人带路,唐军在茫茫大海上就是两眼一抹黑,找倭国得找到猴年马月去。

汉武帝时期攻打匈奴的迷路的武将可太多了。

其中最为著名的就是他的先祖李广。

他爹李渊是西凉开国君主李暠的七世孙,而李暠则是李广的十六世孙。

李广被称为“飞将军”,历经三朝,是一名出色的城防将领。令匈奴闻风丧胆,数年之间再不敢来犯。

然而李广面对茫茫大漠,却一路抓瞎。

最终因迷路贻误战机,羞愤自尽而死。

方才他在天幕播放的《滕王阁序》中有句话形容的很好。

“冯唐易老,李广难封”。

李广终其一生都未能封侯,遭遇着实让人同情。

后来汉武帝刘彻给李广儿子李敢封了关内侯。

可惜的是好景不长,李敢因父亲之死持剑伤了卫青,在一次狩猎中被霍去病射杀。

而李广的孙子李陵在一次远征匈奴中被俘投降。

李陵一家被盛怒的汉武帝夷灭三族,从此李家便没落了。

李世民长叹了一口气。

李广三代人的遭遇令人唏嘘。

如果李广能不因为迷路贻误战机,最后获得军功封了侯。

李敢就不会因此而被霍去病射杀。

李陵本是一个可以名垂青史的天才将星,也不会因重重原因就此陨落。

如今,天幕已曝光攻打匈奴不迷路的办法。

希望他的先祖能不迷路,李广一族的命运就此改写吧。

至于霍去病的闪电战。

“兵贵神速”,可不就是这个道理么。

等他把天下大旱的问题解决了,定要找个机会用闪电战战术会会东突厥!

杀他个措手不及!

当年他玄武门之变上位后,没过多久东突厥颉利可汗便趁着大唐政权更替,率兵二十万人南侵。

兵锋一度到达长安城外渭水河畔,距长安城仅0里。

而当时,长安城内唐军不过数万,若这时突厥军强攻,唐朝则危在旦夕。

为了解长安之围,他设疑兵之计,在渭水河畔怒斥颉利可汗背约。

最终他和颉利可汗签下渭水之盟,献上财帛以稳定大唐局势。

尽管渭水之盟算不上丧权辱国,但是这对他来说,就是一生之耻。

他一直都在寻找机会杀过去!

待他积蓄好力量,他定要灭掉东突厥,生擒颉利可汗!

......

天幕继续播放。

辛弃疾的表情愈加激动。

“能抢先体验史上最早闪电战,那些匈奴可真够服气的。”

霍去病挺起胸膛,骄傲地说道:

“更别说我背后还站着一位敢把国库打空的男人。”

:..0

..。..(www.)

上一章目录+书架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