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 风云际会56 少吃生鱼片。

对曹军的夸赞并非因为孙坚感到惧怕, 这个词或许就没在他人生的词典上出现过。

想当年事业草创,他麾下仅有一支从老家拉起来的子弟兵,袁术天两头悄悄卡补给, 导致他经常担心士兵们的吃饭问题, 整体条件不至于艰难, 但也绝对算不上优渥,那时他都敢带着他们正面硬刚能征善战的西凉军, 打出了一举将董卓赶回长安的优秀战绩。

如今他的上司从疑神疑鬼且抠门的袁术换成了用人不疑还大方的吕昭,武备也跟着更新换代, 用上了最精良的铠甲和刀戟,待遇与吕昭嫡系的并州军基本一致。这种情况下, 别说曹操, 就算再加上袁绍, 他也有底气和胆识碰上一碰。

孙坚只是感叹曹操的成长速度竟如此之快——作为关东联军中唯一一位把董卓打出了心理阴影的猛人,他有这个资格。

“雒阳四周雄关林立,形势险固, ”孙坚道,“曹军已抢占先机,扼守伊阙、大谷与轘辕三关, 想要从此方位北上, 确实有些难度……”

说到此处, 他恨铁不成钢地瞪了一眼坐于末位的孙策。

但凡儿子你再争点气, 至少把大谷关占了,你爹我现在肯定已经在雒阳城门下痛骂曹孟德了。

孙策自觉理亏,萎靡不振地低下头,蔫得活像饿了三天没好好吃饭的小老虎。

“无妨,换条路走便是。”吕布显得十分豁达, 他摸着下巴,目光在地图上来回扫视,神情若有所思,“曹孟德占河南尹,在雒阳一带布下重兵,如此一来,他后方必定空虚……既然有兖州士族作为内应,我们直接去抄他老巢!”

吕昭觉得她爸的想法简单粗|暴但可行性很高。

如果绕后捅刀,为了不被曹操提前觉察,以及就算发现了也不能及时回援,就需要孙坚在颍川佯装进攻,或者真的出兵打上几场,牵制住敌军的主力。

以前吕昭听到多线作战就头痛,感觉府库里的钱就像开闸泄洪的水,哗啦啦流走了。经过几年的休养生息,她治下仓廪丰足,武备精良,军队全副武装,想来是能够支撑住的。

吕昭看向荀彧,荀彧轻轻点头。

好,撑得住!

……但这并不妨碍她还是倍感心痛,这些钱花在别的地方多好,搞搞基础设施建设,提高社会福利,利国利民。用在打仗上,赢了也收不回本。

除了命孙坚进攻雒阳,吕昭还令周瑜的军队也动起来,时不时对镇守商县的张济骚扰一番,充分展现他们勤王的决心,给敌人营造出一种“谁阻拦并州军入长安解救天子,谁就得死”的刻板印象。

这印象越深刻,她越好在背后悄悄搞小动作。

从武关进军关中其实并不好打。吕昭的优势在于粮草充足加已经占据了武关,但李傕完全可以向后撤退,将防线布置在蓝田一带以逸待劳,如果吕昭想进攻,局势就变成了并州军孤军深入,两侧崇高险峻的秦岭山脉会成为行军的阻碍,大军一旦遭遇袭击,很难在狭长的山谷中展开阵型,不管是防御、反击还是掉头撤退都非常困难,而且原本补给线畅通便捷的优势也会转成劣势。

汉高祖刘邦当年能从此处进入关中,也不是直接靠武力攻破的,而是天时、地利、人和共同作用的结果,者缺一不可,难以被后世效仿复刻。

虽然不好打,但该演还得演,做戏就要做全套,越逼真越好。

吕布今夜灵感爆棚,等吕昭布置完任务,他站起来背着手转了两圈,忽然露出一个半点不矜持的坏笑,小声道:“或许还能再给曹孟德添点堵,待我修书一封,送往河内……”

