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章 年夜饭!

大年三十儿,鸿仝关降了雪,不大不小,刚刚好笼住营地。

不当职的将士们自发拿着扫帚或铁铲扫雪,信差托着厚重的物资踏雪而来。

“赵叔,有我家的信嘛?”。

“还有我还有我!赵叔,我娘上回说给我缝棉鞋,这回可带来了?”。

“赵叔,我给家里的钱都送到了吧?我祖母的腿疾可好些了?”。

“赵叔...”。

“赵叔...”。

被围住的壮汉翻身下马,从马背上背着的皮袋子里翻出一叠厚厚的信来,随手递给临近的一个小兵,“喏,都在这儿了,自己找。你娘不但给你缝了棉鞋,还有皮靴哩,家里收成好,多卖了些银两,让你不要挂念家中,还说年后给你相看个媳妇,叫你下次归家时收拾齐整些。

你祖母的腿疾不是什么大事,家中收下你的钱当即就背着去城里瞧病,我这次去时老人家已能赶着鸡跑啦,就是挂念你,你再写封信,我年后一并带回去。

还有你...”。

赵叔絮絮叨叨的回复着将士们的话,跟着他的小徒弟则从车上跳下来,按照每个包裹上的名字一一喊着对应的士兵。

“邹垒!邹垒来了没?”。

被挤在人群后的邹垒忙高昂起手臂,“在在在!”,众人纷纷为他让路。

“你阿姐这回又给你带了什么好东西来?快些解开给我们瞧瞧”。

“肯定有肉干儿吧?咱们又能加菜咯!”。

迎着众人期待的目光,小徒弟拍了拍车上最后一个包袱,也是最大的一个包袱。

邹垒笑呵呵的拆开,露出里面的瓶瓶罐罐来,最先将信拿了出来,依旧是三个人的笔迹。

最开头是邹七材,中间是邹芜,最后是邹三禾。

邹七材只是向他展示自己在学堂学习的成果,不得不说,这字确实比之前好许多了,还有一首小诗,很是不错。

邹芜就简短许多,叮嘱他要注意安全,照顾好自己。

末尾一大片都是邹三禾的叮咛,一一介绍了她此番带来的东西,还说了家中近况以及跟什么人合伙做了什么生意,甚至连赚了多少钱都一一交待。

邹垒心里高兴,翻找出肉干分了下去,“我阿姐不但带了肉干,还有腊肠和肉臊子,冻包子冻饺子也带了不少,还有她新酿的啤酒,给大家解解馋!”。

包袱中当然不止这些,凡是能带的餐食,邹三禾基本都给带了来。包袱最底下当然少不了毛背心和围脖,是带给几位将军的。

大家帮着把餐食和啤酒都搬到伙夫营帐里,这才各自散去,继续扫雪。

邹垒快步往诸位将军的营帐里走去,最后跨进张将军的营帐。

“将军,我阿姐给几位将军都织了毛背心和围脖,这是你的。只是所有尺寸都是我告诉阿姐的,也不知道合不合身”。

张将军早知邹垒这位姐姐很是厉害,每次她给邹垒送东西,必然在军中引起不小的轰动,此番听闻还有自己的份儿,心下高兴,当即就脱了盔甲和外衣试了起来。

“嚯!这可真是好东西啊,真暖和,摸着也毛茸茸的,一点儿都不扎。毛背心,可真是巧思啊,也不影响活动,舒服又暖和”。

他把外衣和盔甲穿好,又带了围脖在脖子上,“暖和,真是暖和,哈哈,可真是要多谢谢你阿姐了,还想着我们!”。

邹垒也高兴,“我阿姐这回还带了自己新酿的啤酒,还有许多冻起来的半成品餐食,刘厨子说了,这啤酒不醉人,今晚的年夜饭,大家好吃好喝一顿!”。

听他这话,张将军就知道邹三禾是又带了不少好吃的来,大手一挥就让所有不当职的将士都去帮忙了。

入夜,所有当职的将士提前用过饭后出了营帐,食物的香气一下袭来,让冰冷的冬夜都多添了几丝暖意。

大伙儿帮着刘厨子把饭菜端了出来,篝火一燃,倒也暖和。

啤酒不多,除几位将军各有一罐外,其余人都只够三碗的。大家都是第一次喝到这种酒,惊奇极了。

“这酒可以呀,不烈,喝进独里一点儿不辣哈!”。

“还有这四喜丸子,真香啊,要是有小葱就更好了”。

“我倒是喜欢鱼丸粉丝汤,鱼丸超好吃,一看就是纯鱼肉做的”。

边关之地,能吃到肉都不错了,更不论是鱼肉,大家纷纷往鱼丸粉丝汤的锅里下筷子,没多会儿一大锅就吃完了,刘厨子很快又上了一锅来。

饭菜的热气与冰雪碰撞出浓浓的烟雾,在篝火的映衬下,每个人的脸上都红彤彤的。

吃饱喝足,趁着年三十儿,大家载歌载舞,操着各自的家乡话,对着家的方向振臂高呼。

邹垒悄悄红了眼眶,身上还穿着离家时阿姐给的毛背心,暖洋洋的,就像在家中时阿姐晒过的被褥一般。

透过浓浓的烟雾,他似乎看到了那个总在灶台间忙碌的阿姐。还有穿着新衣群在院里转圈的二姐,和端坐在窗前读书写字的小弟。

瑞雪兆丰年,来年定盛今朝!

上一章目录+书架下一章