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章破壁

做人,做一个什么样的人,与其说这是一个目标,毋宁说这是一个视野。

这个人有不同的状态,如现实的生活状态,工作状态,学习状态,理论和思考中的修功状态,哲学宗教状态,文化状态,不是盖棺论定的生死状态。

综合起来是这个人。

类似于某种终极意义上的终极目标,一直有一个方向并为这个方向上远远近近和大大小小的目标而不懈努力,我知道我要什么,我知道我为了什么,就算是死也阻挡不了我的脚步,死而无憾。

终极意义上的状态关乎到起源状态。

是历史意义上的人之前,因为人不是突然就是人的。也大概知道了人之后,人之前和人之后有很多相通的地方,这是一个圈,人的生命历程在中间占了很小的一段,甚至看不出是一个弧形来,人类的总体命运也可能如此短瞬。

但绝不是人类的消失,消失有消失的说法和动机。

在是人之前还有一大段神秘的历史,人是众多生命体或思考体中的一种。

后来的进步和发展顺应着某种几乎规定好了的演变轨迹,是不同力量推波助澜的结果。

神圣的力量,邪恶的力量和灰色的力量。每一支力量的背后都有数支力量,可以粗分和细分,很多或者不太多、很少,在做着不同的工作,还有打入“敌人”内部的力量。

一直是一个好人或者是一个坏人,在关键的时候才会被唤醒或觉醒、复苏,发挥出非同小可、使事情翻转的强烈力量。

在神圣、邪恶和灰色力量背后的力量,良莠不齐,参差长短。不是人们想象的外星人那样高级,谈虎色变,也存在着一些很原始的力量。

高级的掌握了时间之法、空间之法或者时空之法,简单地称之为能量,或者也说是智慧,就是对于脑力的开发。

如果偶然谈论到宿命,这个宿命就是关于脑力的制衡。这个制衡可以打破但很难打破,有时候又非常容易,在于对于自己了解了多少,知道限制而突破限制。

只要产生制衡,制衡就是威压和力量,来自于千万年的“前世”和沧海横流的“今生”。力量一定相对于另一种力量,不针对它的时候形同虚设,而一点针对和破除才发现它力量的强大和可怕。

就算是针对自己,这个力量也远远地超出了估计。

正如说到神圣邪恶和灰色的力量,这个力量背后也还有诸多力量,所有力量的衡定就是现在,此刻,人此时的状态。

那就要从最原始的力量开始入手。

人的力量有大小,禀赋不一样,那么入手也不同,王婆子卖菜照顾全面,就得当一回王婆子,从最低级的力量入手。

王婆子的菜有好有坏,有刚摘下来新鲜的也有昨天没卖完的,蔫不拉几,都一股脑儿摆在了菜摊子上。价钱不一样,童叟无欺。富人的钱花得出去,穷人也可以温饱,碗里不是清汤,汤里飘着菜叶。

永远不要杜绝每一个人的希望。

希望是一种力量,当它是力量的时候,就会对原先的力量进行自动的袭击,改变很多东西。这个力量在计算之外,看不见摸不着但容易传播,一旦传播开来就无形之中成了一种约定成俗的规定性,而这才是可怕的。

三支力量背后的原始力量,甚至比不上人类的力量,物质力量和意识力量,而后一种力量才是终极力量的一种。原始力量指的是“肌体力量”和脑圈内的思维力量,还不能破防破壁,即物质之壁和意识之壁。

物质是物质,意识是意识,都有自己的结构,在它们是它们自己的时候就得到了很好的保护。物质的存在是力量制衡的结果,意识的存在也是力量制衡的结果,就是对于某种想法的态度,对还是不对,好还是坏,行得通还是行不通,为什么行不通和怎样才能大行其道。

一是反叛的力量,这用永恒和暂时来校对。

不是永恒不朽的,它就必然是短暂易逝的,要说明的是这个时间的长短因“人”而异,三十年回首很短,一个月囹圄很长。快马加鞭,春风暖,蹄声疾,杨柳绿雾,白马过隙,忽忽金乌西坠。而愁人知长夜,雨滴和残更,才会映山红盼天明。

什么是永恒,就是时时刻刻的再来永恒一次。

而短暂是被破防的短暂,经不住时间和空间,也经不住心情。

所以有很多人抬起头来,呆呆地看着天空,一次很多个小时,把自己石化或者每天勤劳不辍,想要找到答案。发现了天空瞬息万变,但一定会有一个万古长青,这是期望,这个期望造成了永恒,也就是对于永恒的贡献,努力思索当下的为什么存在。