这话不太像吕布平时会说的,倒是很有谋士们的风格。吕昭忍不住瞥了贾诩一眼。

贾诩握着把鹅毛扇慢条斯理地扇——反正梦中四季如春,冻不着他——感知到吕昭幽幽的目光,他默默用扇子挡住脸,咳嗽一声。

他本想说“待我修书一封,送往商县,或可说动张济弃暗投明”,没想到被吕布抢先一步发言。

贾诩与张济都是武威人,是老乡,以前还在董卓麾下干活时,他就跟张济相处得还不错(贾诩其实跟谁关系都可以),有几分情谊在。

自李傕掌权后,张济的日子其实没那么好过,他手中的兵力比不过其他人,最终只得了个镇东将军,还被派了个最危险的活,离开长安守卫商县,抵抗吕昭的攻击。

张济但凡有点上进心,都会在心里不甘地嘀咕几句:为什么其他人成了朝廷重臣,躺在长安享清福,就我被赶出来接着打仗了?进攻长安的时候,我也出了不小的力气啊!我麾下士兵的命也是命啊!

一旦动了私心,就有被攻破的可能性。

吕昭的计划是围魏救赵,但如果迷惑敌人的疑兵能取得战果,也是意外之喜。天子被人抢来抢去实在是不像话,落在人人鄙夷的军阀李傕手里,能够发挥的威力有限,但万一将来混战的时候被袁绍抢走,汉室的影响力叠加上汝南袁氏的影响力,肯定能撬动不少尚在观望之人的心思,可就太麻烦了。

虽然吕布的目标跟贾诩的目标不是同一个人,但被吕昭一盯,贾诩忽然说不出相似的句式了,他无奈地决定等之后找个合适的时机,私下再聊。

命令下达后,吕昭治下的所有州郡组合成了一台加满动力的精密的仪器,全速运转起来。

数不清的粮草、物资和兵马悄悄从四面八方向着沛国集结,比之前吕昭决定勤王时的效率更高。

就连刘备都筹集了一批物资运送过来,以示支持。

虽然老刘穷得叮当响,自出道以来好多年都被撵得东奔西跑,根本没攒下多少家产,但他大舅子有钱啊!

东海糜家,累世巨富!

是的,刘备已经跟糜竺结为亲家,娶了糜竺的妹妹为妻。考虑到时局不稳,并没有大办婚礼。

吕昭薅起士族豪强的羊毛时从来不手软,糜家主动送上门,她毫无心理负担地收下了。

薅完糜家,吕昭把目光转向了沛国当地最有权有势的“财主”。

好不容易忙完手头的工作,刚刚躺平没两天的沛王接到消息,一个鲤鱼打挺从榻上跃起。

吕昭规划的偷袭路线是从沛国进入山阳郡,快速奔袭拿下济阴郡——兖州境内没有高耸崎岖的山地,全是平坦的大平原,特别适合骑兵作战——进入陈留郡与张邈陈宫势力汇合,再取颍川。如果计划进行顺利,曹老板会被困在河南尹进退两难,唯一的退路是投奔袁绍。

已经抱紧吕昭大腿的沛王表示自己会全力支持这个作战计划,没有任何异议。然后他就得到了一项吕昭郑重委托的任务。

“此事关系重大,除了殿下,我不放心交给任何人。”终于抵达沛国的吕昭隔着袖子握紧沛王的手,目光诚恳,语气真挚。

沛王又一次感到压力山大,他默默擦了把额角的汗,正色道:“使君请讲。”

“为防止消息泄露,谯县那边……”吕昭往南方使了个眼色,压低声音道,“还请殿下多多费心。”

谯县虽是沛国治下的县,但怎么说也是曹操的老家,曹老板在此地的影响力肯定比沛王要大得多。双方没有交恶前,兖州的商队一直往来两地做生意,他们中的大部分人都背靠着实力雄厚的大家族,而大家族又多为曹操工作,兼任着收集情报的工作。一旦被他们觉察到风吹草动,肯定会快马加鞭,向曹操报信。

沛王沉思片刻,有了主意。

“本王的女儿今年及笄,到了该相看人家的时候了。”他抚掌微笑,“再过几天就是春社日,正好热热闹闹办场宴会。”

