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 风云际会55 写信嘲笑他。

自从李傕郭汜占据长安, 展现出敌对的姿态后,吕昭就没怎么睡过正经觉了,隔三岔五把大家拉入梦境,保持着高频率的交流。

这点付出是值得的, 使她永远先一人步, 有足够的时间来从容应对各种突发状况, 还能反过来利用信息差给予敌人致命打击。

就比如现在。

“……陈公台邀我入主兖州, 共击曹孟德?”吕昭微微睁大眼睛, 面上闪过一丝明显的诧异之色。

之前曹操悄悄派人收买曹豹、许耽等丹阳兵将领,试图从内部分裂徐州时, 郭嘉曾提过兖州境内也并非铁板一块, 边让之死成了导|火|索,引爆了兖州士族一直积压的对曹操的不满。

曹操能来徐州挖墙脚, 他们同样也能朝着兖州挥锄头。

但吕昭跟兖州士族的关系就像秦始皇和吉尔加美什的关系, 那是谁也不认识谁, 想使坏都无从下手。既然郭嘉毛遂自荐, 她就全权交给他自由发挥了。

其实吕昭没抱多少希望。曹操好歹出身官宦世家, 又跟四世三公的袁绍玩得好, 如此背景, 兖州士族们都不屑一顾, 想来更加看不上门第比曹操低、打压士族比曹操狠的她了。

没想到这事还真的有门儿。

貂蝉点点头, 凭记忆将书信默写下来,递给吕昭。

信的内容并不复杂, 甚至没有多少含蓄暗示的言语, 表述得相当直白。

先讲了一堆士人都喜欢的场面话,再夸夸吕布和吕昭除掉董卓、匡扶汉室的功绩,接着话锋一转, 痛斥曹操的各项罪名,比如世食汉禄,

值此危难之际却不思报国,反而与袁绍沆瀣一气,戕害反对他们的忠良,比如屠戮隔壁徐州无辜的百姓,比如打压各大家族的同时任人唯亲,把兖州变成他的一言堂,不容许出现任何反对的声音,等等。最后言辞恳切地请求吕昭出兵,赶走曹操,拯救兖州,拯救大汉。

兖州叛乱是正史上真实发生过的事件。曹操出兵徐州、与陶谦争斗期间,陈宫与张邈的弟弟张超、从事中郎许汜、王楷密谋商议,说服张邈后联络吕布共同举兵,兖州各地纷纷响应,唯有鄄城、东阿和范县三县没有背叛,为曹操保留了一点翻盘的资本。

但正史不会在吕昭的时间线上百分百复刻,她已经把汉末的局势彻底搅乱套了,未来对她同样是未知的。

吕昭保持着警惕,谋士们则表现得很淡定。

贾诩最近喝茶上瘾,即使梦中都是假的,也不妨碍他喝得起劲儿,不如说正因为梦是假的,不影响现实,他才能放开了品尝。

指望这老狐狸主动发表见解,还不如送小白虎去考大学。

所幸除他之外,在座没人是锯嘴的葫芦——另一只锯嘴葫芦荀攸不在,他感冒发烧了。

郭嘉率先开口,慢条斯理地说:“张孟卓在陈留当了多年的太守,势力根深蒂固。”

曹操自号兖州牧后,为了进一步加强集权,实施了一系列的举措,比如把兖州的治所从东郡的濮阳搬到了济阴郡的鄄城,比如将自己的亲信任命为各个郡县的县令。

陈留郡是他唯一没能把手伸进去的地方。

“张孟卓年轻时曾与袁本初交好,但二人后来因为私人恩怨反目成仇了。”荀彧道,“据说袁本初曾命曹孟德诛杀张孟卓,但被曹孟德回绝了。”

当年关东联军共伐董卓时,张邈看不惯袁绍担任盟主后就变得轻狂傲慢的态度,时常直言责备他,袁绍因此记恨上了张邈。

曹操倒是跟张邈关系不错,袁绍让他杀张邈,他反而为张邈说好话,征讨徐州之前,还向家人们交代,说如果此战他不能回来,就让他们去投奔张邈。

曾今亲如兄弟的两人,因为利益不合,逐渐走向了刀兵相向的地步,着实令人唏嘘。

吕昭又看了一遍书信,目光在“士林痛恨,民怨沸腾”二句上略一停顿。

陈宫想赶走曹操的心是真诚的,但想请她入主兖州就未必了。

兖州士族在曹操那儿得不到的待遇,在她这儿一样别想得到,而且日子只会比以前更难过。

看看如今南阳那些夹起尾巴做人、一家比一家乖的豪强吧!

但至少在曹操倒台前,他们的利益是一致的,之后就是各凭本事了。

“既然陈公台如此诚心,”吕昭将书信沿折痕叠回去,微笑道,“我再推辞,就显得不礼貌了。”

吕昭请荀彧写了封信给陈宫送回去,双方就此达成现阶段的合作。

有兖州士族们作内应,这一仗的难度骤然降低了许多。

“局势明朗之前,陈公台等人不会贸然动手的。”吕昭的目光在悬挂的地图上巡视。

她从未指望他们出兵相助,只要他们能保守秘密,不提前将消息泄露给曹操,然后在她率军路过偷袭曹老板的老巢时直接放行,就是对她最大的帮助了。

荀采抱着剑站在旁边,闻言道:“如此甚好,免得他们随便插手,反倒拖了后腿。”

郭嘉“扑哧”一笑,“这话要是传了出去,怕是张孟卓会气得立即撕毁盟约。”

