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章 过年啦!

临近年关,大大小小的铺子都挤满了人,往来的客船一艘一艘,人乌泱泱一大片,董老板的货船是最后一个走的,走之前还找邹三禾定了肉臊子,腊肠,火腿肠,各类包子和鱼丸等。

“禾老板,我的货船走得迟来得早,约莫十五从家走,你看你还要啥货不?我到时候都给你带来,十八到码头镇我就停六个时辰就走,再等回来就下半年去啦”。

邹三禾倒是没什么特别要带的,只问他手头还有没有余下的毛线,她想多买一些,若是再有一些皮货就更好啦。

董老板将她要的东西一一记下,“禾老板是想做手套围巾生意?”。

之前邹三禾给周围人织的毛背心,毛线裤子,手套等他都见过。那时他还拜托邹三禾给自家老母亲织个略宽些的毛衣之类的,现在那些东西还在自己船上放着呢。

“是呀,我妹子手巧也聪明,看我织围巾没多会儿自己也会了,我想着多买些,来年我俩一起织,攒到年末估计也不少呢”。

董老板嘿嘿一笑,“那是这样,我夫人的嫁妆铺子里有一桩绣坊,若禾老板不介意,我倒想跟禾老板合伙儿做这毛线生意。等来年我先带一批信任的手巧人也机灵的过来跟你学,顺道也多一个人帮你。

等她们出师了,我再带她们回横川府去,往后每年都给你分红,三七分,我下次来时把契书一并拿来,你觉得怎么样?”。

这可是送上门的生意,岂有不应之理?

“我也没做什么,还是一九分吧,日后若再有什么赚钱的营生,咱们再合作就是”。

送走了董老板,邹三禾便关了铺子,她这几日不卖餐食了,而是将肉臊子、小酥肉、鱼丸等半成品摆了上来卖,每日几乎是不等开门就排了长长的队伍,大赚了一笔。

学堂里也放了假,嘱托邹七材和王小崽给吴秀才林爷周伯他们送了些半成品餐食后,她就回了屋里窝着,准备研究一下年后推出的糕点。

邹芜近来与结尾馄饨饺子铺家的二姑娘交好,午饭后出门去,到现在还没回来。

街道上响起鞭炮声,噼里啪啦好不热闹,邹七材和王小崽就是赶着这时候回来的,一人手里握着个大烟火,小脸儿红扑扑。

“阿姐快看,这是唤先哥哥给我的,可以拿在手里放的烟花”。

唤先是吴秀才的侄子,在外求学甚少归家,前几日才乘船归来,也是个一米八的汉子,芝兰玉树,一派文人风骨。

他一回来便惹得码头街不少云英未嫁的小姑娘跑着去瞧,连邹芜也被拽着去看了一回,回家却直呼没意思,说吴唤先实在是太瘦了,风一吹都站不稳似的。

正这么想着,王小崽也扬了扬手里的大烟火,“是呀禾姐姐,吃完饭后咱们就放好不好?我们明早就回老家去啦,我赶不上过年和你们一起放了”。

王大哥家中还有老母,且初二还有外嫁的小妹一家子要回来,前几日就有同村人进城置办年货时特赶过来一趟,说是老母喊他们早些归家,这几日雪多,再晚些怕是不好回。

故而,他们一家子要比往年更早些归家。

邹三禾站在厨房门口,眼里满是温柔,“咱们不是有两根?何必都放了,今儿先把阿材的那根放了,你的那根留着等你姑姑家的弟弟妹妹来时再放”。

两个小孩子手拉着手商量了一阵子,决定采用她的意见。

因着明早要回家,王娘子和王大哥赶着街上的铺子关门前还要再采购一批,所以今晚王小崽是在邹家吃饭的。

去喊了邹芜回来,四个人围坐在灶台边一人吃了一碗鱼汤面。

王小崽一脸满足的挺着小肚皮,“阿材,我可真想留在你家过年,你家实在是太暖和了,还能吃香的喝辣的!”。

邹三禾怕冷,储备了不少碳块和柴火,除了晚上睡觉时,白天一整天,每间有人的屋子里都燃着火盆,一进门可暖和了。

不像王小崽家,为了省钱,只烧柴火,烟大不说,还很快就燃没了,白天就只能在厨房待着才暖和些。

吃过饭,两个小子拽着邹三禾跟邹芜去门口放烟花,街上的孩子们纷纷围在一起玩闹起来,热闹又温馨。

上一章目录+书架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