除沛国之外,还有一个更麻烦的汝南郡。

从南阳到沛国也好,从颍川到沛国也好,都要穿过汝南。

汝南本地士族跟吕昭一直是塑料友谊,被他们发现军队调度的动向,有心之人稍加思索,就能猜出吕昭这是打算对兖州用兵了。

他们或许会看热闹,但更可能的做法是看热闹的同时不嫌事大,想办法给曹操提个醒。

大平原的四通八达的劣势在此刻显现出来,吕昭做不到完全封锁边界线,仔细排查每一个过往的人,阻止他们偷偷向兖州报信。

即使她有足够的人手支持这么折腾,如此大的动静,跟打草惊蛇也没区别了。

谯县有沛王代为遮掩,汝南郡能找谁呢?而且谯县只是一县,汝南郡是整个郡,范围太大了。

最后的解决方法是尽量绕开主要城池,夜间行军,白天休息。

暴露是迟早的事,但能拖就尽量多拖几天,要的就是抢时间差,借助信息不对等,打敌人一个措手不及。

挥别了沛王后,吕昭没有直奔沛县,而是抓紧时间,转道去了趟隔壁的彭城。

在陈登的悉心治理下,曾一度被屠为白地的彭城又渐渐恢复了往日的热闹。逃难的百姓们有的已经在外地扎根了,但更多的人则慢慢拖家带口,回到了祖祖辈辈生活的故土。他们接受了吕昭的救济,擦干泪水,在从基层提拔起来的官吏们的带领下,先修葺了破旧的房屋,加固了古老的城池,然后等春风吹过,一场细雨降临,滋润土地,再扛起锄头,认认真真开垦荒芜的田野,洒下代表希望的种子。

天朗气清,春风正好,吕昭单手叉腰站在田埂上,拉了一把刚推完犁的陈登,避免这位彭城相没踩稳崴了脚,直接栽回田里。

“元龙要当心啊。”吕昭关切地说。

陈登要是摔坏了,短时间内她可找不出第二个像他一样能干的人来接替他的工作。

“让使君见笑了。”陈登难得露出不太好意思的表情,无奈地笑道。

吕昭是有点惊讶的,她知道陈登擅长农事,最开始入仕就是被陶谦征辟为典农校尉,主管徐州的农业生产,在他的治理下徐州很快变得丰饶而富庶。

但她没想到陈登竟然如此接地气,还会亲自下地跟农民们一同干活。

不是象征性的刨两下土、意思意思就得了,陈登做得十分认真,吕昭已经向周围的农民们打听过了,自打开春起,他差不多就住在了田里,彭城的大小官员有事找他,都得驱车来城外。

下邳陈氏诗书传家,堪为徐州士族之首,种田这种事,怎么想怎么跟他家的画风不太搭调。

“这批稻米十分关键,不容有失,”陈登解释道,“我实在不放心,只好多照看着点。”

上一批粮食的丰收令彭城百姓们喘过一口气,如果这回春种也能顺利,就意味着大家彻底告别过去,终于熬过了艰难的岁月,走向新生活。

“元龙着实辛苦。”郭嘉感叹道。

陈登轻轻一摇头,“这本就是我的责任。”

几位老婆婆互相搀扶着走过来,她们一点儿都没有普通百姓面见官吏时的胆怯,大大方方向陈登打招呼,其中一位提起一只竹编的鱼篓,塞进陈登怀里。

“府君,听说您的草庐又亮了一晚上的灯,人哪能整夜整夜的熬着不睡觉呢?再好的身体也受不了这样折腾啊!”

“家里也没什么好东西,”老婆婆慈祥地笑了,“就抓了几条鱼,您带回去炖汤喝,多少补补。”

陈登下意识想推辞,但篓里的鱼突然奋力挣扎起来,啪啪地甩尾巴,一副要拖着鱼篓逃跑的架势。陈登吓了一跳,手忙脚乱地抓稳鱼篓,等他再抬头时,老婆婆们已经走远了,速度比来时快得多。

他轻声叹了口气,从挂在腰间的袋中取出纸笔,记下此事,提醒自己别忘记回头把钱给老婆婆送去,然后向吕昭等人提出邀请:“附近河流中产出的鱼肉质鲜美,乃是徐州一绝,使君与先生可愿与登一同品尝?”