“实话实话罢了。”荀采轻轻“哼”了一声。

一行人从青州返回徐州,又从徐州进入豫州,因为吕昭顺道巡查了各地的民生和军备情况,所以速度并不算快,就连新年都在路上混过去了,年夜饭还是在下邳蹭了刘备家的宴席,厨子是糜氏友情赞助的,手艺相当不错,大家都很满意。

吕昭没有忘记制造除夕夜的梦境,这似乎已经成了她与治下百姓们心照不宣的狂欢,现实或许并不如意,但至少在梦境里,他们能得到片刻的喘息,辛苦劳累了一整年,每个人都应该好好地放松一下。

但刘备等人显然毫无准备,醒来后还以为遇见了神仙,四处打听才得知真相。至于会对他们产生怎样的触动,吕昭暂时不清楚,因为她已经再度启程了。

开春之后,天气迅速回暖,百姓们纷纷扛起锄头,在田间辛勤地劳作,为播种做准备。一路都是生机勃勃、万物竞发的美好景象。

直到进入豫州的汝南郡。

为了稳定后方局势,吕昭一直没有对汝南郡的士族豪强下狠手,双方默契地维持着彬彬有礼但冷淡的关系。这里毕竟是袁氏的老家,袁绍的影响力根深蒂固,她若是逼迫得太狠,双方直接撕破脸皮,就等于给袁绍制造绝妙的出手机会。

明面上没有行动,不代表但暗地里毫无作为。没有丰壤buff的眷顾,汝南大户们的田产已经连着欠收好几年了,他们想尽了办法都无法改变这一残酷的事实,有些小家族扛不住,不得不默默向吕昭妥协,或交出了藏匿的隐户,或补足了应缴的税款。受不了压迫的佃户们则隔三岔五地偷跑,拼着被原本的主人家发现,拼着命都不要了,也要投奔吕昭。不管来多少人,吕昭都照单全收,重新给他们录入户籍,并按照新税法分配土地,帮扶他们以最快的速度投入成产,再建家园。

其实比起其他被天灾兵祸侵扰的州郡,依附于汝南豪强的百姓们的生活竟然还算不错的,至少他们还活着,勉强能有口饭吃,不至于曝尸荒野。

但前提是他们没有见过被吕昭庇护的自耕农过着怎样的生活。

同样是一家五口,同样是给地主种田。

有的百姓衣食丰足,吃饱穿暖,攒得下粮食,赚得到外快,逢年过节还能买点肉解解馋,不会突然就被强行拖走做苦役,给官家干活能拿工资,当兵每个月也有固定的军饷;

有的百姓勉强糊口,年年倒欠主人的钱,欠了多少根本数不清,反正就知道这辈子是还不完了,子辈孙辈继续还,生生世世都是主人的奴仆。

百姓们只是没有机会读书,简单朴素的道理还是懂的,谁真正对他们好,他们心里清清楚楚。

荀采进入女兵营,跟随貂蝉训练时,在汝南待了不少的时日,但她没有四处逛过,这是她第一次走过一块又一块农田。

属于吕昭的田产上,百姓们面有笑意,活儿都干得热热闹闹。

属于汝南豪族的田产上,百姓们神情麻木,动作僵硬。

对比实在是太明显了,亲眼见证了二者巨大差异的荀采对汝南士族的好感度一降再降,已经彻底跌入谷底。

她深刻地意识到了士族光鲜亮丽的外表下藏着多么不堪的东西。

并非所有出身高门、接受了精英教育的世家子弟,都能像她堂兄荀彧一般,品性高洁,又踏实肯干,认真办事。

“他们只会夸夸其谈。”回想起自己年少时,颍川几个家族聚会,年轻人凑在一处,高谈阔论的往事,荀采轻轻叹了口气。

掌控着能左右一方疆域的权力,却对百姓们的苦难视而不见,只想着榨取油水填充自己的腰包……如果庙堂之上塞满了这种人,汉廷根本就没有变好的希望。

孙坚终于抵达颍川,顺利与孙策完成了交接。

他上一次来这里,还是五年前响应号召、讨伐董卓。那时关东诸侯各怀心思,停滞不前,唯有他坚持作战不妥协,一鼓作气攻入雒阳,逼得董卓撤回长安,派来使者请求联姻结好。

时光荏苒,董卓虽已身死,但继承了董卓遗志的人可不少,他们接二连三地冒出来,踏上了他曾经走过的路。

又一次天子受难,又一次篡逆掌权。

此时此刻,恰如彼时彼刻。

眺望着熟悉又陌生的景象,故地重游的孙坚心中生出无限感慨。

尽管手中已经有了吕昭特意遣使送来的以《神州矿脉图·颍川》为蓝本绘制的全新详细地图,但本着认真严谨的工作态度,孙坚还是重新勘察了一遍地形,亲自用双脚丈量每一寸土地,将实际情况与地图记录在脑海中一一对应、铭记。

在实地考察的过程中,孙坚撞上了同样出来巡逻的曹洪,双方都没带多少人,所以都很克制,没下死手,只互相探了探对方的底细就撤走了。

当夜的梦境中,孙坚对吕昭说起此事,评价道:“曹军军容整肃,武备精良,远胜当日的西凉兵。”

袁绍倒是舍得给曹操砸钱。吕昭想起了爹不疼娘不爱的袁谭,决定给袁谭写封信送过去,狠狠扎一下他的心。

上一章目录+书架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