天空是天是空,空着的是天还是天是空着的。与空相对的是实有,这个实有说一千道一万是我自己,我不在就没有什么可以存在,我在了才有存在,我今天存在我就占据了天空,天空是我的。

明天是明天的事情。

今天是我的入口。

与天相对的也许是大地,天对地雨对风大雁对长空,灵对心,魂对魄,整体对个个,干柴对烈火。这个地是心地,心地也是因地,我是原因我又是结果。

不同的语言元素或者宗教和哲学艺术都有自己民族的深刻烙印,也是要不要带来的结果。华夏国的文化博大精深,还必须有一些人砥砺前行才是文化。解不透就不要了,不如一枚契约币荣耀。解透了也是曲高和寡,那都是一些疯人。

被关在微脑和非物质性撞伤以及精确语言制导索引研究中心。

天下熙熙天下攘攘皆为名来皆为利往,这话有毒,却成了挡箭牌,糟粕而顺雷不及掩耳地被供上了高台。眼观六路地被运用得妙哉妙哉,存乎一心。不会想着破壁的,那是别人的事情或者是科学家的事情。

就会等来厄运。

如果想,事情就简单得多,物质进入意识,意识进入物质,唯此一途。我有一个想法,只是一个想法,我什么也不做,想法就只能是想法。研读思索思而辨,学而思,实验和奔波,推广和说服,想法的一部分就是现实。

面对一块豆腐,想要拿去化验,其本源的豆子它是本来自然生长的还是转了这个和那个的,成分就会不同,对人的作用也会不同。

比这个还要复杂和重要的是方法,如果以物质为着眼点,就分成了两部分,天生的还是制造的。天生的如一座山,它的力量很纯粹,它面对的是天力也就是自然之力还有人力,就是对于这座山存在的态度。

非要开发么?开发又带了什么?什么是长远又什么是短暂,蓝天白云呦,人们看到了你的笑容,那是最幸福的一种,仅次于饿死。

若是人为制造的,台灯有台灯的光明,打铁的砧子有铁砧子的情感。它们有用,是人们的劳作流淌进去的有用,从力量上来说,一是有用的力量也就是制造的力量,这其实是意识的力量,直到他被另一种意识摧毁。

也就是生命的力量,是生命的流淌。制造是生命的允许,否则就做不出来也不会去做。一是摧毁的力量,物质或者意识的反叛力量,逆向得毫不加掩饰,对于物的也是对于人的。

不管是物质还是意识的世界都不安宁。

意识是物质之用,物质是意识之用,这不会有假,事实已经证明。对于物质的透析是意识的进入,对于意识的勘破是物质的手段,只在于你是自愿的还是被逼的,做好了准备还是仓促而起。

意识不能动用,动和用意识必须是物质或者肖物质、似物质的存在,比喻起来就是手持一把长刀攻陷意识的一座城池,这个“物质”的长刀是实有。

同理消灭物质要用到意识,在白痴和天才的徘徊中是要去落实自己的想法,另一侧的意思是意识进入物质等于一种修行,全神贯注面壁破壁谨小慎微和长驱直入,“物质”是纳入到了意识之中的物质。

齐物就是我是物,物我合一,我知道物质就和我知道自己一样,蝶是我,我是蝶,我是工具我也是观察者。

在分开的时候分开,在融合的时候融合。

作为人还相对于其他的论述,如创造者、衍生者、存在者、非存在者,而人只是一个波及者,成了自己的主人还是把自己的名分典当抵押了,是自己一如往日还是觉醒了自己。

人生来就成为了一个焦点,创造者、衍生者、存在者和非存在者在对于人的控制上深谋远虑和煞费苦心。

肯定有过这种感觉,人生存得很实在,又很渺茫,无所适从又可以挑挑拣拣和当家做主,非常脆弱而又力量惊人。

这个谜是什么?请给我一个说法。

这关系到目的意义,也就是使命感。

魔王第七护法面对那个人影,心里的熟悉让他展翅欲飞,就像找到了自己,所有的一切都有了答案,我不用再奔波,奔波也是轻舞飞扬那样的奔波。

却不得不急急刹车,停下了自己的脚步。

上一章目录+书架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