“求之不得。”郭嘉欣然应下。

吕昭自然不会扫兴,也同意了。

一个时辰后,吕昭嘴角抽搐地看着陈登麻利地收拾完鱼,将鱼肉片成片,摆盘,端上来。

我怎么能忘记陈登是怎么死的啊!明明是这么重要的事!

“使君先请。”陈登道。能看出来他肯定特别喜欢吃生鱼片,眼睛都在发光。

吕昭犹豫片刻,还是决定当一回不解风情的人,毕竟事关陈登的生命安全。想到正史上这位俊杰是因为感染了寄生虫而英年早逝,她都不知道是该哭还是该笑。

“元龙,”吕昭谨慎地询问,“你最近有没有觉得哪里不舒服?比如胸中烦闷,食欲不振之类的?”

陈登保持着礼貌且温和的笑,目光稍显困惑,“这……使君如何得知?”

吕昭指了指鱼脍,正色道:“你不能再生吃鱼肉了,这些鱼肉中含有大量的寄生虫,全都被你吃掉了……”

随着吕昭的讲述,郭嘉默默放下筷子,把手揣进袖子里。陈登则脸色愈发苍白,不知道是不是心里作用,他开始感觉越来越不舒服。

吕昭趁陈登迷糊的时候给他号了脉,开了药方,吩咐仆从立即去煎药。陈登将信将疑地喝了药,过了没一会儿,他脸色骤变,捂着肚子起身告辞,很快门外隐隐传来了呕吐声,以及仆从们的惊呼。

“你不去看看?”吕昭故意怂恿。

郭嘉通过仆人们的话语拼凑出了门外正发生的事,同时脑子控制不住地模拟了相应的画面,把他恶心得够呛。他坚定地拒绝道:“不了。”

“还偷吃生鱼片吗?”吕昭凉凉地问。

郭嘉用力摇头,决定把鱼肉的其他烹饪方法也一起拉黑。

这下总该保险了吧!

河内太守张杨,并州云中人,年轻时曾因勇武过人而被任命为猛武从事,为州刺史属官,掌领兵事。

说明白点,张杨跟吕布算是老乡兼同事,都在丁原手下打过工。

汉灵帝宠信宦官蹇硕,设立西园八校尉后,将他封为上军校尉,压了袁绍、曹操等其他校尉一头。蹇硕为攫取更大的权力,四处征召能人壮士为己所用,丁原就把张杨派了过去。

之后张杨过了一段并不安稳的生活。汉灵帝驾崩后,蹇硕被大将军何进干掉,没了顶头上司的张杨被何进派回并州招募兵马,但很快何进就被张让干掉了,紧接着张让又被袁绍等人逼得挟天子逃出皇宫,走投无路跳水自尽,董卓进京捡漏,执掌大权。

局势变化太快就像龙卷风,张杨被卷得晕头转向,干脆直接响应号召,加入讨董联盟,结果匈奴单于於夫罗叛变,挟持张杨逃跑,袁绍派麹义追杀,双方大战一番,於夫罗被打败了接着逃……兵荒马乱地折腾一顿,张杨最后还是被董卓封为河内太守,总算有了属于自己的地盘。

河内郡的四周的人其实都不是省油的灯。脑袋顶上是胡杂肆虐的上党,又与冀州的魏郡和兖州的东郡接壤,下面则是雒阳所在的河南尹。但幸运的是,胡杂被太行山阻隔了,袁绍和曹操一个忙着打公孙瓒,一个忙着打陶谦,暂时没想跟张杨起冲突,而河南尹因为董卓一把大火烧了雒阳,以及西凉军反复的劫掠,如今荒废成白地,无人占领,自然也就没有危险了。

此后各方势力打得昏天黑地血流成河,张杨则老实巴交地窝在河内郡,谁也不搭理,唯求自保。

直到曹操出兵占据了河南尹,在雒阳周围布下重重防线。

张杨是真的不太想掺和进天下纷争之中,但人在局中,身不由己,毕竟是一方太守,麻烦迟早会找上门来。

“府君,曹使君派了使者前来拜访。”仆从向张杨通报。

“我就知道会有这么一天。”张杨对董昭苦笑,“先生以为如何?”

董昭顺了顺胡子,冷静地提出建议:“见一面也无妨。府君可先听听这位使者的来意,再做定夺。”

上一章目录+书架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